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業(yè),真是命運多舛。
好不容易三聚氰胺漸漸淡出了媒體的議程設置中,猛然間,蒙牛OMP事件又成了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坊間雜談,不絕于耳。一直到今天,官方權威部門(衛(wèi)生部)都認定,“消費者飲用目前市場上該產品沒有健康危害”,但還是有眾多網(wǎng)民在各個論壇上表示:我再也不會買蒙牛牛奶了。
OMP是個什么東西?這一點,我以為無關緊要。對于任何一個奶制品消費者來說,不懂OMP是天經地義的。消費者只需要知道三個關鍵因素:好喝、有營業(yè)、健康。而作為食品行業(yè)生產的乳品,第三個關鍵因素是重中之重。與其說消費者需要OMP,不如說蒙牛需要OMP,因為有OMP的牛奶,它的價格比沒有OMP的貴出了近20%。
既然蒙牛需要OMP概念幫助它獲得更多的利潤,于是,圍繞OMP進行營銷,也就順理成章了。有專家近日在報章上撰文認為OMP事件是蒙牛過度宣傳造成的,我很不以為然。消費者不明白OMP但又要讓他們接受,強力營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認定OMP事件只是蒙牛過度宣傳導致的后果,那么,這種評論,無異于“小罵大幫忙”。因為,過度宣傳只是不合情,但蒙牛此次不是不合情,而是不合法。
官方(衛(wèi)生部)網(wǎng)站上是這樣說的:
“OMP不是我國現(xiàn)行國家衛(wèi)生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原料。依據(jù)《食品衛(wèi)生法》的規(guī)定,進口沒有國家衛(wèi)生標準的產品應當經過衛(wèi)生部的批準。蒙牛公司進口并使用OMP沒有事先申請批準,并擅自夸大宣傳產品功能,違反了《食品衛(wèi)生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此,蒙牛公司已經按照有關執(zhí)法部門的意見停止在產品中添加OMP,并表示將按照法律規(guī)定提出申請。有關執(zhí)法監(jiān)管部門將進一步對該企業(yè)的違法行為做出處理?!?/p>
OMP事件之后,蒙牛的危機公關響應是及時的,在迅速獲得各路專家對OMP無害、健康的意見之后,通過包括新浪、網(wǎng)易、騰訊等在內的各大門戶網(wǎng)站部署了專題(新浪、網(wǎng)易、騰訊三家門戶網(wǎng)站的專題頁面,從版頭到格局,幾乎是如出一轍,有足夠的理由讓我懷疑這不是新聞專題,而是商業(yè)類公關專題),專題的核心是:OMP無害、健康,請大家放心食用!及時歸及時,但卻是在混淆視線。因為作為一個企業(yè),守法是它的本分。
西方國家最近頗為流行一個名詞:CSR,即Coo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yè)社會責任感是也。但很多人誤以為CSR就是企業(yè)大搞公益慈善,每年拿出多少多少鈔票捐助,外加注意環(huán)境保護、節(jié)能減排,做到這些,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大致就很強了。
這種誤解其實是蠻好笑的,這就好比說,一個人四處去干些法律不能接受的事(比如搶劫,或者欺詐,或者盜竊),然后把這些非法所得拿出一部分來捐助,并且這個人在做違法事情的時候,十分注意環(huán)境保護(絕對不制造垃圾)、節(jié)能減排(比如騎自行車去干壞事,絕對不開汽車)。難道,我們可以就此認定,此人的社會責任感十分之強嗎?
天下之謬,莫過于斯哉!
真正的CSR是什么,它是有一環(huán)作為基礎中的基礎的:企業(yè),請嚴守你的本分。也就是說,企業(yè)必須做對的事。一個連員工工資都發(fā)不出的企業(yè)四處捐助,那不叫有社會責任感,因為它的本分是要給員工發(fā)薪水,不發(fā)薪水不僅不合情理,也不合法(違背勞動法)。一個連法律都可以罔顧的企業(yè),它哪怕拿出價值2.27億市值的股權搞什么基金,也不叫有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公民,我們必須認識到:什么叫責任感喪失?這就是最好的注腳。因為,不守法,就連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感都不存在,何談什么企業(yè)社會責任感?
中國有太多的企業(yè),連對的事情都沒做好,就一味地想去做好的事情(比如公益,比如慈善),這就屬于本末倒置,甚至是欺世盜名。
OMP事件,不是一起營銷事件(比如恒源祥連念12遍生肖營銷,是好是壞,真的不好說),而是一起事關企業(yè)責任的“良心事件”。做事先做人,做人要講良心,這一點,略微有一點兒家教的人都懂得,怎么我們坐擁億萬資產的商業(yè)巨頭就不明白呢?
欲挽救蒙牛的聲譽,不是在“OMP無害、健康”上大做文章,而是要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違法,老老實實地上繳違法所得,老老實實地把那些涉及OMP的乳品下架。
我在最近寫的另一篇文章中說:“但就我個人看來,這位創(chuàng)始人應該以個人身份去承擔責任,而不是在那里大呼拯救民族品牌,如果他真的認為,這個品牌比他的生命還重要的話。因為,在這場危機中,利益相關人,也就是普羅大眾,希望看到的是負責,而不是其他。”
(博識傳播的陳涓玲小姐對此文亦多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