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石紹彩
初高中銜接的確對學生的高中學習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睂W生的智力水平已定型,也確實有一定的差別,但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智力因素?!奥斆鳌钡膶W生不一定成功,“笨”的學生不一定失敗,這是教師共同的體會。
那么怎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動機、能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來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個關(guān)鍵時期,使他們的高中英語學習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呢?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建立學好英語的自信。
在高一的新生中,有不少人在以往的英語學習中因為不斷受到打擊而失去學好英語的自信,覺得自己天生不具備學好英語的素質(zhì)。如果這些學生不能盡快地擺脫失敗的陰影,取得在英語學習方面成功的動機,他們要取得英語成績的進步是遙遙無期的。讓學生盡快建立自信是高一教育工作成功的前提和關(guān)鍵。筆者將一些可行而有效的做法總結(jié)為4個效應:名人效應、軍訓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和成功效應。
1 名人效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青少年容易對“偶像”產(chǎn)生崇拜,受“偶像”的影響,進而去模仿。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向?qū)W生介紹一些成功人士的正面事跡去引導、啟發(fā)學生。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對于教師來說唾手可得。如瘋狂英語創(chuàng)始人李陽最初最頭疼學英語,但他后來痛下決心學好英語,終于摸索出一套好方法,現(xiàn)在成了靠英語賺錢,以英語為事業(yè)的名人。學校里也肯定有英語基礎(chǔ)差但通過不懈努力而高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墻報這個陣地向?qū)W生灌輸只要肯努力人人都可以學好英語的觀念。制作一個名人榜,在教室里張貼。學生喜歡、熟悉的一句廣告語“Nothing is impossible”可以作為這個名人榜的題目。學生每天面對這個墻報,時常提醒自己“我也行”。
2 軍訓效應
高一新生入學一般都要先接受軍訓。教師一般認為軍訓的作用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吃苦的精神和紀律觀念。其實同時也應該引導他們?nèi)ンw驗挑戰(zhàn)極限,戰(zhàn)勝困難,超越自我的快感。學生在嚴格的軍訓過程中大都叫苦不堪,甚至會有放棄的念頭,但當他們堅持下來的時候,成功的喜悅和自豪自然代替當初的痛苦煎熬。這一過程對高一新生來講有著終身難忘的印象和深刻的體會。這種成功的初體驗是學生珍貴的精神財富,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3 皮格馬利翁效應
將一組學生任意分成2組,告訴其中一組,經(jīng)測試,他們是智力水平很高的;另一組沒有告訴。學習一段時間后測試,結(jié)果第一組真的取得很好的成績,而第二組成績平平。其實他們開始的分組是隨機的,是沒有經(jīng)過什么真正的測試的。這就是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教師要意識到這個道理并在高中伊始就跟家長講這個道理,要告訴家長千萬不能跟孩子灌輸消極的論調(diào)。相反,家長要給學生打氣,分析有利條件,甚至可以編造善意的謊言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完全有條件學好英語的。
4 成功效應
自信心的激發(fā)相對容易,而自信心的保持卻更難一些。只有不斷得到成功的刺激,學生的自信才能得到保持和加強。
在教學分析會上經(jīng)常會聽到教師抱怨:“為什么人家都能學會,他就學不會呢?真愁人!”學生個體的心理特征,如興趣、能力、氣質(zhì)、性格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反應速度、學習方式等眾多方面確實存在許多差異。不斷抱怨的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確實存在,這是學生的生理、家庭、經(jīng)歷、社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而不是某個人的“錯”。這些學生每天面對功課一籌莫展,他們其實也是很可憐的
目前就高中的現(xiàn)狀來看,分層次教學是比較理想但真正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的一種教學模式。但教師可以在班內(nèi)實行分層次教學,精心設(shè)計教學活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難易不同的問題,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shè)置不同的目標,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如檢查學生單詞記憶時,要求別人一次記20個,而差生一次記5個、10個就可以。只要他們可以達到這樣低的目標就肯定他,然后再慢慢地提高標準。切勿一刀切,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在高一起步時就放棄努力,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達到目標的學生及時鼓勵。首先,教師可以在作業(yè)評語、課堂發(fā)言的及時評價中,通過多種言語評價的方法,鼓勵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成功,為學生增添動力與信心。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非言語評價(用表情、身體姿態(tài)、語調(diào)語氣等非言語方式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原諒的目光、一個親切的手勢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進步的巨大動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