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
羅大佑一首濃郁校園民謠風味的《童年》,80年代中期傳入大陸、并最早由歌手成方圓懷抱木吉他,伴以悠揚的口哨唱出,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不知伴隨了多少人從兒時的頑皮,走向少年的懵懂,慢慢靠近成人的穩(wěn)重。每當聽到那句“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沒有半毛錢”,腦海里便很快搜羅出小時候吃過的零食,一毛錢能買上兩塊的橡皮糖,還有街上爆玉米花時的“嘭嘭”聲?,F(xiàn)在,很多東西離我們遠去了,有些還能見到影子,有些卻再也尋不到蹤跡,只剩記憶依然清晰。
珍藏一生《同桌的你》
早期的民謠無憂無慮,《鄉(xiāng)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踏浪》以及《讓我們看云去》等等,常表現(xiàn)自然風景的恬淡,很少透出沉郁的悲調,崇尚清澈亮麗的嗓音,如天真率性的孩童,可愛而美麗。緊跟時代變遷,民謠也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就像少年時期疏朗的歲月,帶著本真的沖動,雖然恬淡卻自有清香,雖然簡單卻感情豐富。
進入90年代,大陸校園民謠的創(chuàng)作和出版一時間風行起來。作為這個時期的一個杰出代表,高曉松一首《同桌的你》讓無數(shù)少男少女為之癡迷??粗郎系陌雺K橡皮,朦朧的喜歡與依戀,目光相對時怦然心動的羞澀,現(xiàn)在想來臉上還會慢慢泛起紅暈。雖然轉眼各奔東西,但同桌的他(她)卻成為心底永遠抹不掉的印記,刻得那么深,填滿了酸酸甜甜。年少時一段十分幼稚的情懷,付出的卻是最純真的感情?!罢l看了我給你寫的信,誰把它丟在風里?”無法由自己左右的成長,無情地將朦朧青澀的少年情懷送進歷史長河,正如“我也會給她看相片,給她講同桌的你”一樣,曾經(jīng)羞澀的臉龐都已不再年少。很多時候,舍棄是一種必然,誰都無從選擇,但是在內心深處,這種情感將珍藏一生!
匆匆而逝《白衣飄飄的年代》
挑燈夜讀,走過似乎暗不見天日的高考礪練,憧憬著象牙塔的日子,大家一同相擁走進大學校園。潔白的玉蘭花,綠得誘人的青草地,粉刷一新的教學樓,暖水瓶排出一溜長隊的開水房,還有唧唧喳喳總吵鬧個不停的集體宿舍。一切都從最初的陌生走向熟悉,相互間的友情也日漸陳香似酒。傍晚的大學校園,總有三兩個人挽著手臂的身影,哼唱著盧庚戌的《戀愛十日談》徜徉在校園的林蔭道,訴說著各自心里點點的痛楚和甜蜜;常能見到即將離開校園的大四學生,抱著吉他憂傷地唱出《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淚眼婆娑地默念著《蝴蝶花》,“癡守的初戀永恒的誓言,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 “是誰遇見誰,是誰愛上誰,我們早已說不清;是誰離開誰,是誰想著誰,你曾經(jīng)給我安慰”,老狼的一首《昨天今天》,不知見證了大學校園里多少分分離離。
似乎剛剛開始留戀,大學四年的生活便匆匆而逝。難以忘記夏天的夜晚,同學們相約一同吟唱校園民謠時的那份浪漫與感動,各自想著心里的故事,回望著抓也抓不住的青春時光。可以說,校園民謠中最好的一些歌都產(chǎn)生于一只腳踏進社會時對青春的回望。在那里,輕快的眼淚變成了沉重的嘆息,少年不識愁滋味,卻有那么多無由的感傷。當能夠深刻體會青春的珍貴和美好時,它依然是那么真真切切,而我們卻已不再年輕,眼見著時光一去不復返。
金力的《那天》、沈慶的《沒有想法》和《青春》、郁冬的《老屋》,也都多少和高曉松的歌一樣,站在邁進成人世界的門檻上,慨嘆青春及校園時代的最終離去?!抖拘@》、《關于理想的課堂作文》、《流浪歌手的情人》、《模范情書》等,總讓人頭腦中回放出單純浪漫的學生時光,那時的美好,那樣的感動,那般琢磨不透的情愫。
