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
[摘要]電視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而不斷凸現新的特征,正是這種不斷發(fā)展才是電視藝術生命的動力,不斷研究它,是每個電視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的職責。本文從科技性、多元性、人文性、創(chuàng)新性四個層面對電視藝術進行新的探討,為其提供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新實踐雙重參照系。我們只有緊跟形勢,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對電視藝術的創(chuàng)新進行深入研究,并將成果付諸實踐,才是電視藝術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電視藝術,特征;元素
電視藝術是一種新潮的綜合藝術,它的科技含量之高,技術制作之精,人文內涵之深,受眾面積之廣,是任何藝術品種都無法比擬的。對于它的特征,過去已有不少論著從各種視角、各種層面、各種高度予以論述。但是,迅猛變革的當今時代,為電視藝術增進不少的變化元素,形成許多新的特征。本文從科技性、多元性、人文性、創(chuàng)新性四個方面審視和探討電視藝術的新特征,為電視藝術提供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新實踐雙重參照系。
一、科技性
電視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產物,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因此,科技性便成為它首要的藝術特征?;蛘哒f,它是科技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綜合,科技含量之高,比其他任何藝術都更加明顯。
從1936年11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BBC)首次播出一場歌舞電視節(jié)目開始,電視藝術已走過72年的歷史,在72年間,它由最初的黑白電視經彩色電視(1954年美國首播),到現在電子傳播中以聲、光、電為主的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從整體上說,科技性是它的生命和靈魂。
作為同時傳送聲音和活動圖像的電子技術,在發(fā)送端,攝像機把圖像發(fā)出的光信息,即圖像上各個畫面上亮暗、色彩不同的光點,逐點、逐行、逐幀轉換成相應的視頻電信號。再通過微音器把與圖像相關的聲音(語言或音樂音響等)轉換成相應的音頻電信號,這些信號載荷在高頻載波上,經放大后由天線輻射出去,電視接收機再將收到的電信號依次逐點、逐行、逐幀與發(fā)送端同步地還原為亮暗、色彩不同的光點,在顯像管的光屏上再現出來。同時揚聲器產生原來的聲音。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衛(wèi)星傳輸系統(tǒng)、有線電視等相應的高新技術。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利用全數字壓縮技術發(fā)明的數字電視,其清晰度更高,效果接近35毫米的電影。
與此同時,電視還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緊密結合。形成電信、電視、電腦的“三電合一”的新特點,構成統(tǒng)一的電子信息網,即信息高速公路。此外,如電視機中的背投電視機、液晶電視機、等離子電視機等等,也都充分顯示出其科技性特點。
由此可見,科技性是電視藝術的首要特征,這一特征又是它處于高科技的21世紀的時代特征。
二、多元性
電視藝術融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一爐,集許多藝術特長為一體。它本身即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多元性是它另一大重要的藝術特征。這種多元性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涉及學科的多元性,
電視藝術所涉及的學科,是十分眾多的,其中主要又可分為兩大類。
(1)工程技術類。其中主要包括電子學、電學、聲學、傳播學、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電信技術、系統(tǒng)論(又含一般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集合論、自動化理論、對策論、決策論等)、工程論(又含工程設計、工程測量、工程器材、工程圖學等)。其中有許多學科都是新興的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更加體現出多元性的特點。例如系統(tǒng)論,就是系統(tǒng)科學與哲學的交叉理論,或謂二者之間的中介理論。
(2)文學藝術類。
電視藝術涵蓋了文學中的戲劇劇本、電視劇本、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各種門類,并涵蓋了藝術中的戲劇(話劇、歌劇、舞劇、戲曲、小品)、電影、電視劇、音樂(聲樂、器樂)、舞蹈、曲藝(相聲、二人轉、鼓曲、評彈等)、雜技、魔術、藝術體操、水上芭蕾(花樣游泳)、冰上芭蕾(花樣滑冰)、時裝表演等等。
2藝術體裁的多元性,
電視藝術作為電視中的藝術,其本身的藝術體裁,也呈現多元性特點。其中主要包括:電視劇、電視綜藝節(jié)目、電視藝術片、電視專題文藝節(jié)目、電視文藝談話節(jié)目、電視娛樂節(jié)目(如游戲類、益智類、真人秀)、各種TV(如MTV、舞蹈TV、相聲TV等)。每一種體裁本身,也呈現多元性特點,形成“大多元套小多元”的格局。
3從業(yè)人員的多元性,
(1)制作人員的多元性。電視藝術的制作人員,包括編劇、導演、演員、主持人、舞美設計人員(布景師、燈光師、化妝師、音響師、煙火師)、舞蹈設計、武打設計、作曲、演奏員、指揮、攝像師、錄音師、剪輯、場記、制片主任等等。
(2)參演人員的多元性。電視藝術的參演人員,既有各種藝術形式的專業(yè)演員,又有各種藝術形式的業(yè)余人員,既有中國人,又有外國朋友,可謂來自五湖四海。其參演人員數量之多、構成之復雜,稱得上是各種藝術形式中之最。
(3)傳播人員的多元性,電視藝術的傳播人員,包括導播、各種工程技術人員等等。
由此可見,多元性也是電視藝術的重要特征,而這一特征也是它處于多元化的21世紀的時代特征。
三、人文性
人文指人類的各種文化現象,因此,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電視藝術,也必然以人文性為其重要的藝術特征。
具體而言,這種人文性又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服務對象的群眾性,
電視藝術的服務對象,充分體現出群眾性的藝術特點。幾乎所有的電視臺,都把服務目標定位在廣大人民群眾上面,并以收視率作為衡量電視藝術節(jié)目優(yōu)劣成敗的重要標準,從題材、主題到樣式、風格,都以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與審美習慣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在這方面。有許多成功的范例。例如電視連續(xù)劇《劉老根》、《馬大帥》、《鄉(xiāng)村愛情》、《恰同學少年》、《亮劍》、《歷史的天空》、《闖關東》等,都是這方面的成功之作,又如一年一度的央視春晚,也是這方面的品牌。
