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軍
早春二月正是踏雪尋梅的季節(jié),邀三五好友,賞梅尋芳,倒不失為一件風(fēng)雅之事……
梅花,傲雪怒放,最先為人們帶來春意。初春探梅、賞梅,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中國的賞梅勝地還真不少呢!
一月的廣州,市民蜂擁前往市郊羅崗,據(jù)說最多時每天有三萬余人,成群結(jié)隊的人流穿行于梅林花巷,仿佛置身于花海中。漫步梅林,芳香沁人心脾。踏著繽紛的落英,很少見雪的南方倒也覺出幾分“踏雪賞梅”的詩情畫意。此景也落得個詩般的美名:“羅崗香雪”,成為“羊城八景”之一。
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愛梅的江南人終于盼來了梅花的笑顏。
杭州西湖孤山的放鶴亭畔,相傳為宋代詩人林和靖種梅養(yǎng)鶴之地。林和靖仕途失意,辭官后隱居西子湖畔孤山。他種梅養(yǎng)鶴,悠然自得,如癡如醉。他終身不娶,以梅鶴為伴,人稱“梅妻鶴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和靖的這一詠梅千古名句使孤山梅花名揚四海。
蘇州城四郊光福鎮(zhèn)旁的鄧尉山,是著名的賞梅勝地。游人沿蜿蜒幽深的山徑拾級而上,會有“入山無處不花枝,遠迎高低路不在”之感,刻于斷崖上的清代江蘇巡撫宋犖所題的“香雪?!比?,是此處景色的最好概括。當(dāng)年清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專程來此賞梅,“香雪海”也由此名聲大噪。
無錫梅園,占地500多畝,有梅3600多株,其中唱主角的紅梅享有“桃色香云”的美名。園內(nèi)梅花與山景相得益彰,錯落有致。游人從天心臺、香雪海、寶塔等觀賞點步步登高,觀賞江南園林與探梅兩相宜。
南京東郊梅花山,地處明孝陵神道附近。這里梅花品種多,有紅梅、綠梅、墨梅等,有“梅花世界”之稱,并被列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
上海市郊青浦淀山湖大觀園游覽區(qū)的“梅塢春深”,各式梅花5000余株,品種多達20余種,其中還有不少百年以上的老梅樹。作為賞梅勝地中的新秀,“梅塢春深”日益受到游人青睞。
中國人欣賞梅花特別講究,古人以斜、橫、疏、瘦與老枝怪奇的梅花為上等貴梅。人說:“少牡丹,老梅花”,所以古梅尤為珍貴。湖北省黃梅縣蔡山江心亭的一株晉梅,樹齡已有1600多年,是世界最古老的梅樹。浙江省天臺山國清寺有株隋梅,樹齡已有1380余年。云南省昆明市城北黑龍?zhí)豆珗@和浙江省余杭超山各有一株唐菖蒲梅,也有1300余年歷史。超山大明堂前還有株宋梅,蘇州城外虎丘“萬景山莊”也有株宋梅。
朋友,您難道不想探訪一下春天的先鋒,盡早領(lǐng)略春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