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寫詩、寫文章、畫漫畫。在遼寧本溪的一個(gè)小山村度過童年,在河北承德長大,現(xiàn)居廣州。出版詩集《明月四弦琴》、文集《尋找與困惑》、漫畫繪本《美麗心機(jī)》等。曾在《詩刊》《詩選刊》等雜志發(fā)表作品,入選多種年選。在《中國漫畫》等上百家報(bào)刊開漫畫專欄。
詩 觀:文字充滿意味,內(nèi)涵豐富、思想深邃?;虼髿?、或細(xì)膩、或高歌或低吟,或象征或明喻,能讓生命在最自由的形式和詩意的語言里舞蹈的體裁,這就是散文詩。
生命以一條江的形式,沖開峽谷的陣角任此生漂流。
一片青翠的橄欖葉,化身成小舟,流水是舟的羽毛,從古猿絕唱的黃昏起飛于南江之源。
一個(gè)紙船,在蒼茫之上,承載著日月的光明之輪。
一個(gè)女人,踩著一朵朵浪花,從一滴水到另一滴水。
一群三文魚在大海中潺潺流動(dòng),它們經(jīng)過了萬里海路,從大海迥游到出生的河流,在最初的河流中繁衍。繁衍之后,母性的三文魚死在出生的流水中,從最初回到最初。
水做的魚——水做的女人,流水造化的母性。
水做的骨肉,水做的心,水的韌性。水在天空之上,生存的形式,居高臨下地流動(dòng)。
一塊大青石截住流水之魂;你去哪里?你知道以后的以后嗎?
回到大海?大海是歸宿嗎?那么,歸宿的意義何在呢?
音樂家卡農(nóng)在《音樂的奉獻(xiàn)》中,以回旋的表現(xiàn),讓一首曲子無始無終地從開始流向結(jié)尾,再從結(jié)尾流向開始。大畫家埃舍爾妙筆下的《瀑布》,以永遠(yuǎn)的循環(huán)演繹著存在之水,輪回的真相。
我們?cè)谶^程中尋找水印的痕跡,在漂流中追逐自己的肉身,在蒼茫中一聲聲呼喚自己的靈魂,與肉身分離的靈魂:
魂兮歸來……
生命以一條江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