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美的標準,最基本的幾項就是明眸浩齒、黑發(fā)紅顏、身材健美,但這外在的美卻是由內(nèi)在的五臟所決定。中醫(yī)學認為,外表是內(nèi)在的體現(xiàn),五臟氣血的盛衰是美貌的根本,當健康受到侵擾時,就會影響美貌的身體表現(xiàn)。五臟健康,容顏才美。
好顏色從“心”來
有些人可能不夠漂亮,但“膚色好”占了很大優(yōu)勢,這就是心的功勞。中醫(yī)認為“心主血脈,其華在面”,也就是說心臟是生命的根本,它的精神表現(xiàn)在顏面。心的功能正常與否,??蓮拿娌科つw的色澤反映出來。心氣推動血液運行,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色紅潤光澤;如果心氣不足,則面部供血不足,皮膚得不到滋養(yǎng),面色蒼白無華;心血虧虛則面色萎黃;心血瘀阻則面色灰暗。
養(yǎng)心技巧:
1、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瓜果、魚和植物蛋白,少吃鹽,鹽過多會損傷容顏,同時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的負擔。慢喝水。喝水講究小口、不間斷的慢飲。
2、情緒——戒大喜大悲,情緒失當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壓升高,心臟受累。
3、按摩——肚臍即神闕穴, 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壓肚臍5~7 分鐘,可以安然入睡。
4、運動——太極、瑜伽都是不錯的養(yǎng)心運動。時間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
最佳養(yǎng)心時間:
一天中晚21點~凌晨1點是心臟最弱的時間,所以心臟較弱的人宜早睡,是養(yǎng)心最佳時間。
一年中最佳養(yǎng)心季節(jié)是夏,即立夏到小暑。此時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
舒“肝”養(yǎng)氣亮明眸
肝臟有藏血的功能,可以儲藏和調動全身的血液。肝在體表的代表器官是眼睛。視力主要依賴于肝血的滋養(yǎng),當肝血充足時,視物清楚,眼睛中有一種潤潤的明亮神氣,如果肝血不足,不但視物不清,而且經(jīng)常感覺兩目干澀、疼痛,睡眠后也得不到緩解。
養(yǎng)肝技巧:
1、飲食——多吃黃綠色蔬菜。能加速排出體內(nèi)毒素,是有助于肝臟排出廢物的食物。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減少代謝產(chǎn)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忌酒。
2、情緒——忌怒。中醫(yī)認為肝屬木,就像樹木一樣喜歡自由的空間,所以養(yǎng)肝重在情緒調節(jié),心情愉快。否則肝氣郁結日久,導致肝氣過盛而傷害到肝臟。
3、睡眠——從中醫(yī)角度來看,睡眠相當于“養(yǎng)陰”,晚11 點~凌晨3點是血歸入肝的時間,是肝臟最好的休息時間。
4、按摩——足底涌泉穴(足掌心前1/3處,屈足趾時出現(xiàn)的凹陷中)、手上的勞宮穴(手掌心, 在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 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和腕骨穴(沿小指側向后,靠近腕橫紋的凹陷處),有養(yǎng)肝的作用,長期堅持有好效果。
最佳養(yǎng)肝時間:
一天中肝臟最強的時間是凌晨1~3點,最該做的是睡眠,給肝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一年中最佳養(yǎng)肝季節(jié)是春季,即立春到立夏。春天養(yǎng)肝可作“噓”字功。兩腳自然分開站立,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兩唇輕合,舌抵上顎,呼氣時收腹、提肛,同時發(fā)出“噓”音。這個方法適宜早晚各做一次,練習時音調要柔細勻長,使氣呼盡,噓后調息時要閉目凝神。
性感雙唇有“脾”氣
脾被譽為“后天之本”,我們出生后的身體健康與否就交給脾了。脾主管運輸、消化食物,保證口唇色澤紅潤。如果脾氣健運,則口唇紅潤有光澤;如果脾氣虧虛,則口唇淡白不澤,甚至萎黃。
養(yǎng)脾技巧
