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俏
[摘要]《巴黎圣母院》、《卡門》、《葉塞尼亞》和《吉普賽女郎》等影片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令觀眾難以忘懷的吉普賽女郎形象,電影在塑造她們時從形、神、情三個維度構(gòu)建了一個個立體的銀幕形象。在她們的身上,有著一些共同的特質(zhì),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美艷絕倫的外表——形、向往自由的夢想——神、熱情直率的個性——情。
[關(guān)鍵詞]吉普賽女郎,美麗,自由,熱情,三維建構(gòu)
從電影《巴黎圣母院》中美麗善良的愛斯梅拉達到《卡門》中獨立不羈的卡門,一個又一個的吉普賽女郎被搬上銀幕,觀眾不僅為劇情所深深吸引,而且也將吉普賽女郎這個影片中的群體形象定格在腦海中。這就是一群美麗、自由、熱情的女性。
關(guān)于吉普賽民族的起源有人認(rèn)為來自埃及,有人認(rèn)為來自波希米亞,而更普遍的一種說法則是他們來自印度。約在6世紀(jì)時。阿爾泰地區(qū)的突厥人強盛起來,居住在印度北部旁遮普省的一些吉普賽民族部落,于10世紀(jì)左右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踏上了流浪的征途。11世紀(jì)到波斯,14世紀(jì)初到東南歐,15世紀(jì)到西歐,20世紀(jì)下半葉,吉普賽人的蹤跡已遍布北美和南美,并到達澳大利亞。除了英國人所稱的吉普賽人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外。法國人還稱之為波希米亞人或埃及人,意大利人稱之為秦加里人,蘇俄人叫他們茨岡人,西班牙人有時叫他們季當(dāng)人,在北歐他們被廣泛地稱為韃靼人,而他們則自稱羅姆(即人的意思)。
銀幕上的吉普賽女郎們留給觀眾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的印象。棕銅色的皮膚。烏黑的眼睛,潔白的牙齒,閃著藍光的長長的黑卷發(fā),優(yōu)雅的身段,“看起來簡直是個超自然的生物”,她們卻以一種特有的風(fēng)姿吸引著銀幕內(nèi)外的人。愛斯梅拉達的美使詩人甘果瓦、侍衛(wèi)隊長法比、副主教克洛德、鐘樓怪人卡西莫多都為傾倒,卡門的美麗使何塞為之赴湯蹈火,納塔莉在庭審上艷驚四座,葉塞尼亞的姿容讓白發(fā)老人欲行不軌,美艷無比的吉普賽女郎們像一朵朵迎風(fēng)吐艷的野玫瑰,一改觀眾心中的淑女形象,為觀眾們吹去了一股吉普賽的異域風(fēng)。
吉普賽民族長期的流浪和漂泊的生活使得他們居無定所,從而形成了無拘無束的民族特性。所以追求自由是電影中吉普賽女郎們生來已有的民族特性。電影《卡門》中那個美麗不羈的卡門將這一特性表現(xiàn)到了極致,熱愛自由、我行我素的卡門風(fēng)流成性。情人無數(shù),何塞把她的情人殺了一個又一個。最后,當(dāng)她不再愛何塞時,任何塞怎樣哀求,甚至以死來威脅她也沒有用。這個“寧可把整個城市燒掉,也不愿坐一天牢”的吉普賽女人寧死也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她不擇手段,蔑視和反抗來自社會和他人的任何束縛,強烈的個性解放思想和絕對自由的精神充斥著這個吉普賽女人的大腦,“作為羅姆,你有權(quán)殺掉你的羅密,但卡門永遠是自由的,她生為加里人,死為加里鬼?!彼裕绕馃o拘無束的生活,死亡在卡門眼里不算什么。羅素說:“愛情只有當(dāng)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rèn)為愛情是某種義務(wù)的思想只能置愛情于死地?!睘榱俗杂桑紵愕厮涝诤稳窒率强ㄩT這個自由精靈的必然結(jié)果。
卡門同其他吉普賽女郎一樣全身都散發(fā)著熱情奔放的活力,她跳著弗拉門戈舞,舞蹈顯示出手腕、手臂和軀干的文雅和優(yōu)美。電影《葉塞尼亞》剛開始的時候,銀幕上出現(xiàn)一群吉普賽人從山谷里載歌載舞而來,節(jié)奏明快的吉普賽音樂和那些穿著長裙、熱辣奔放的吉普賽女郎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巴黎圣母院》愛斯梅拉達的出場也是伴隨著美妙的歌聲和超凡的舞蹈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一雙小腳跳著兩腳相并的步法在一張波斯毯上旋轉(zhuǎn)著,這個能歌善舞的愛斯梅拉達征服了周圍所有的人,不僅因為動人的臉龐和婀娜的身姿,更因為在熱情似火的舞蹈中散發(fā)著生命的活力。銀幕上吉普賽女郎們的出現(xiàn)總是與奔放的舞蹈和熾熱的愛情相聯(lián)系。熱情的吉普賽姑娘除了熱歌熱舞外,在對待情感上,也表現(xiàn)出不失分寸的熱情。
