許鵬飛
免疫系統(tǒng)負責保衛(wèi)肌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以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3歲前,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強固,很容易受到一些小毛病的“侵犯”;3歲過后,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后,孩子整個免疫系統(tǒng)的抵抗力才和成人相當。因此,對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家長應刻意做些“功課”,以幫助他們調節(jié)免疫力。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以便有效地抵擋細菌。6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應喝的水量可按每千克體重50毫升計算。父母應盡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性,在孩子上學、外出時讓他背著水壺,在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guī)定吃晚飯后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
2.不必過于干凈
免疫系統(tǒng)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太干凈,孩子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并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yī)學會也呼吁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日常清潔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效果。
3.教會孩子洗手
雖然太干凈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yǎng)孩子基本的衛(wèi)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后要把手洗干凈,這樣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擁有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細菌的淋巴細胞數(shù)目減少,生病的幾率隨之增加。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小時~10小時的睡眠,如果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5.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
一項發(fā)表在2000年美國風濕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jīng)常和孩子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讓孩子了解身體具備的自愈力,當孩子感冒或擦傷時,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于依賴藥物。
6.減壓
別以為孩子都“沒心沒肺”的,他們也有壓力。觀察和研究發(fā)現(xiàn),承受壓力越大的孩子越容易感冒。教會孩子放松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7.多吃蔬果
現(xiàn)在很多孩子容易偏食,營養(yǎng)不均衡會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御功能。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shù)量,強化“殺手細胞”的活力,建立和維護黏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愈。 胡蘿卜及其他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薯等富含β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黏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細胞生成,并參與捕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
8.減少室內污染
加拿大衛(wèi)生組織的調查顯示:68%的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這些污染物包括進入室內的大氣污染物如沙塵、灰塵、重金屬、臭氧、氮氧化物等;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fā)成分,如粉塵、皮屑、棉絮、纖維、重金屬、體味、螨蟲、病菌、病毒、真菌、霉菌等;來自寵物的污染,如氣味、寄生蟲、細菌、毛、屑;香煙煙霧;建材裝飾材料,如甲醛、氨、苯、臭氧和放射性物質氡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殺蟲劑、噴香劑、清潔劑等。防止污染的辦法: 首先要定時打開門窗換氣。每天至少兩次,選擇上午9點?11點、下午3點?5點等空氣污染低的時間段,每次不得少于45分鐘,保證孩子房間空氣流通。二是多帶孩子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綠地等處做戶外運動,以增強兒童體質,提高他們的免疫力。三是家庭裝修特別是孩子居室的裝修,要選擇綠色環(huán)保材料,且在裝修半年內避免兒童入住。
9.不盲目使用藥品及保健品
許多保健品對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描述言過其實,缺少嚴格的科學驗證。此外,免疫低下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類型中每個人受影響的環(huán)節(jié)也各不相同。在不清楚免疫低下類型的前提下,盲目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或保健品非但起不到效果,還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諸如破壞免疫平衡、引起身體其他異常改變等。事實上,絕大部分生理性免疫低下的兒童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只要通過加強和平衡孩子的營養(yǎng)、增強體格鍛煉,孩子身體的免疫狀況都會得到明顯改善,能很快適應環(huán)境。對于一些免疫低下表現(xiàn)較重的孩子,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在免疫??漆t(yī)生那里明確孩子免疫低下的類型,如果不存在先天性或后天繼發(fā)性免疫低下,也可以使用一些藥物治療,但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責任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