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君
我們班有個名副其實的“小氣包”——史星。
從我們上一年級開始,史星的那個文具盒就再也沒有換過。我真奇怪,她家難道沒有錢給她買個新的嗎?史星的文具盒那么破舊,她心里難道一點兒都不難過嗎?
再看一看她的衣著吧!她一年四季都穿著一條舊牛仔褲,好像她一生下來就只有這一條褲子可穿。不過仔細看看,雖然她的衣服很舊,卻洗得很干凈。
零食和零花錢是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特有物”,可史星卻沒有這些。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春游,同學們的書包里面塞滿了各種飲料和零食,就像把商店搬進了自己的書包里。該吃午飯了,當同學們興高采烈地吃著各種零食,喝著香甜的飲料,有說有笑的時候,史星卻在一旁默默地吃著干饅頭,喝著白開水。久而久之,“小氣包”成了伴隨她成長的綽號,甚至大家都忘記了她的原名。
前幾天,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抱來一個捐款箱。老師告訴我們:“現(xiàn)在天冷了,學校組織為地震災區(qū)的小朋友捐款,幫助他們溫暖過冬,我希望大家都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p>
聽到這里,同學們一個個走上講臺,捐出自己的零花錢,有的一塊,有的五塊,最多的十塊。而“小氣包”跟往常一樣一言不發(fā),大家議論紛紛,“小氣包”會捐多少錢呢?只見“小氣包”慢慢走上講臺,把一個信封放進了捐款箱里。這下子,我們更加好奇了……
第二天,學校大門口貼出了捐款名單??吹胶螅覀兌即蟪砸惑@!
原來,“小氣包”的名字居然寫在了第一位:史星——50元。
噢,原來她……
指導老師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