1、飲食——養(yǎng)脾需要遵從詳盡的飲食規(guī)矩,除了節(jié)制飲食不要過量之外,還包括在規(guī)定時間吃飯、吃飯時專心于食物、細嚼慢咽、不要偏食、飯前后不要喝水等。
2、按摩——用手摩擦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20~30次,每日兩次,可以調順脾胃。
3、食鹽熱敷。如果吃了過多的生冷食物,用較厚的紗布袋裝100克炒熱的食鹽,放在臍上三橫指處,有暖脾散寒之效。
4、芳香療法——長夏濕氣濃重,脾胃受困,經(jīng)常食欲不振,可以在飲食中加入薄荷、紫蘇、生姜,或者用薄荷、藿香、佩蘭等芳香藥材做成香包佩帶,驅除濕氣、濁氣。
一天中最佳養(yǎng)脾時間:
一天中脾臟最強的時間是上午9~11點,脾臟虛弱的人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點。脾臟最弱的時間是晚間19~23點,因為甘味健脾,可以晚飯一小時后吃一個水果,幫助健脾。
一年中最佳養(yǎng)脾季節(jié)長夏,即小暑到立秋,長夏最大的特點是濕氣太重,脾臟最怕濕邪來犯,它喜歡干燥一點。養(yǎng)脾可以多吃些綠豆湯、綠茶、荷葉粥、蘆根、竹葉、西瓜等,均可以除濕健脾。
肺“潤”美音余繞梁
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通過鼻和喉與外界直接相通。鼻和喉都是肺的門戶,鼻的嗅覺和喉的發(fā)音,都是肺氣的作用。肺氣潤足,發(fā)出的聲音是一種很有底氣和共鳴的和音,如果肺氣不足,不僅鼻子會出現(xiàn)鼻塞、流涕、噴嚏等問題,喉部發(fā)出的聲音也會暗啞不亮。
養(yǎng)肺技巧
1、飲食——百合、銀耳、梨、蜂蜜、白蘿卜、甘蔗等食物可以潤肺去燥,不妨多吃。晨起和晚間各飲水200毫升,羅漢果是屬肺的食物,每天喝羅漢果茶可以使呼吸系統(tǒng)和肺功能迅速強壯。
2、情緒——忌憂傷,要經(jīng)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3、運動——兩手抱頭,左右前后回旋俯仰10次,可以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jīng)脈,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進肺的生理機能。
4、芳香療法——柏樹的氣味有凈肺、安神的作用,每天上午8~10點或下午3~5點,在點薰柏樹(尤加利)精油,長期堅持可以補充肺氣不足。
中最佳養(yǎng)肺時間:
一天中肺臟最強的時間是早7點~9點,最好此時運動。肺臟最弱的時間是晚21點~23點,晚飯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時吐掉,可以滋潤肺臟。
一年中最佳養(yǎng)肺季節(jié)是秋季,即立秋到立冬。肺臟到秋天最脆弱,以秋季的補水量要更多,每天必須保證喝水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腎”氣足,“華”發(fā)又美貌
腎是蘊藏人體精氣的器官,腎功能強盛則人體生長、發(fā)育、生殖的能力強盛。中醫(yī)有“發(fā)為血之余”的說法,腎精充足則血旺,血旺就能使毛發(fā)得到充分的滋養(yǎng),所以腎臟什么狀態(tài),頭發(fā)作證,觀一發(fā)而知全身。
養(yǎng)腎技巧
1、飲食——養(yǎng)腎的食物有山藥、干貝、鱸魚、栗子、枸杞、何首烏,可以用來煲湯煮粥,補腎的效果都很好。
2、情緒——注意“反恐”。情緒中的恐懼、焦慮是腎陽蓬勃的枷鎖,人體各臟器平日收集來的精氣皆匯總到腎臟。
3、休養(yǎng)——避免過勞,勞累是腎臟健康的大敵??s肛。呼氣時,做縮肛動作,吸氣時放松,反復進行30次左右,能促進盆腔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腎功能健康。
4、保暖——尤其是冬天注意腰部保暖,低溫會使血壓升高,血液流動緩慢,這些會對腎臟造成壓力,影響腎功能。
最佳養(yǎng)腎時間
一天中腎臟最強的時間是早晨5點~7點,所以晨間來一場性愛是有益身心的。腎臟最弱的時間是晚23點~凌晨1點,晚上宜早睡養(yǎng)精神,減少容易興奮的活動。
一年中最佳養(yǎng)腎季節(jié)是冬季,即立冬到立春。所以冬天應該補充陽氣,以養(yǎng)護腎氣。最簡單的就是“早睡晚起”。
臉色食物對對碰
都說臉“健康狀況的反射鏡”,五臟六腑是否健康運轉,都體現(xiàn)在臉色上。在工作堆積的時候,就算不去做體檢也可以根據(jù)臉色給自己做個健康診斷,然后從臉色就能找到適合你的“補品”啦。來吧,維護健康就從每天照鏡子開始!
