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的氣候給家有寶寶的爸媽增添了不少難題:喂奶容易涼、寶寶皮膚容易凍傷、寶寶穿多穿少都容易感冒……爸爸媽媽集思廣益,把這些難題一一解決。
癱題一 給寶寶喂食、喂奶,東西很快就冷了,怎么保溫?
冬天用奶瓶給寶寶喂奶總是很容易冷掉,擔心寶寶喝涼奶不好,可又不能總是中途加熱,這可怎么辦呢?
使用保溫器具
媽媽可以使用一些保溫器具:在睡覺前可以把裝好奶粉的奶瓶放在床邊,準備一個可以維持水溫60℃左右的保溫壺,寶寶餓的時候馬上就可以兌好水給他喝;或者買個可以讓奶保持恒溫的暖奶器,寶寶要吃的時候,只要從暖奶器里將奶拿出來就可以了。
給較大的寶寶喂輔食,寶寶總是邊吃邊玩,食物也很容易冷掉。媽媽可以用小點的碗,給寶寶吃完一些再盛一些;或者把小碗放在盛著開水的大碗里,也能使食物保持較長時間的溫度。
母嬰推薦:貝貝鴨恒溫碗
給寶寶喂食時,貝貝鴨恒溫碗能長時間將食物保持在40℃左右恒溫,這樣既符合寶寶的進食溫度,又能保證食物口感及營養(yǎng)不變。有了它,寶寶吃飯再也不用擔心會變涼啦!
難題二 凍瘡、皸裂問題騷擾寶寶,怎樣預防?
冬季,寶寶嬌嫩的皮膚容易受皸裂、凍瘡等問題困擾,怎么做才能有效預防?
預防皸裂
在冬季,寶寶的清潔用品要簡單一些。除了清潔之外,其他的功能越少越好,尤其不要選擇有殺菌功能的。過度的清潔會把起保護作用的皮脂都洗掉,反而使寶寶的皮膚可能出現(xiàn)干、裂、紅、癢等癥狀。給寶寶洗臉也不宜過頻,每天1—2次就可以了,并且注意水溫不要過高。洗完手和臉以后要趕快擦干,然后涂抹一些保濕的嬰幼兒專用護膚品,并且要避免冷風直吹,這樣才能保護皮膚不受傷害,平時在外玩耍時要注意給寶寶戴好手套。
預防凍瘡
寶寶的手足要保持干燥,衣物鞋襪要寬松溫暖,天氣寒冷的時候不要讓寶寶在戶外玩的時間過久。平時要經(jīng)常給寶寶按摩手、腳、面部、耳朵,也可以教寶寶自己摩擦雙手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
Tips: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已經(jīng)生了凍瘡,在未發(fā)生潰瘍時,先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將患處擦洗干凈,再涂上凍傷軟膏;或者可用大蔥的根煮水擦洗凍處,邊洗邊按摩,然后涂上凍瘡膏。同時要注意皮膚衛(wèi)生,手指甲修剪、洗干凈,防止寶寶夜晚在被窩等溫暖環(huán)境下將凍瘡抓破,造成潰瘍和引起繼發(fā)性感染。
難題三 換尿布怎樣才能讓寶寶不易受涼?
寒冷的時候換尿布,寶寶的屁股和大腿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總是容易著涼。真麻煩!
早準備、動作快
媽媽在換尿布之前最好事先就做好準備工作,房間里最好準備一臺小型取暖器,把尿布烘暖,把需要用到的東西都準備好。然后把寶寶放在床上,取暖器對著寶貝,讓寶貝感覺舒服一些。如果媽媽的手很涼,要在換尿布之前把手搓熱。另外,給寶寶換尿布的動作一定要利索哦!
母嬰推薦:貝貝鴨濕紙巾加熱器
“貝貝鴨” 濕紙巾加熱器讓濕紙巾長期保持在嬰兒最合適的45℃,讓寶寶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用上暖洋洋的濕紙巾,幫助寶寶度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寒冬。
難題四 寶寶衣服穿得多影響活動,怎樣才能保暖又自在?
