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選子 謝存喜
摘要:根據高職院?!皵祿煸砑皯谩闭n程和學生特點,重點從構建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任務過程中滲透理論知識、提高課程設計在考核中的比重等四個方面闡述了教學改革,實踐證明,該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同時指出實施該方法將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課程體系;高職;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引言
隨著計算機應用系統在各行各業(yè)的普遍應用,數據庫技術在計算機應用領域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數據倉庫、數據挖掘、決策支持系統、ERP系統、CRM等系統的成功實施和應用,使企業(yè)深刻體會到數據就是財富。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市場的商機、管理中的漏洞等重要的信息就存儲在企業(yè)數據中,而數據庫是目前存儲數據的主要方式。因此,數據庫建設已成為衡量企業(yè)、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例如我國電子政務一期工程建設方案中,確定“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四大基礎性、戰(zhàn)略性資源數據庫——“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宏觀經濟信息數據庫”。從計算機行業(yè)對從業(yè)人員的技能要求情況看,不論是軟件開發(fā)、系統維護、網站建設,還是多媒體技術應用、電子商務應用、信息管理與應用等方向,都對數據庫技術的掌握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為滿足目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各層次計算機專業(yè),甚至有些非計算機專業(yè)如會計、統計等專業(yè)都開設數據庫課程。在數據庫教學中不但強調理論學習,實踐也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是,目前高職高專院校開設的“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在教學中還存在如下需要改進之處:(1)教學內容方面:過多的強調數據庫原理、知識體系的教學,學生學習該課的興趣不濃;(2)數據庫理論與應用脫節(jié),學生感覺不到理論有什么用處;(3)學生課上和課下的學習無法很好地貫通,學生課上所學的數據庫的方法、技術在課后沒有得到很好的練習和鞏固。
本文針對這些問題,主要從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模式、理論知識教學和考核方式四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以下是一些經驗和體會與同仁分享。
2構建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領域發(fā)展最快、應用最廣的技術
之一,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數據庫技術已呈現出與多種學科結合;與其他新興技術互相滲透。能否在變換快速的數據庫技術中把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是任課教師的一種新的挑戰(zhàn),這就決定了構建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1課程內容構建的指導思想
我們通過廣泛的調研,建立了如下數據庫課程內容構建的指導思想:以“實踐、綜合和應用”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內容構建的指導思想,在內容選取上遵從如下原則:(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2)以基礎知識為主,適當拓展高新知識;(3)加強系統性、完整性;(4)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2課程內容體系
根據課程內容構建的指導思想,我們采用以講授SQL Server 數據庫管理系統為主,講授數據庫原理為輔的方式精心規(guī)劃了適合高職學生的課程內容體系,內容分基本技能、優(yōu)化與拓展、開發(fā)與編程和課程設計四大模塊,數據庫課程內容體系如圖1所示。
(1) 基本技能:主要介紹SQL Server數據庫的安裝、數據庫創(chuàng)建、SQL,數據庫管理等基本技能,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共20學時。
(2) 優(yōu)化和拓展:介紹索引、完整性、存儲過程、觸發(fā)器、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安全管理技能,這些技能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共38學時。
(3) 開發(fā)和編程:簡要介紹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fā)的優(yōu)秀工具PowerBuilder,要求學生主要掌握PowerBuilder與SQLServer數據庫的連接和PowerBuilder的基本使用,共8學時。
(4) 課程設計:主要利用PowerBuilder和SQL Server數據庫完成一個簡單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開發(fā),三個學生一組,一周時間,共30學時。
3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整個“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是以任務驅動為主,適當以案例的方式補充原理知識。課程的總任務就是開發(fā)一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當然,開發(fā)的重點在于建立一個數據庫,為實現這個目標整過教學由16個大任務和兩個案例組成(如圖2)。
完成了這16項任務也就實現了數據庫課程的教學目的。每一個任務教學我們按如下時間順序安排:(1)教師提出本節(jié)的任務;(2)講解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3)學生練習;(4)提出針對異常情況的處理技巧,學生練習異常處理技巧;(5)以學生為主體獨立完成任務;(6)教師總結完成任務情況及注意事項。
4任務過程中滲透數據庫理論知識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的教學是令人頭痛的一件事情,特別是數據庫的三范式理論,是數據庫課程中的必講內容,但許多同學反映很難理解,有的費了很大功夫記住了三范式的定義,但在實際中卻不會使用,或很少自覺的使用。我們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發(fā)現,數據庫理論雖然很重要,但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不應當把它當成重點,應當看作解決問題的輔助工具。當學生掌握了創(chuàng)建學生數據庫、表、記錄的插入、刪除等方法時,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其它領域的數據庫,學生馬上就意識到創(chuàng)建數據庫的語句并不困難,難的是如何知道表結構,這時我們再告訴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很好的理論指導——數據庫三范式,然后以案例的方式介紹三范式理論,等學生掌握理論后再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理論解決前面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感覺不到在學無用的理論,而是和老師在一起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中,數據庫理論起指導作用。這種把理論溶于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必須做到:提前熟悉教材全部內容和學生基本情況;有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fā)經歷;進行設計教學任務,把數據庫基本理論融入合適的任務當中去。
5提高課程設計在考核中所占比例
課程設計是“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內容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時對所學數據知識、技能、方法的全面應用、總結和提高。課程設計時間為一周,我們對課程設計同樣做到精心規(guī)劃:(1)老師提前選好題目(10~15個題目),對每個題目都給出詳細的說明和要求,包括評分標準;(2)在老師指導下對學生分組,確定小組長和選定小組題目;(3)開始做課程設計,小組內可以討論和分工,老師巡視并指導;(4)每組推選一名同學講解自己的課程設計,并回答老師的提問(小組任成員都可以回答);(5)老師評出課程設計的成績,成績占該課程成績的70%。
6結束語
本文針對“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從課程內容的選擇、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任務過程中滲透數據庫理論知識和改進考核方式四個方面的教學改革,并已付諸實施,已在課程的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然而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之路是無止境的,任課教師只有堅持學習與探索,才能不斷的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喻勇,王群,劉向陽.《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中國水運,2008,8(12):103-104.
[2] 李雁翎.“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的課程改革與實踐[J]. 計算機教育,2006(1):75-77.
[3] 周麗娟. 數據庫教學體系改革與優(yōu)化[J]. 高教論壇,2009(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