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非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是金庸小說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玉佩上篆刻的字。美玉,是人們最常用來與道德情操相比擬的物品。
許建平喜歡玉。雖然他也喜歡寫作,喜歡滑雪,喜歡攝影,但最長久的愛好,還是收藏和把玩玉。
如今已經(jīng)是宏源證券副總經(jīng)理、CFO 的許建平在新疆工作了十多年,他與玉的情緣,正是從那個美麗的地方開始。那是個出于偶然的故事。
1999 年,一場車禍將好動的許建平“鎖”在了醫(yī)院的床上,斷成六截的腿骨讓他不得不一躺就是好幾個月。友人前來探望,帶了一塊祈求平安的玉,囑慰他:人生的路還很漫長,不要太過沮喪。
以許建平后來的眼光看,那塊玉算不得上品,但對他卻彌足珍貴!這塊玉不僅帶來朋友的祝福,也開啟了玉石世界曼妙無比的大門。
玉有很多種,許建平獨愛和田玉,尤其是羊脂白玉,那是玉中的珍品?!澳菚r候我在新疆工作,最先接觸的就是和田玉,它最大的特點是溫潤,但不透亮。一塊玉握在手里,再放開,很長時間熱量才散去,給人很溫暖的感覺。”
許建平是玉不離手的,但他只戴籽玉。籽玉是和田玉的一種,又名子玉、仔與,是指原生礦剝蝕被流水搬運到河流中的玉石, 它分布于河床及兩側(cè)階地中, 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籽玉的特點是塊度較小,常為卵形,表面光滑。
在許建平眼里,每一塊籽玉似乎都有一個故事,它們用了幾千萬年的時間從山上滾到河里,又經(jīng)過千萬年,甚至億萬年河水的浸泡,洗盡鉛華,溫潤如澈,既光彩照人,又超凡脫俗。“玩玉,一定要品質(zhì)高潔,否則,你是不配的。但是,沒有一塊玉是真的無瑕,它的瑕疵,也許正是它的價值所在,做人也是一樣!”他曾寫過一篇以玉為題材的小說《說破》,發(fā)表在《西部文學》上,那是一個家族與玉的厚重故事,故事里寫著他對玉的解讀,也記載著他對玉的眷戀。
許建平脖子上戴著一塊籽玉,這玉里,也寫著一個關(guān)于友情的故事。
大約6 年前的冬天,許建平在一個賣家那里看到一對玉,當時標價1 萬元,他覺得太貴,沒舍得買。那個春節(jié),他一直在想那塊玉?!拔腋嬲]自己,世界上的好東西太多,無窮無盡,如果什么都想占有,就犯了一個‘貪字,而做人是不能貪的,做CFO 尤其不能貪?!蹦菈K玉縈繞在他心里,整整一個春節(jié)。3 個月里,他三度上門,卻始終因為價格太高,沒有買到。最后一次,他帶了8000 元錢,還帶了自己的侄子代為侃價。賣家告訴他:“如果你真的喜歡,我不把它當商品,作為朋友,我把它送給你?!痹S建平?jīng)]有接受這個珍貴的贈品,而是以8000 元的價格最終將這對籽玉買了下來。此后幾年,這對籽玉的市價翻了好幾倍,一個朋友執(zhí)意出價3 萬元買走其中一塊,且心誠意切。許建平說:“玉,我是不賣的,但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我可以送你一塊。”
這對籽玉還是一分為二,分別戴在兩個好朋友的頸上。許建平說起這段往事,只有一個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