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偉
1935年2月21日,年僅38歲得中國工農紅軍陜北游擊隊總指揮謝子長在安定(今陜西子長縣)病逝。毛澤東先后三次為謝子長墓題詞“民族英雄”、“雖死猶生”、“浩氣長存”,并親筆撰寫了碑文。
歲月流轉,73年過去,人們依然懷念這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杰出得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陜甘、陜北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十七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謝子長。
2008年11月16日,謝子長雕像在西安市革命公園揭幕。
雕像坐落于西安市革命公園東南角,雕像廣場占地240平方米,周圍綠化面積近4畝。雕像為銅制,雕像連底座共高6.7米,雕像高4.5米,重2噸。雕像中謝子長肩披大,身著戎裝,右手握著望遠鏡,右腿前邁,呈動態(tài),表現了烈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謝子長是陜北紅軍和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他于劉志丹創(chuàng)始了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斗爭事業(yè)在西北開辟了一方赤土,穩(wěn)固了革命后方,也為中國紅軍的長征找到了落腳點。謝子長1897年生于陜西安定(今子長)棗樹坪,1924年參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先后組織領導了著名的清澗起義,參加了渭華起義?!熬乓话恕笔伦兒?,組織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創(chuàng)建了陜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建立了一個堅實的落腳點。1934年謝子長同志在河口戰(zhàn)役中負傷,翌年2月21日在安定縣燈盞灣逝世。1935年,為紀念謝子長,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決定將安定縣改名為子長縣。1938年,中共陜甘寧邊區(qū)委員會和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決定,將謝子長得遺骨移葬于他的家鄉(xiāng)棗樹坪,并修建了謝子長烈士墓。
謝子長光榮的一生,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贊頌,是陜西人民的驕傲和自豪。
正如毛澤東的題詞——謝子長“雖死猶生”!他的革命詩集至今仍在陜、甘一帶的人民中間流傳。
曾與謝子長一起戰(zhàn)斗過的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馬文瑞,在謝子長誕生100周年時曾撰文回憶:謝子長熱愛真理,一生都在執(zhí)著的追求革命真理;具有堅定不移得革命意志和百折不回得頑強斗爭精神;胸懷坦蕩,無私無畏,忠于革命、忠于黨。他的高大形象,將永遠聳立在西北人民心中。
曾有一首紅色歌謠仍然流傳于陜甘人民中間:“陜甘游擊隊,老謝總指揮。打開安定城,犯人放出監(jiān)……”1925年,他只身赴北平、天津等地考察,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氐蕉ò埠?,在陜北黨組織領導下,從是革命武裝活動,自己當上了駐軍連長,并組織了農民協(xié)會,開展農民運動,領導廣大農民群眾懲處貪官污吏、土豪劣紳,被人民群眾稱頌為“謝青天”,影響遍及陜北。1933年底,他作為西北軍事特派員回到陜北領導游擊戰(zhàn)爭,打擊和消滅白軍民團武裝,同時以“蘇維?!钡妹x領導群眾斗爭,打土豪、分田糧、吃大戶,抗捐、抗稅、抗租、抗債。于是,當地流傳起“蘇維?!钡墓适?,老百姓都說陜北出了個姓蘇得大人物,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到處為民除害,他到哪里,哪里的窮人就有了出頭的日子……
謝子長生前經常說,我是老百姓的兒子,我們 不論走到哪里,時刻不要忘記了老百姓,都要愛護他們,革命就是為了老百姓。平時工作中,謝子長常常教育戰(zhàn)士:“我們是老百姓的兒子,如果打罵老百姓,就是敗家子、喪家犬,我們就要失敗?!币淮?,戰(zhàn)友們抬著病重的謝子長向柳溝轉移,路上,他要喝水,戰(zhàn)友們就將他抬到一個老鄉(xiāng)家里。謝子長見這位老鄉(xiāng)家里什么東西也沒有,孩子在炕上光著身子,小聲告訴身邊的同事:“把我那床被面給老鄉(xiāng)留下。”
心里裝著老百姓的人會被老百姓裝進心里,忘不了老百姓的人也會被老百姓永遠紀念。有一首詩這樣寫道:蘇區(qū)陜北“謝青天”,滅敵為民好種田。民族英雄民族愛,子長未死駐延安。
謝子長在病重期間,每天都有老百姓在外守候,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帶著蛋、肉、水果來探望他。他動情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咋能白吃人家的東西,我給勞苦大眾沒辦多少事呀……他愛士兵、愛百姓,時刻把群眾放在第一位,處處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重。他臨終遺言說“就這樣死了,我對不起老百姓,我給他們做的事太少了呀!”
1946年2月19日,陜北子長縣舉行了隆重的移葬公祭儀式。這一天,《解放日報》報道:瓦窯堡2萬人舉行公祭,陵前四五頃地全為吊祭者踏平,附近三條道路為之增寬。65歲的賀清老漢,從20多公里外的熱寺灣趕來看靈,他說:“舊社會咱安定出了老謝,那時的縣官就不敢胡日鬼,隊伍也不敢亂拉差,他給老百姓辦的好事可多哩!”
這一天毛澤東再次題詞:“子長同志千古。前仆后繼,打倒人民公敵蔣介石。”朱德題詞:“謝子長同志,陜北人民領袖,前仆后繼?!敝泄仓醒胛鞅本炙偷耐炻?lián)寫到:“一生為人民創(chuàng)造紅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敝泄仓醒牒椭醒胲娢钠渌I導人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彭真、賀龍、劉伯承、林伯渠等也都題了詞。同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在瓦窯堡修建了子長烈士陵園。
雖死猶生,浩氣長存!
據報道:今年清明節(jié),排隊等待給謝子長燒紙上香的人絡繹不絕,靈位前擺放的花籃,就長達20多米!
“謝子長同志離開我們已經70多年了,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他生活、戰(zhàn)斗過的故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歷屆領導班子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陜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陜西省委副書記王俠在揭幕式上滿懷崇敬的發(fā)表講話說:“深切緬懷謝子長同志為中國革命建立的歷史功勛,對于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p>
陜西省以最高規(guī)格、最隆重的儀式、最崇敬的心情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陜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際,原國家體改委黨組書記安志文共同為雕像揭幕。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袁純清代表省委、省政府敬獻了花籃。
王俠在代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講話中說,目前,全省正在深入學習和貫徹當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的重要講話,圍繞“推動科學發(fā)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設西部強省”,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fā)展。我們將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優(yōu)良作風,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西部強省的目標,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父親的這尊雕像,不僅僅是為他一個人塑造的,也是為在長期革命斗爭的歲月里成千上萬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塑造的,我們不要忘記過去,用他們的革命精神激勵后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共同努力。”謝子長的兒子,原國家科委副主任謝邵明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摘自《三秦都市報》)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