雖然是個靠賣藝為生的受人歧視的下層女性。但是愛斯梅拉達卻執(zhí)著地追求純潔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至死還愛著浪蕩輕浮的貴族軍官法比。愛斯梅拉達對愛情和她的舞蹈一樣熱情,但是卻又不失分寸。當(dāng)愛斯梅拉達被法比從加西莫多手中救下后,法比想親吻愛斯梅拉達時,對法比有好感的愛斯梅拉達從馬上滑落下來,一溜煙地跑了,這就是主動熱情卻不隨便的愛斯梅拉達。電影通過愛斯梅拉達這個純潔美麗的吉普賽姑娘遭受宗教迫害的悲劇,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電影以愛斯梅拉達高貴的品質(zhì)反襯出影片中法比的虛偽卑劣、克洛德的陰險兇殘,從而使她成為銀幕上一個熠熠生輝的女性形象。
《葉塞尼亞》中葉塞尼亞在河邊用石頭砸破求愛者奧斯瓦爾多的愛情“征服”大戰(zhàn),為我們留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談情說愛的經(jīng)典畫面。也正是由這里逐漸展開的火熱的愛情從此貫穿了影片的始終。在《葉塞尼亞》中,幾經(jīng)周折與心上人奧斯瓦爾多再次相會的葉塞尼亞,終于知道自己原來是白人家中的私生女,而自己的“情敵”竟然是自己的妹妹——同樣善良、單純的姑娘路易莎,而得知真相后已患重病在身的路易莎,毅然做出決定,在婚禮的前夜遠赴歐洲,成全了自己姐姐的愛情。正是這種悲歡離合和大起大落的命運走向,使《葉塞尼亞》那種熱情似火的愛情主題分外令人感嘆。其中最經(jīng)典的一段臺詞就表現(xiàn)出這個吉普賽姑娘火熱的愛情。
葉塞尼亞:當(dāng)兵的,你不等我了?你不守信用。
奧斯瓦爾多:我已經(jīng)等了三天了,
葉塞尼亞:呵呵呵,我沒跟你說我要來。那現(xiàn)在,你去哪?
奧斯瓦爾多:我想到你們那去,去找你。非要讓你……
葉塞尼亞:怎么?哦,瞧你呀。你要是這么板著臉去,連懷抱的孩子也要嚇跑了,哈哈哈。
奧斯瓦爾多:你就是喜歡捉弄人對不對?我可是不喜歡人家取笑我,現(xiàn)在我要教訓(xùn)教訓(xùn)你。
葉塞尼亞:不,不,放開我,放開!……我教訓(xùn)教訓(xùn)你,倒霉蛋。你以為對吉普賽人想怎么著就怎么著,那你就錯了,我,我不想再看見你了,聽見嗎!……怎么他流血了?你這是活該,怪誰呢?怎么你死了?不,你這家伙別這樣,求求你把眼睛睜開,你知道,你要是死了我就得去坐牢的。
奧斯瓦爾多:你的手真重,可我心里的創(chuàng)傷比頭上的傷還重,沒想到我會這么喜歡你。我不像你那么會算命,可我覺得我配得上你。我愛你,吉普賽人。你就這么討厭我親你?
葉塞尼亞:只有兩廂情愿才是愉快的,如果強迫,只能讓人厭惡。
奧斯瓦爾多:好吧,我不該親你??赡沁€是你的錯!
葉塞尼亞:我錯?!!
奧斯瓦爾多:嗯,你沒發(fā)現(xiàn)自己長得很美嗎?這能怪我嗎?……沒想到我會這么喜歡你……我愛你,吉普賽人!
葉塞尼亞:奧斯瓦爾多,我們必須分手了……
奧斯瓦爾多:必須分手?!為什么?
葉塞尼亞:我們的人,絕不會答應(yīng)的!
奧斯瓦爾多:不,我愛你!不論誰,不論什么,都不能把我們分開!
葉塞尼亞:我也愛你!……我愛你!奧斯瓦爾多!
“美的魅力的誕生本質(zhì)上是一個深刻的社會過程?!奔召惻蓚兒退麄兊牟柯湫凶咴谑澜绲拿恳粋€角落,粗糙、鮮艷而靈性,充滿生命最原始的力量和光彩。電影人把一個個鮮活的吉普賽女郎呈現(xiàn)給全世界的觀眾,三維建構(gòu)了一個立體生動的群體形象,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美艷絕倫的外表——形、向往自由的夢想——神、熱情直率的個性——情。
“美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它們表現(xiàn)為一定的形式,但卻又超出形式,是在個體的感性中積淀著社會的理性。”吉普賽作為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內(nèi)心有著很強的民族性格,他們保守著內(nèi)心關(guān)于流浪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質(zhì)。他們用流浪抒寫著吉普賽的歷史,盡管他們被傳統(tǒng)的社會認(rèn)為是下等人,多數(shù)是流浪悲歡的命運,但是他們在流浪中獲得快樂,尋找自由,每一個人都在用他們的熱情與瘋狂抒寫著他們的精神,一種屬于吉普賽民族的特有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