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白和盛 陸玉榮 蘇建坤
摘要:簡要概括了煙粉虱的生物學特性、危害特點,分析了保護地蔬菜煙粉虱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護地蔬菜煙粉虱無公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保護地蔬菜;煙粉虱;無公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6.421.2文獻標識碼:A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09.05.013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heltered-ground Vegetable Bemisia tabaci and Non-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s
ZHANG Chun-mei, BAI He-sheng, LU Yu-rong, SU Jian-kun
(Lixiah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Jiangsu 225007, China)
Abstract:The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Bemisia tabaci were summarized, the main reason of the occurrence ofsheltered-ground vegetable Bemisia tabaci were analysised, non-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were advanced.
Key words: sheltered-ground vegetable; Bemisia tabaci; non-pollution control
煙粉虱是一種重要的世界性害蟲,在亞洲、歐洲、南美洲、中北美洲、大洋洲等大陸地區(qū)均有分布。其寄主范圍廣,幾乎所有蔬菜均不同程度受危害,茄子、辣椒、菜豆、黃瓜、蘿卜等蔬菜危害最重,特別是棉、菜混種地區(qū)發(fā)生更重,寄主植物多達900種以上。自2000年煙粉虱在廣東、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新疆等地暴發(fā)以來,目前已成為蔬菜作物上的重要害蟲。煙粉虱個體小,繁殖能力強,種群數量大,世代重疊,擴散蔓延快,防治難度大。煙粉虱在夏秋蔬菜都有發(fā)生,重發(fā)生期在8月中旬—11月中旬。隨著保護地蔬菜栽培面積的逐年擴大,煙粉虱已成為周年危害蔬菜作物的重要害蟲 [1-8] 。
1煙粉虱主要生物學特性及發(fā)生危害特點
1.1生物學特性
煙粉虱屬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屬,又稱甘薯粉虱、棉粉虱。煙粉虱的個體發(fā)育經歷卵、若蟲和成蟲3個蟲期,通常人們將第4齡若蟲稱為偽蛹。煙粉虱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1年可以發(fā)生11~15代,且世代重疊。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發(fā)育時間各不相同,在25℃條件下,從卵發(fā)育到成蟲需要18~30 d不等。成蟲的壽命為10~22 d,每頭雌蟲可產卵30~300粒,在適合的植物上平均產卵200粒以上。也有報道,煙粉虱以26~28 ℃為最佳發(fā)育溫度,在此溫度下,卵期約5 d,若蟲期15 d,成蟲壽命30~60 d,完成一個世代僅需19~27 d。
剛孵化的煙粉虱若蟲在葉背爬行,尋找合適的取食場所,數小時后即固定刺吸取食,直到成蟲羽化。成蟲喜歡群集于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吸食汁液,隨著新葉長出,成蟲不斷向上部新葉轉移。故出現由下向上擴散危害的垂直分布。最下部是蛹和剛羽化的成蟲,中下部為若蟲,中上部為即將孵化的黑色卵,上部嫩葉是成蟲及其剛產下的卵。成蟲喜群集,不善飛翔,對黃色有強烈的趨性。
1.2危害特點
(1)通過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汁液而使被害植株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2)傳播病毒病,煙粉虱能傳播多達30種病毒病。導致病毒擴展蔓延,引發(fā)寄主植物病毒病流行,造成重大損失。
(3)煙粉虱成蟲、若蟲分泌的蜜露能誘發(fā)霉污病等真菌病害,抑制作物光合作用,降低產量和品質。蟲口密度高的田塊最終因病毀苗,有的最終因病毀棚,甚至絕收。
2保護地蔬菜煙粉虱嚴重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2.1寄主范圍廣
煙粉虱是一種多食性害蟲,目前大棚中栽培的蔬菜品種基本上都能取食危害。體型小,可以隨風傳播擴散,也可以隨農產品、種苗、運輸工具進行遠距離傳播擴散,所以極易蔓延成災。主要寄主有蔬菜、園林植物、煙草、觀賞植物、棉花等,棚室蔬菜以番茄、黃瓜、茄子、西葫蘆、卷心菜、芹菜、小油菜等為主