紅臉蛋心臟功能要增強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紅色在五臟對應上入心,能增強心臟之氣,提高人體組織中細胞的活性。還可以選擇紅色的中藥材,如偏溫性的藥材紅花、山楂、紅棗、洛神花、枸杞等。拿洛神花來說,它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保護心血管、保護肝臟及降血壓的功能。
臉發(fā)青肝臟排毒受阻
一旦肝臟的凈化功能無法正常運行,不能徹底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就會使血液變得越來越渾濁和黏稠,導致血液流通不暢。于是流經(jīng)皮膚下方的血液會使皮膚看起來呈現(xiàn)出青藍色。這也就是肝臟不佳的人臉色會發(fā)青的原因。
青色在五行中也屬“木”,青(綠)益肝氣循環(huán)、代謝,有益消除疲勞、舒緩肝郁、防范肝疾,能明目、保健視神經(jīng),提升免疫功能。比如綠豆、黃瓜、芹菜、菠菜、竹筍等。
膚色白呼吸器官要注意
呼吸器官虛弱的人,皮膚通??雌饋磔^白。因為這類人皮膚的“呼吸”功能也會隨著虛弱的呼吸器官變得衰弱,使得制造黑色素的能力降低。另外,貧血的人也會因為血紅素不足而導致臉色呈現(xiàn)黃白色。蒼白臉色也是虛寒癥、體質差的表現(xiàn)。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金匱真言論篇記載:“西方色白入肺、開竅于鼻,其味辛、病在皮毛……”也就是說,多吃白色食物,具有養(yǎng)肺的功效。例如白蘿卜、白菜白木耳、甘蔗,中藥材包括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
黑面神腎臟過濾功能低
腎臟具有過濾的功能,能夠調節(jié)身體內(nèi)的水分含量。如果腎臟的過濾功能降低,就會使得陳舊廢物堆積在身體內(nèi),造成膚色暗沉。一開始會在皮膚較薄的地方出現(xiàn)色素沉淀,慢慢從臉部擴散到全身。此外,肝硬變、腎上腺素功能減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也可能臉色變黑。
蕎麥、黑木耳、發(fā)菜、草菇、海苔、黑豆?jié){、黑芝麻等,黑色水果等都有補腎功效。平日煮飯時可以在大米中加入點黑米,起到保健腎臟的作用。
黃臉婆腸胃不好導致貧血
腸胃不好的時候,身體營養(yǎng)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就會降低,造成全身的貧血狀態(tài)。而有貧血傾向的人由于血管未能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容易變得脆弱。血液變紅的紅血球數(shù)量減少。這時呈現(xiàn)在膚色上的改變就是由淺粉色轉成偏黃色。
黃色食物在五行上對應為土,入脾能增強脾臟之氣,促進、調節(jié)新陳代謝,如地瓜、黃豆等等,都可以保護脾胃健康,維持脾的運化、升清、統(tǒng)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