2服務范圍的普及性。
電視藝術借助電視機的大普及,使許多藝術由“舊時王謝堂前燕”,最大限度地“飛入尋常百姓家”。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電視機有4億臺,按家庭為統(tǒng)計基數,已高達70%之多,“用戶超過3億,電視觀眾12.38億。”
3服務手段的便捷性,
電視機的方便性,使平民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以在家中觀看各種電視藝術節(jié)目,實現“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電視傳播的快速性,可以使許多電視藝術節(jié)目和晚會現場直播,即使是電視劇,也具有制作周期短、成本相對較低等快捷性特點。這種便捷性,實現了電視藝術服務手段的“多功能”——文藝娛樂功能、新聞信息功能、休閑享受功能、益智增趣功能、社會教育功能、科技咨詢功能等等,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實現“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尤其值得強調指出的是,電視藝術把節(jié)目的選擇權與評論權交給受眾,頻道與節(jié)目的收看,受眾自己說了算,而且可以邊看邊評論,成為藝術的“主人”。這比起電視初期觀眾僅以受教育的面貌出現,主持人與觀眾無法交流與互動的局面得到了較大改觀,由此可見,人文性同樣是電視藝術的重要特征,而這一特征同樣是它處于人性化的21世紀的時代特征。
四、創(chuàng)新性
1藝術思想的創(chuàng)新。
電視藝術的創(chuàng)新同所有的藝術創(chuàng)新一樣,首先是藝術思想的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電視藝術工作者敢于超越前人、超越同時代人、超越自己,要具有卓越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離開創(chuàng)新,電視藝術就不能發(fā)展,甚至會失去生命,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初始階段,電視藝術紀實性、政治性的特征比較明顯,因為,那時候還有部分人對改革開放的意義,認識還不是那么清楚。隨著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和我國國力的空前增強,電視藝術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無論在思想與實踐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08年初。我國南方冰災的報道,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公開透明的紀實性報道,對地震災民深切的人文關懷和對救災英雄的謳歌報導面積之廣和深,舉世罕見。在極為成功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等一系列報導中,電視藝術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開放務實的理念,報導的方式與手段,可以說是一次電視藝術創(chuàng)新的質的飛躍。新穎獨特想象豐富的藝術構思是電視藝術成功的前提。而“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現代克隆”,則永遠與電視藝術無緣。
2藝術樣式的創(chuàng)新。
許多電視人,已創(chuàng)造出許多獨特的電視藝術新樣式,既充分發(fā)揮出電視藝術的本體特長,又以互動性吸引了廣大電視觀眾,更使電視藝術成為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搖籃,許多人通過走進電視,再走出電視,走進更廣闊的藝術天地。例如央視的《星光大道》、《夢想劇場》、《非常6+1》以及“青歌大賽”、“超女大賽”等等,都是這方面的成功代表。以央視二年一次的“青歌賽”為例,它由最初的兩種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逐漸發(fā)展成民族、美聲、通俗、原生態(tài)四種唱法,在表現形式上,由過去的單一獨唱逐漸發(fā)展成獨唱、二人唱、組合演唱多種形式,各種藝術形式交叉整合,并衍生出許多新的藝術形式,各種唱法色彩紛呈,牢牢地吸引了億萬觀眾的眼球,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
3藝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
藝術風格指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在總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與鮮明的藝術特色,它是藝術成熟的重要標志。電視藝術的藝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主要包含兩大內涵:
(1)電視臺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確立。全國3000多家電視臺,都在努力形成本臺獨特的藝術風格,如央視的博大精深、上海東方臺的開放清新、黑龍江電視臺的粗獷豪放、湖南電視臺的活潑生動等等。都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取勝。
(2)各電視藝術欄目與節(jié)目藝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在傳媒業(yè)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傳媒手段也由過去單一的報紙、刊物發(fā)展到今天的電影、電視、電子網絡、手機短信、DV宣傳等手段,競爭異常激烈和殘酷。為求生存,求發(fā)展,全國各地電視媒體都以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化欄目為己任,創(chuàng)辦具個性化的欄目,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例如央視“藝術人生”欄目的真情動人,電視劇《亮劍》厚重、深沉的歷史積淀、電視劇《鄉(xiāng)村愛情》的通俗喜慶等獨特的藝術風格,都堪稱經典與杰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品牌欄目是極具號召力的,而品牌欄目的創(chuàng)建,除了多種因素以外,最主要的還是藝術思想的創(chuàng)新,欄目創(chuàng)意的新穎獨特與藝術風格的鮮明生動。
如今,人文關懷,和諧社會的先進理念深入人心。它凸顯出的新的藝術特征,要求我們去研究和探索。也正是這種不斷變化,才是推動我國電視藝術不斷發(fā)展的動力。胡錦濤總書記關于電視要“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指示,進一步為電視藝術的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我們只有緊跟形勢,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對電視藝術的創(chuàng)新進行深入研究,并將成果付諸實踐,才是電視藝術發(fā)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