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憲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蔽艺J為,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結合各項訓練活動。
一、興趣是使學生積極閱讀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真正提高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首先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引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愿望。
(一)興趣來源于對成功的體驗。適時的鼓勵、表揚、贊許以及體驗成功的喜悅,可以使人們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就是產(chǎn)生興趣的源泉。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借助拼音進行閱讀,速度慢,無法讓學生及時體驗到閱讀帶來的喜悅。這造成他們只愿聽、不愿讀的心態(tài),影響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人教版語文低年級實驗教材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加大識字量,多認少寫,同時又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處處是兒歌、句句見真情的、自由發(fā)展、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的閱讀環(huán)境。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這個有利的因素,加上適時的鼓勵評價。讓學生及時體驗到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喜悅感,從而調(diào)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二)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內(nèi)心世界,引起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是產(chǎn)生興趣的根本。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是豐富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能盡情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觸,能夠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特別是那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語言淺顯、內(nèi)容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展現(xiàn)學生情感世界的兒歌、故事、童話,他們都顯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想學生所想、樂學生所樂,利用教材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感染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如《影子》一課,它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揭示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讀讀有趣的語句,體驗語言文字的幽默與俏皮,說一說影子的特點,使學生感同身受,產(chǎn)生興趣,從而主動去閱讀,去體驗。
二、結合各項訓練活動是提高閱讀的有利保障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說明了多讀的好處。但一味強調(diào)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
(一)在讀中結合看圖訓練。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圖上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進行教學。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由于學生在以前早就聽到過這個故事,且課文的插圖就是故事情節(jié)的體現(xiàn),所以我讓學生先說故事,然后再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這樣學生的知識接受就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同時又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二)在讀中結合思維訓練。讀書不思考,猶如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我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讀書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想想小壁虎向誰借尾巴,是怎樣借尾巴的?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適時解釋課文中難以理解的詞語,如“掙斷”“屋檐”“掌握”“難過”等。然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闡明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在學生發(fā)言過程中讓大家思考“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這樣在讀中進行思維訓練,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認識只有經(jīng)歷了模糊到清晰的過程,他的認識水平才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科學的世界觀才會逐漸形成。
(三)在讀中結合說話訓練?!白x”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是對信息的輸出。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在教學《假如》一課的結尾部分時,我就組織學生續(xù)編詩歌,先說說自己有什么美好的愿望,然后模仿課文形式續(xù)編詩歌。當學生的思維閘門一打開,他們就會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真可謂“一石三鳥”。
(四)在讀中結合表演訓練。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xiàn)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富有童趣,用表演的形式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有助于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突現(xiàn)特點。如教學《從現(xiàn)在開始》一課,我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讀課文,讀后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故事情節(jié)。結果學生們把貓頭鷹、袋鼠、小猴子和獅子的動作和語言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xiàn)。在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學生理解了要學會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的道理。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要把提高興趣和采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法有機結合,那么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修養(yǎng)就不會是件難事。
(責編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