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爺爺?shù)氖謾C呀,比我這小毛孩還調(diào)皮,一天到晚總是東跑西跳的,不是跳進垃圾袋,就是跑到沙發(fā)下。這不,它又犯老毛病了。
那天早上,爺爺正準備去上班,想起要給他的同事打電話,就習慣性地把手伸進腰包拿手機。咦,手機不見了!爺爺就在家中找起來,弄得“噼里啪啦”地直響,讓我們實在難以安睡。
我們無奈地起了床,問明了緣由。接著,爸爸媽媽和我展開了地毯式的搜索。爺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地在房間里走來走去。爸爸個兒高,他用手在衣柜、書柜頂上東摸摸西摸摸,什么也沒找著,還弄得滿手是灰。媽媽心細,她在衣柜里翻翻,抽屜里瞧瞧,垃圾袋里找找,還是一無所獲。我呢,個兒矮,就在床下摸摸,沙發(fā)下看看。咦!一個銀白色的東西映入我的眼簾,是——是手機!我急忙伸手去拿——這是手機沒錯,但只是我的玩具手機。唉!白高興一場。
這下爺爺可真著急了,說:“怎么辦呀!今天我們李總還要請我們吃飯,這下失去聯(lián)系了,可怎么辦呢?”媽媽又心疼地說:“哎呀!爸,您的手機可是有牌子的啊,上千元呀!丟了多可惜?!卑职忠舱f話了:“我說爸呀!你怎么這么糊涂?!睜敔斅犃宋卣f:“這——也不能全怪我呀。說不準……是被小偷給扒了。唉!誰知道。”
我聽得無聊,坐在沙發(fā)上沉思著,自言自語地說:“這手機能去哪兒呢?該找的地方都找了呀!”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爸爸的手機響了。我靈機一動,拿起電話便撥打爺爺?shù)氖謾C號。電話里“嘟……嘟……”的撥號聲讓我十分緊張,這可是最后一絲希望了呀!還好,隨著電話聽筒這頭“嘟……嘟……”聲響起,爺爺?shù)氖謾C也在某個未知的角落響起了悅耳又微弱的彩鈴聲。我們興奮地隨著手機的彩鈴聲從客廳找到臥室,又從臥室找到洗手間,最后從洗手間找到了廚房。大家站在傳出彩鈴聲的冰箱前,仔細地分辨著。我們繞著冰箱找了好幾圈也沒找到。我想了想,把耳朵輕輕地貼在冰箱上說:“爺爺,這手機不會是在……”我話音未落,爺爺就猛地一拍腦門說:“對……對……我想起來了。昨天我放雞蛋時……手機是不是混著也放……放進去了?”說完,爺爺不好意思地打開冰箱,果然,手機在冰箱里歡快地響著呢!
手機終于找到了,爺爺拿著手機如釋重負,又有點兒不好意思地上班去了。爸爸媽媽瞇瞇眼睛回房間了。我一面想著那跑進冰箱的“瘋狂的手機”,一面想:爺爺,您好像還沒謝謝我喔!哈哈!
[簡評]
家中老人遺失了手機,小輩——特別是“我”,用打電話的方法找到了手機,這類題材的習作已比較多見,本文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語言和描寫。讀完習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本文的語言很有幽默感,而描寫則生動細致、如第三小節(jié),生動地描寫了爸爸、媽媽尋找手機的過程后,寫我找到了“我的玩具手機”,這時加一句“唉!白高興一場”,很有水到渠成、幽默天成的效果。同樣,結(jié)尾先描寫了爺爺、爸爸和媽媽的行為,然后寫“我想”,也讓人感到幽默而可愛,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第三小節(jié),寫爸爸、媽媽和我找手機,這段文字在內(nèi)容和句式上都互相對應(yīng)關(guān)照,顯示了作者不錯的文字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