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 馨
放學接兒子時,老師對我說:“笑笑媽媽,下個星期我們班要開親子運動會,到時需要一位家長代表發(fā)表講話,我覺得您挺合適的,我就推薦你吧?”“不行不行,我怕講不好,要不您再找找,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我連連擺手推脫。老師笑著說:“你們母子倆還真像,別人都爭著去做的事,你們倒謙讓起來。我看啊,你兒子隨你。這不,今天說要讓他舉班旗,他又不好意思起來,說怕自己舉不好?!?/p>
回到家,老師不經(jīng)意的話一直回響在我耳旁,讓我終于明白兒子做事不夠積極主動的原因。我一直希望兒子活潑開朗些,能自信、大方地表現(xiàn)自己,能勇敢地接受挑戰(zhàn)。在教育兒子這方面我下了很多功夫,可成效總不明顯,兒子做事仍舊不自信,不夠大膽,對此我一直很苦惱。原來問題出在我身上。我的性格一向比較內(nèi)向,不喜歡表現(xiàn)自己,怕丟面子,所以當遇到表現(xiàn)的機會時我總是能推就推。原來,兒子在與我的相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我的影響,不知不覺地學習了我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
正想找兒子談時,兒子先走過來了:“媽媽,你會答應我們老師的邀請嗎?”我把本來到嘴邊的話收了回來,沒有告訴兒子自己怕講不好、丟面子,而是問兒子:“你覺得媽媽該不該答應老師?”兒子想了想說:“要是小朋友們看到我的媽媽發(fā)表講話,他們一定會很羨慕我的。”兒子希望我答應老師,他能感受積極表現(xiàn)的好處。的確,適當?shù)谋憩F(xiàn)能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培養(yǎng)。為了給兒子做出榜樣,我一改以前的態(tài)度,語氣堅定地說:“為了讓別的小朋友羨慕一下我的兒子,我決定答應老師!”“真的嗎?哦,媽媽要給小朋友們講話了!”兒子高興地繞著客廳跑了起來。看著兒子這么興奮,我順勢問道:“我聽李老師說要讓你舉班旗,是嗎?”“嗯,可是我怕舉不好……”兒子很不自信地說道,“所以還沒答應老師。”“沒有試你怎么知道不行呢?媽媽以前也沒有到臺上講過話,但是我卻很想去試試,畢竟這是一個鍛煉和表現(xiàn)自己的好機會。笑笑是不是應該向媽媽學習呢?”“嗯,堅決向媽媽學習。”“媽媽相信你一定沒問題,我們一起加油,好嗎?”兒子用力點了點頭,眼睛里充滿了期待。
運動會的前兩天,我陪笑笑練習舉旗和走步。剛開始,笑笑雖然很努力,但總做不好,不是旗沒舉穩(wěn)就是步子亂了。和兒子一起練習的還有一個舉班牌的女孩,女孩的個子比笑笑高。老師見笑笑練得那么吃力,就征詢我說:“不然,讓他們換一換吧?”如果是以前我一定會贊同的,但這次,我回絕了老師,當著笑笑的面對老師說:“再給笑笑一次機會吧,我相信他行的?!崩蠋熗饬恕T谖业墓膭钕?,兒子信心十足地繼續(xù)投入到練習中。最后,兒子的練習終于讓老師滿意了。
運動會當天,運動員入場時,兒子自信地舉著旗領著班上的隊伍昂首闊步地前進;在主席臺上,我也第一次代表家長們做了講話,博得了家長和小朋友們的掌聲。與兒子眼神交匯的那一刻,我讀懂了他心里的驕傲和幸福,為自己的成功也為媽媽的表現(xiàn)。而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在大方而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這方面,這是我第一次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也是我和兒子共同進步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