2.2繁殖力強,暴發(fā)危險性大
煙粉虱1年發(fā)生11~15代以上,繁殖力極強。蟲態(tài)歷期短、世代重疊、蟲量大,即使采取農藥防治措施,只要有少量蟲口殘存,極易在短期恢復蟲口種群密度,對作物造成危害。在早春大棚內,由于氣溫較高,繁殖速度快,往往6月上旬就能暴發(fā)成災。
2.3越冬場所優(yōu)越
在溫暖地區(qū),煙粉虱一般在雜草和花卉上越冬,在寒冷地區(qū)則在溫室內的作物和雜草上越冬,春末遷至蔬菜、花卉和經濟作物上。隨溫度的升高蟲口數量迅速上升。隨著保護地施菜面積迅速擴大,優(yōu)化了煙粉虱的越冬條件,煙粉虱以各種蟲態(tài)在溫室內茄果類蔬菜上越冬,為其夏秋暴發(fā)提供了大量蟲源基數。大量調查發(fā)現,日光溫室蔬菜是煙粉虱的主要越冬寄主,而且從夏秋季原溫室及其相鄰田塊寄主上煙粉虱的蟲口密度大大高于其他地方。
3保護地蔬菜煙粉虱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
3.1農業(yè)防治
3.1.1清潔田園田內外多種雙子葉雜草都是煙粉虱適生寄主。 因此,要通過化除和人工除草措施,清除田內外的雜草,惡化煙粉虱生存繁衍環(huán)境,減少蟲源基數。同時,清除蔬菜作物老葉特別要注意及時摘除越冬大棚青椒早春時期下部老葉,對已收獲的瓜果蔬菜或因蟲毀苗的作物殘體要盡早清理,集中堆積后噴藥滅殺或燒毀,減少蟲源。
3.1.2合理安排茬口 上半年茄果類、瓜類蔬菜煙粉虱危害較重的棚室,秋冬季輪作甘藍、花椰菜、芹菜等對煙粉虱有較強抗性的蔬菜,適當壓縮瓜類、茄果類蔬萊種植面積。
3.1.3培育無蟲苗育苗時要把苗床和生產溫室分開,育苗前先徹底消毒,幼苗上有蟲時在定植前要清理干凈。
3.2物理防治
3.2.1黃板誘殺利用煙粉虱趨黃性,在大棚內掛黃板誘殺??梢杂脧U紙盒或紙箱剪成30 cm×40 cm大小,漆成黃色,晾干后涂上機油與少量黃油調成的油膏,掛在距作物頂部10 cm處,每公頃大棚750塊左右,每隔7~10 d涂1次機油。
3.2.2安裝防蟲網保護地的放風口、通風口可以安裝網孔0.45 mm的防蟲網阻隔煙粉虱由外邊遷入。
3.3生物防治
3.3.1以蟲治蟲充分利用和保護瓢蟲、草蛉等捕食性天敵以及麗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敵,在保護地內煙粉虱成蟲密度0.5頭/株時,即可開始放蜂, 7~10 d放蜂1次,共放3~5次,第1次3頭/株,以后5頭/株,原則上蜂蟲比3∶l為宜。
3.3.2生物農藥根據田間藥劑試驗,初步明確生物農藥0.3% 甲基阿楝l 000~3 000倍液;1.8% 阿維菌素1 000~3 000倍液對煙粉虱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對高成蟲和高齡若蟲的防治效果更好,達90%左右。
3.3.3驅避作用大蒜汁按1∶20噴霧,芥茉油按l∶50噴霧,藥液用水量45 kg/hm2,有明顯的驅避作用,可減少成蟲的產卵量。
3.4化學防治
3.4.1防治原則考慮蔬菜安全間隔期,遵循無公害防治原則,盡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
3.4.2防治方法一是藥劑噴霧,為提高防效,隔7 d左右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不同藥劑輪換使用。發(fā)生盛期每5~7 d防治1次,連續(xù)數次,達到完全控制蟲口密度為止。施藥時間以早晨6:00—7:00為宜,因為此時溫度較低,煙粉虱活動不頻繁。施藥時應注意著重噴灑葉片背面,從上至下逐步噴灑。二是藥劑熏殺成蟲,選在傍晚棚溫25℃以上時,閉棚熏蒸。
3.4.3藥劑選用 一種是藥劑噴霧,主要選用:20%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其他適用藥劑還有70%艾美樂可分散粒劑,3.5%銳丹乳油,5%銳勁特懸浮劑,1.8% 阿維菌素乳油,25%塞嗪酮可濕性粉劑等等。另一種是藥劑熏殺,主要選用80%敵敵畏乳油3 750 mL/hm2配2.5%敵殺死300 mL/hm2。
參考文獻:
[1] 王瑞明,徐文華,金中時,等. 2006年煙粉虱在江蘇沿海地區(qū)的暴發(fā)特點與成因剖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7,19(10):60-65.
[2] 馬玉乾,劉裕嶺.大棚蔬菜煙粉虱的發(fā)生原因及其防治[J].上海蔬菜,2008(3):74.
[3] 許懷萍.煙粉虱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技術研究綜述[J].農技服務,2008,25(12):67-69.
[4]陳寶寬,丁志寬,王義耕,等.大棚蔬菜煙粉虱的發(fā)生及防治[J].中國瓜菜,2008(1):43.
[5] 祁紅英,王其傳,陳月珍.淮安大棚煙粉虱危害特點及綜防措施[J].長江蔬菜,2008(1):26-27.
[6] 徐維紅,谷希樹,劉佰明,等.設施蔬菜粉虱的危害及綜合防治策略[J].天津農業(yè)科學,2008,14(1):51-52.
[7] 張敏,張振攀,朱守典. 煙粉虱的發(fā)生條件與防治策略[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24):l05-106.
[8] 喬宏喜,常玉斌,南斌成.溫室蔬菜害蟲無公害防治技術[J].西北園藝,2007(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