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活躍,比成年人更怕熱,穿得太多不但活動不方便,出汗的話反而容易感冒。
摸一摸
媽媽可以通過摸寶寶脊背來判斷寶寶穿衣的多少: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的背脊靠近脖子的地方是涼的。就是冷了,要加衣服;如果是潮熱的,或者冰涼但是有汗,就是熱了,要減衣服;如果干爽溫暖,那就是正好。
多一件
如果寶寶在室內(nèi),而家里一直開著空調(diào)的話,就不需要穿得太多,在絨線衣外加一件小馬甲就夠了,既暖和又方便寶寶活動。到了室外,就要根據(jù)溫度判斷穿幾件衣服了,基本的原則是寶寶比媽媽多穿一件。
運動時要及時減少衣物、運動后再適當添加。最好是疊穿幾件輕薄的衣服,可以隨時增減,不僅方便,對調(diào)節(jié)寶寶的體溫也很有好處。
Tips:方便穿脫的衣服是寶寶最好的選擇,比如小背心和前開衫。由于冬天熱量主要由頭邵散失,在外出時給寶寶戴上小帽子,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難題五 天冷,給寶寶洗澡真頭疼,怎么辦?
提前預熱
要想讓寶寶暖暖地洗澡而不著涼,首先應該把要換的衣服和紙尿褲疊起來放在床上焐熱;然后關(guān)掉浴室的門窗,用浴霸或取暖器加熱,或用蓮蓬頭開一段時間熱水,讓水蒸氣充滿整個浴室。使用了很久的浴罩,其保暖性也很好,媽媽們可以給寶寶用用看哦!
動作加快
給寶寶在房間里脫衣服,脫完立刻用大浴巾裹起來,抱到浴室,馬上就可以開始洗澡了。洗澡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15分鐘,否則容易受涼或者缺氧。洗完澡后用干的大毛巾包裹寶寶并把全身水分吸干,抱進房問后用干紗布巾把寶寶腋窩、頸下等皮膚皺褶處擦干穿衣服,穿衣時裸露著的身體依然要用大毛巾包裹著。
難題六 冬天吃什么健康又御寒?
冬天寶寶的飲食要注意少而精,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1 補充充足的鈣和鐵能夠提高寶寶的御寒能力。
鈣能夠提高血管和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鐵可以增加血液的攜氧量來加快體內(nèi)能量的燃燒提供熱量。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2 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
冬季要給寶寶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鵪鶉中富含蛋白質(zhì)及脂肪,產(chǎn)熱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3 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
甲狀腺素能通過一系列反應使人體抗冷御寒,抗寒能力差的寶寶可以多吃些海帶、紫菜、發(fā)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這些富含碘的食物。
4 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
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5 不可缺少無機鹽。
要幫助寶寶抵御寒冷,建議媽媽冬季多讓寶寶攝取有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土豆、山藥、紅薯、藕、青菜、大白菜。
難題七 寶寶進出空調(diào)房易感冒,到底要不要開空調(diào)?
寶寶冬天大多數(shù)時間待在室內(nèi),為了保暖爸爸媽媽總把門窗關(guān)得嚴嚴實實還開著空調(diào)。但是這樣會造成室內(nèi)新鮮空氣不足,使寶寶發(fā)育不良,抵抗能力減弱。
空氣流通
每天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新鮮空氣進入流通。并且要保持定的空氣濕度,以保持寶寶的呼吸道濕潤,減少被病菌侵襲的機會。
溫度適宜
室內(nèi)的溫度不要太高,保持在19℃—23℃就可以,盡量不要帶寶寶頻繁進出空調(diào)房。準備帶寶寶出門的時候,最好提前半小時關(guān)掉空調(diào),讓寶寶適應了氣溫的變化再出去。當進入到室內(nèi)時,哪怕逗留的時間不長,也要將寶寶最外層的衣服脫下來防止他出汗。否則,當重新回到室外時,有濕氣的內(nèi)衣會使寶寶感覺到更加寒冷,容易著涼。
只要爸爸媽媽合理應對,冬季育兒的種種困擾都會迎刃而解,讓寶寶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