青春總是匆匆即逝,任憑你留戀得心疼,那種青春自身的悸動,無邊無際的夢想,不明來由的憂愁,單純的浪漫卻再也不會有。“我們年少時不經(jīng)心許下的愿,再提起時依然多溫暖,也曾約定彼此經(jīng)常見面,相見時已多年!長的心情短的命,長長短短誰也說不清……”,抬起頭,回首曾經(jīng)走過的路,遙記那些逝去的歲月,忍不住淚水滑落!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雖然也曾彷徨、也曾頹廢,但始終難以忘懷四年的大學時光。校園的夜嫵媚而靜謐,夏夜的風溫柔地吹在臉上如最精細的絲綢。懷抱心愛的吉他,獨自坐在長椅上輕輕撥動琴弦,唱著自己心中的旋律,快樂也好,悲傷也罷,唯一不變的是那份感動。一把吉它,或一支口琴,卻彈吹出最曼妙的音樂。沒有撕心的吶喊,沒有抵死的纏綿,有的只是靈魂深處的歡笑與哭泣。
工作后的生活機械而忙碌,復雜的社會讓人慢慢包裹起心中的感動,曾經(jīng)狂愛的東西也日漸蛻變成生命深處的一絲絲記憶,在不經(jīng)意間被喚起時,心中才突然感到一股那樣熟悉的情緒流動。曾對校園歌曲有著無法割舍的感情,那些熟悉的旋律里,包含著那么多年少無知卻又難以忘卻的往事。小時候盼望自己早點兒長大,長大后卻總不想走出校園的門檻?!拔蚁胍L大又不想長大,我真的不想偽裝自己的想法,生活是如此美好又如此殘酷,我不會讓人看見我一個人哭。我喜歡看著藍天一個人走,我知道今天和青春都無法挽留”,現(xiàn)實生活一次次撞擊著年輕脆弱的心,水木年華在《垮掉的一代》中歌唱青春,歌唱自己?!渡倌昃S特的煩惱》一遍遍講述著成長的苦惱,不缺錢,不缺工作,受的教育也很不錯,“可我為什么總是不快樂?
呼喚“精靈們”重新歸來
校園民謠,記錄了一個時代、一種校園文化的氛圍、一代莘莘學子的夢想與追求,以及對易逝青春歲月的懷念,富有激情而又迷茫。每當聽到校園民謠的旋律,都會沉浸其中難以自拔,過去的往事又歷歷在目。有人說,校園民謠像一首素淡清雅的小詩,盈滿了唯美的情愫;也有人說,校園民謠的本色就應“素淡”,惟其如此,才能體現(xiàn)出別樣的特色。確切地說,充盈在校園民謠中的,主要是個人的情緒或情感經(jīng)歷,一些具有社會批判意識、能夠引發(fā)人們深思、真正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作品還未出現(xiàn)。校園民謠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雷同及單一,已無數(shù)次遭到媒體和輿論的批評,但這其實不能完全怪罪于大學校園的創(chuàng)作歌手。他們的經(jīng)歷,使他們的目光只局限在象牙塔內,而對外面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乃至對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深刻體悟,都顯然跟不上腳步。現(xiàn)如今,在商界大潮的席卷和猛烈沖擊下,大學生也越來越注重實際,乃至于被稱為“實用主義的一代”,當藝術本身也成為“實用主義”可操作的一部分時,通往藝術的大門自然就被無情地關閉了。
現(xiàn)在,一些憑校園歌曲走紅的歌手,很多已投入到滾滾的流行音樂商海中。他們有的仍打著校園民謠的招牌,但風格早已失去了往昔的摯真與純情,很難在人們心中留下印記,有的更是早已放棄了這塊陣地。現(xiàn)在有的音樂臺還會偶爾翻出曾經(jīng)的校園民謠,其中相當多的是熟悉的老歌,而一些淺吟低唱的新歌,往往又陷入小家碧玉式的蒼白與無力、重復和雷同,缺少大膽的曲式及詞意更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仿佛自《同桌的你》等歌曲誕生以來,校園民謠這一大學生心目中的音樂精靈,其光彩已日漸暗淡,離我們越來越遠。
關于那善感的靈魂,關于那年少的點滴,關于那純真的年代,關于那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關于那童話般的美麗、詩一樣朦朧的花季。那時的我們有太多的觸動與憧憬,校園民謠在青春的路上像陣清風,輕輕撫慰著躁動不安的心靈。喜歡那恬靜懷舊的曲風,略帶感傷,少許憂郁,帶著淡淡的理想,輕聲吟唱,緩緩訴說,雖然安靜得沒有起伏,但那純凈的歌聲,詩一樣的歌詞,卻能在瞬間觸動心靈最深處的那根心弦。
用心去感受那有關青春的聲音——校園民謠,你可以看見風的流動,聽見花開的聲音。我們呼喚“精靈”的復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