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名叫史濟巴的窮農(nóng)夫。他和妻子以及三個女兒住在一個偏遠的村落里。他們家里的屋頂是用稻草鋪成的,里面擺著一張床,一條長板凳,以及一個爐子。
整間屋子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面鏡子。不過,一個窮農(nóng)夫要鏡子來做什么呢?他們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外表。
史濟巴的家里,養(yǎng)著一條狗和一只貓。狗的名字是布雷克,貓的名字叫凱特。它們在同一個星期出生,除了彼此以外,從來沒有見過其他的動物。
所以那條狗一直以為自己跟它看到的貓是一種動物,而那只貓同樣也認為自己是一條狗。當然,我們都知道,它們一點也不像——狗兒布雷克“汪汪”地叫,貓兒凱特“喵喵”地叫;狗兒布雷克愛追小白兔,貓兒凱特卻專門抓小老鼠。可是所有的生物都要像自己的同類嗎?史濟巴的小孩都長得不一樣啊!
布雷克和凱特一直相處得很好,經(jīng)常用同一個盤子吃東西,它們也會去模仿對方:當布雷克“汪汪”叫的時候,凱特會跟著“汪汪汪”:當凱特“喵喵”叫的時候,布雷克也會試著“喵喵喵”。凱特偶爾會去追小白兔,布雷克有空也會抓老鼠。
村子里偶爾有收購古錢幣和雜貨的小販經(jīng)過,但是他們從不光顧史濟巴的破茅屋——他們曉得這窮農(nóng)夫家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
可是有一天,一位迷路的小販正好路過這里。當史濟巴的妻子和女兒們看到小販身上花花綠綠的戒指、胸針、銀耳環(huán)、假珍珠時,立刻就像蒼蠅見到蜜糖那樣地粘上了小販。在各式各樣的東西當中,最令這群女人著迷的,是一面鑲在木框中的鏡子。不過這面鏡子值半個銀幣——對窮農(nóng)夫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
史濟巴的妻子告訴小販,她愿意每個月付五個銅板,直到付清為止。小販考慮了幾秒鐘,點點頭,拿走了五個銅板的首付款,留下了那面鏡子。
這面鏡子在史濟巴家引起一陣騷動。以前,史濟巴太太和她的女兒們,除了從門邊水桶里的水面看過倒影,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臉。有了這面鏡子之后,卻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臉上的缺點——那些以前從來沒有注意過的缺點。
史濟巴太太看起來十分年輕,但是照了鏡子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少了一顆門牙,這使她非常難過;大女兒皮膚很好,但是她氣自己有個朝天鼻;二女兒被自己的血盆大口給嚇壞了;三女兒不斷地擦臉,想抹掉滿臉的雀斑。就連史濟巴一眼瞥見鏡子里長著暴牙的大臉,也感到非常地不滿意。
一整天,屋子里的女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這面鏡子上,弄得晚餐沒有準備、床鋪沒有整理,連史濟巴回來也沒人搭理。她們熱烈地討論著:史濟巴太太說大城市里應(yīng)該找得到幫人補牙的醫(yī)生,但是價錢一定很貴。翹鼻子的大女兒問妹妹們怎么才能使鼻子變挺。二女兒嘟著嘴,試著想把嘴巴變小。三女兒聽從姐姐們的建議,想進城去買除雀斑的藥膏,但是該去哪兒張羅路費呢?史濟巴一家人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貧窮。
被這面鏡子影響的不只是史濟巴一家人。貓兒凱特和狗兒布雷克也被這東西弄得煩躁不安。凱特無意中經(jīng)過鏡子前,就被里面那只從來沒有見過的動物嚇了一跳。布雷克過來想看看怎么回事,沒想到鏡中出現(xiàn)了一個大塊頭,它震驚得露出白牙,然后發(fā)出“嗚嗚”的低嗚。
這個突然的意外讓它們覺得很煩,凱特開始怪布雷克多管閑事,布雷克罵凱特不知好歹。于是,有生以來它們第一次打了架。凱特氣得往布雷克臉上抓,布雷克張開嘴咬住凱特的脖子。它們越打越激動,好像要把對方咬死才甘心。史濟巴費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把這兩個家伙分開??墒撬鼈冞€是不斷地吼叫,好像一有機會就要沖過去把對方撕成碎片。
史濟巴搖搖頭,嘆了一口氣——他發(fā)現(xiàn)這個家根本就不需要鏡子。他說: “為什么要看自己呢?我們有天空、月亮、太陽、星星可以欣賞:森林向我們張開雙臂,花朵在陽光下展露笑容,河流唱著輕快的歌曲。為什么還要看自己呢?”
于是史濟巴收起鏡子,等小販來的時候,把鏡子退還回去,換成手帕和拖鞋等日用品。自從鏡子消失以后,布雷克和凱特就恢復(fù)正常了,布雷克再度以為自己是一只貓,凱特也自認為是一條狗。女孩們雖然各有缺陷,但是她們也不放在心上了。
村里的牧師聽到這件事情以后,就說:“一面鏡子只能照出表面的樣子,一個人真正的形象,建立在他是否愿意去幫助別人,這種鏡子才能顯露一個人真正的精神?!?/p>
導(dǎo)讀
史濟巴一家在沒有鏡子之前,家境雖貧,日子倒也過得無憂無慮??墒晴R子的出現(xiàn),令全家人的注意力全部投放在外表上,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煩惱和欲望,寧靜的生活被打破了。是啊,當我們把精力都集中在外部表象時,原本自己內(nèi)心的平和狀態(tài)就被攪亂了。其實生活原本是單純幸福的,心本是真誠、清凈的,并不在乎是否有雀斑、是否有個翹鼻子、是貧還是富。
家中的貓和狗原本親如兄弟,但發(fā)現(xiàn)彼此的外表不同后,就發(fā)生了排除異己的沖突,其實這種外表的差異算什么呢?真正的友誼,在于彼此認同,和諧互容。
一切分別、執(zhí)著其實是虛妄無義的,只會徒增煩惱和紛爭。放下分別、執(zhí)著的鏡子吧,我們當下就回歸心靈的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