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聆聽
六月初六,我們家鄉(xiāng)有吃餃子和焦屑的習(xí)俗。餃子倒是司空見慣了,可焦屑卻沒吃過,只聽人們常常說:六月六,吃口焦屑長塊肉。
話雖這么說,可焦屑到底是什么東西呀,好吃嗎?奶奶告訴我,焦屑是一種干糧,也就是炒熟的面粉,挺香的。她年輕的時候能吃上焦屑,已經(jīng)是夠奢侈的了。媽媽上中學(xué)的時候,焦屑成了孩子們主要的零食。不過,現(xiàn)在沒多少人吃焦屑了,大家只知道米粉、餅干、方便面。
聽奶奶這么一說,我就嚷開了:“我也要吃焦屑!”
于是,奶奶將面粉準(zhǔn)備好,然后生火,讓媽媽用軟草小火地?zé)?。我站在鍋臺旁,看著奶奶小心地用鏟子在鍋里不停地翻炒著面粉,因為一不留神,面粉就會粘在鍋上變焦。十幾分鐘后,鍋里白白的面粉被炒成了土黃色。這時奶奶讓我盛了點焦屑,倒水,放糖,拌成糊狀,嘗一口,又香又甜。
“將來,我要把焦屑給我的孩子當(dāng)零食?!蔽疫叧赃呎f。
奶奶聽了這話,哈哈大笑起來:“傻孩子,你們這一代都沒吃過這東西,難道下一代還吃?”
為什么不可以呢?焦屑很好吃啊,如果你嘗過,肯定也會有這個想法的。
(七彩語文學(xué)生博客博文選登)
嘖嘖,看了四篇小作者描寫家鄉(xiāng)小吃的文章,很多小讀者的口水都快“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吧!四個小作者的寫作功底都很深厚,把牛肉面、青團子、紅燒山羊肉和焦屑的制作過程,以及它們的色香味描述得淋漓盡致,使人垂涎欲滴,極具畫面感。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小作者對四種各具特色的美食的介紹中,感受到那份共通的對家鄉(xiāng)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