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商界,賺錢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自己善于思考、勇于決斷,財富就在腳下。
1.發(fā)放紀念品人潮帶錢潮
在北京舉辦的一個全國性服裝展銷會上,安徽一家服裝廠的展銷柜臺被安排在5樓 18號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里。幾天下來,柜臺前冷冷清清,產品無人問津。為打開局面,該廠果斷地采取了滯中生動的辦法,印制了許多名片大小的彩色禮品卡,上書:憑此卡上 5樓 18號柜臺可領紀念品一份。并讓自己的工作人員在l樓門口分發(fā)。于是,5樓18號柜臺被圍得水泄不通,人流帶來了生意,人潮帶來了錢潮。
2.故意少投放成績更喜人
陜西某襯衫廠推出一種新式襯衫。根據市場預測,這種襯衫如果一下子投放 10萬件,市場就會立即飽和,而廠長還嫌這個銷量小。如何才能擴大銷售量呢 ?該廠采用了飽中生饑的促銷法。在第一批襯衫投放市場時,故意只推出 8萬件,使預測中的 2萬左右的消費者得不到滿足,市場上立即形成了這種新式襯衫很搶手的局面,使更多的人產生購買這種襯衫的想法。不久,他們又陸續(xù)投放了 10萬件,仍供不應求,最后又追加一部分,才滿足了市場需求。這種“飽中生饑”的促銷策略,使他們廠的新式襯衫多銷售了10多萬件。
3.物品巧包裝利潤更加多
湖北宜城市有一個王大嬸,從 2004年起,就開始販賣水果。前年冬,她批進了100多箱 20公斤裝的紅富士蘋果。由于當時販賣水果的人很多,競爭激烈,她的蘋果銷得非常慢。焦急之中,她發(fā)現買蘋果的人所買數量大多為 2~ 3斤。于是,她靈機一動,便去紙箱廠訂做了 500多只帶提把的小紙盒,每盒裝 5斤蘋果,以 8元的價格銷售。由于紙盒設計新穎、提著方便,人們紛紛購買,不到 20天,余貨便全部售完,而且所得利潤比散賣還多。
4.出租蜜蜂賺“閑”錢
嚴冬和新春時節(jié)是蜜蜂養(yǎng)殖淡季,但河北青龍縣蜂農張小軍通過向溫室大棚農戶出租蜜蜂,賺來一筆想不到的“閑錢”。
張小軍主要在青龍山區(qū)流動放蜂。前年冬天,張小軍到河北灤南縣探親,他的親戚所在的村是大棚種植草莓專業(yè)村,村里人正為草莓開花授粉大傷腦筋。張小軍靈機一動,主動向草莓種植戶提出用蜜蜂代為授粉的建議。張小軍出租一箱蜜蜂收費200~ 300元,租期一個月,租蜜蜂期間租賃戶代為管理和喂養(yǎng)。因蜜蜂授粉均勻,草莓坐果良好,產量很高,草莓種植戶都和他簽了續(xù)租蜜蜂的協(xié)議。張小軍的出租蜜蜂生意也越做越大,并從為草莓授粉發(fā)展到為大棚西瓜、青瓜等蔬果授粉。
5.軍事迷酒吧
酒吧入口處的外觀設計成野戰(zhàn)軍營的帳篷,桌子造型是一顆豎起的小型原子彈的橫剖面,椅子、酒杯是藝術變形后的輕兵器、手榴彈、手雷、地雷等,小吃的名字取成“諾曼底登陸”、“麻雀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背景音樂主要是輪番演奏的各國軍樂、戰(zhàn)爭電影插曲。書架上面擺放軍事知識類的小說、刊物、畫報,供任意翻閱。設一專柜,用以贈送、交換、出售由軍事迷們自己動手制作的軍事型小禮品以及新兵器構思、戰(zhàn)爭重演方案等,以強調參與感,吸引更多的來客。
6.五厘米的商機
一家公司開了家專賣店,左鄰右舍賣同類商品的有好幾家,難免門庭冷落。在商店打掃衛(wèi)生的保潔員想出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商店門口的行人過道上鋪上非常漂亮的地磚,但挨著商店門口的這邊比另一邊要低 5厘米。商店的主管部門將信將疑地按這位保潔員的主意,把商店門口的過道改造了一番。
人行過道改造完畢的當天,因商店門口是很微小的傾斜,過往的行人不容易察覺,但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商店的門口。于是他們就抱著反正已經到了門口就進店看看的想法踏進了門檻。貨比貨,價比價,進去之后,顧客發(fā)現這里也很不錯。
隨后幾天,越來越多的行人被傾斜的地磚給“斜”進了商店。就這樣,這家商店的營業(yè)額在同類中慢慢地穩(wěn)居榜首。
7.顧客脫鞋進店
武漢一鞋店老板,從電視上看到一些重要場合鋪紅地毯得到了啟發(fā),他決定在店內鋪放名貴地毯,又在門口設置鞋架。做好這些后,他召集所有員工,鄭重地宣布:顧客脫鞋進店后,由服務員代為擦洗鞋。然后,老板在門口貼出告示:店內鋪有名貴地毯,顧客可脫鞋進店購物,并由本店代為擦洗鞋。許多顧客慕名而來,結果銷售額大增。
8.贈書餐廳
這家餐廳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鼓勵顧客在餐桌上讀書看報,還免費贈書。
老板把圖書放在餐廳里,供顧客自行取閱。據老板說,自從實行這種對顧客免費贈書的做法后,餐廳的營業(yè)額上升了40%。當然,這些顧客來餐廳不光是為了填飽肚子,品嘗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他們看中了這里的書。
有道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生意人要想賺大錢必須出巧招,出怪招,真正打破思維定式,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