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莎
如果沒有烈火焚燒.哪來鳳凰涅槃的壯觀?如果沒有斷鴻聲中的浪子.哪來“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哀傷?艷麗的花朵常常綻放于“傷口”之上。
是的,月,夜愈黑,你愈亮。
黛玉.紅顏薄命的你,一塊無瑕美玉卻平添幾分愁病。你有傾國傾城的貌,卻有多愁多病的身。你在大觀園的百花叢中強顏歡笑。顰兒,你是心有所感又逢舊病復發(fā),無限凄涼之下才會吟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詩句.是你的惆悵讓葬于泥下的花再次開放。
也許,那個年代的有些人因為家庭不富裕.身世不顯赫,做官不貪婪,所以會“瘦”。板橋先生,竹瘦,你也瘦,瘦得同病相憐。瘦是你一生的寫照.卻襯出了你精神和人格的豐滿。
仕途曲折,歷經(jīng)磨難。蘇軾,在你的詩詞中回蕩著赤壁的濤聲,這是一腔屬于大宋子民的疾苦。紅顏早逝,才會讓你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感嘆,才會讓你所流的淚,被保存了千年,從而萬古流芳。
這些都是“傷口”綻放出來的美麗的花.它們的非凡含義就是挫折之后的奮起、重創(chuàng)之后的屹立。
沙粒歷經(jīng)了被河蚌囚禁的痛苦.于是成為盈潤的珍珠;寶劍身經(jīng)烈火焚燒的痛楚,于是露出锃亮的刀鋒;胡楊抵抗住了沙漠中的干涸,于是創(chuàng)造了“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腐”的神話。
成功的花.只有浸潤在奮斗的淚泉和犧牲的血雨中,才會越發(fā)明艷;森林中的樹,只有默默扎根于風雨中才會越發(fā)挺拔。
羅曼·羅蘭說.每一次創(chuàng)傷都標志著前進了一步。
是李清照的“傷”滋生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纏綿詞句;是溫庭筠的“傷”萌生了“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無限惆悵:是杜甫的壯志難酬和窮困潦倒,才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豪邁與蒼涼:是曹雪芹安守半生“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賤,才有文學之瑰寶《紅樓夢》的宏偉與壯麗。
文天祥“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嘆零丁”,但他依舊仰天長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逆境中仍有鐵骨忠魂。蘇武闊別歌舞升平的日子,游蕩于寒沙衰草中,只有羊群為伴,他的錚錚傲骨譜出的是千古絕唱。
逆境就像一粒種子,我們只要以心為圃,以血為泉,對其進行培植和澆灌,生命就會迎來最美麗的花期。
(作者系貴州省遵義市八中高三1班學生指導老師:梁云仙)
點評
這篇習作同樣寫了對待逆境的態(tài)度。文章主題鮮明,通過豐富的例證和形象的語言,說明“苦難和逆境才能磨煉出人才”的道理。文章頗有文采,洋溢著詩情畫意,題目也耐人尋味。整篇文章行文流暢,既舉事實又闡述道理,事理結(jié)合,錯落有致,讀后令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