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前的濟南,是一個政治、軍事舞臺,經(jīng)濟并不發(fā)達,歷朝歷代的地方官員在這里翻云覆雨,把濟南當成了個人仕途的跳板,即便是一些清正廉明的官員,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興辦教育,修建寺廟、治理水患,賑濟災民等方面,濟南形成了重儒輕商的社會風尚。至19世紀末,濟南的經(jīng)濟地位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于濟寧、周村、濰縣這些小城鎮(zhèn)了。
1904年(清朝光緒三十年)6月1日,濟南歷史上的第一列火車從周村駛進濟南,這標志著由德國人獨自修建的膠濟鐵路宣告全線通車,但是這種現(xiàn)在看來最落后的火車,卻在客觀上給濟南這座古城注入了難以估量的動力。
周馥的大手筆——濟南自開商埠
一個月前,周村至濟南段的路軌尚未鋪竣,然而,時任山東巡撫的周馥卻被那隱隱傳來的轟鳴聲震醒了。
周馥,字玉山,號蘭溪,安徽東至縣人。弱冠之年,他因文筆洗練而受到李鴻章的器重。李鴻章對其愛惜有加,甚至把自己的俸銀拿出一半,讓周馥度日。對這種知遇之恩,周馥深感無以回報,于是窮其一生追隨李鴻章左右。周馥為官40余載,在整飭軍隊,治理水患,興辦教育,招商引資等方面均有建樹。
1902年,年過花甲的周馥出任山東巡撫。當時的青島已是約開口岸,主權盡失。德國人加緊修筑膠濟鐵路,大有問鼎濟南之勢,面對德國人咄咄逼人的氣勢,周馥考察了青島,在青島,他為西方文明給新興口岸帶來的巨大變化而心動,同時又為喪失主權而心痛?;氐綕弦院?,他遂于1904年5月4日和直隸總督袁世凱聯(lián)名上奏朝廷,請求在濟南自開商埠,同時將周村和濰縣一并作為分埠。當月,清政府即批準了奏請。8月,濟南商埠總局成立,專司商埠內諸項事務。
周馥在山東巡撫任上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留下了一個大手筆。這個大手筆,從此改變了濟南的命運。
周馥離任后,他的繼任者們對自開商埠亦無絲毫懈怠,經(jīng)反復考察論證,確定了“保護老城、建設新城”的整體框架,將東起館驛街西首
西至北大槐樹
南接長清大道(今經(jīng)七路)、北倚膠濟鐵路的一大片區(qū)域開放為“華洋公共通商之埠”。1906年1月10日(一說1905年11月15日),開埠的各項事宜均已籌備就緒。這一天,在濟南老城的西關舉行了開埠典禮。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濟南迎來了近代史上的一次嬗變。
自開商埠的大貢獻——濟南領先于大上海
自開商埠,或曰自開口岸,和今天的特區(qū)有許多相同之處?!凹s開”要服從于條約國的條件,沒有主權:而“自開”則在牢牢掌握主權的前提下,允許外國人前來投資,從事各種貿易活動。自開商埠以后,國外商業(yè)資本紛紛涌入濟南,幾乎涵蓋了所有行業(yè),濟南之所以能夠領先于大上海,蓋因自開商埠的緣故,早在醞釀開埠之際,德國人就在經(jīng)三路緯二路以西投資興建了濟南的第一座電影院——小廣寒電影院,比中國最早的哈爾濱依留季昂電影院晚了兩年,但比上海的虹口電影院卻早了4年。
1906年,濟南第一家外資銀行——德華銀行在經(jīng)二路緯二路路口建成營業(yè),繼德華銀行之后,日本的朝鮮銀行,橫濱正金銀行、法國與比利時合辦的義品放款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登陸濟南,它們的出現(xiàn),給古老的濟南注入了新鮮血液,使?jié)祥_始感受到世界經(jīng)濟跳動的脈搏。
自開商埠以后,許多外國洋行紛紛搶灘濟南,如德國的義利洋行、德孚洋行、太隆洋行、禮和洋行、禪臣洋行,哈利洋行、美最時洋行以及日、英、美、法、俄的三井洋行。太古洋行、恒豐洋行、仁德洋行、和記洋行,立興洋行、振興洋行、華昌洋行、永昌洋行、開治洋行等。共有幾十家之多,這些洋行,絕大部分都位于商埠區(qū)內,給商埠留下了不少堪稱經(jīng)典的建筑。
在經(jīng)六路緯三路西北角,有一座日耳曼風格的兩層樓房,是德國人德恩創(chuàng)辦的德孚洋行。這座樓房子1921年竣王,樓內的水磨石上嵌有“1921”幾個阿拉伯數(shù)字,清晰可見。二樓之上尚有一層閣樓。具有良好的通風與采光效果。樓內各個房間的房門,均關閉自如。門上的把手雖然使用了80多年,但至今依然閃閃發(fā)亮。通過這一微小的細節(jié),對整座樓房的建筑質量則無須產(chǎn)生任何懷疑。
禮和洋行——外企在中國市場競爭中的縮影
濟南的外國洋行,與華人所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一樣,亦要受到市場競爭,社會局勢等方面的影響,開設于1920年前后的禮和洋行就頗具代表性。
禮和洋行是德國的私人商業(yè)組織,分支機構遍及世界各地,在中國許多大中城市都有禮和洋行。濟南的禮和洋行原在中山公園南門對面,是一座兩層樓房,主要經(jīng)營機械設備,光學儀器,醫(yī)療器械,照相器材以及各種洋酒等。除了洋酒和燈泡之類的小產(chǎn)品以外,其他產(chǎn)品均無現(xiàn)貨,只備有樣品或圖樣,與買主簽訂合同后,以4個半月為交貨期限。
1927年陸遜梅充任買辦,陸遜梅會說德語,與山東督軍張宗昌也有關系,在一年內倒賣了不少軍火,給禮和洋行帶來了豐厚利潤。1928年春天,由陸遜梅出面邀請,在禮和洋行的樓上大擺宴席,招待張宗呂,德國駐濟南領事、上海禮和洋行中國總部的要人均出席作陪。自當天下午6點開始,從督辦公署(今珍珠泉內)直至中山公園南門一線全部實行戒嚴,行人與車輛均不許通過,團操辦這一轟動濟南的盛宴,禮和洋行出盡了風頭。
數(shù)月后,發(fā)生了“五三慘案”,日本人占領濟南,禮和洋行的經(jīng)營狀況遂一落千丈,1934年,禮和洋行因生意蕭條停業(yè)一年,次年遷至經(jīng)四路緯三路以西路北重新開業(yè),以初期的經(jīng)營項目為主,在以后的數(shù)年間,禮和洋行的經(jīng)營狀況曾一度恢復如初,但自“七七事變”以后又再次陷入困境。禮和洋行于1945年宣告關閉。
濟南的其他洋行,均與禮和洋行大同小異,無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動蕩的局勢中時盛時衰。有些洋行獨辟蹊徑,依靠某一種或是數(shù)種產(chǎn)品的專營以求下敗,美最時洋行初期經(jīng)營顏料,困難以與德孚洋行抗衡,遂改為經(jīng)營化工原料,并與濟南的裕興、濰縣酌裕魯?shù)葞准掖箢伭蠌S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都能成交幾筆大生意。
在濟南開埠后的幾十年中,眾多的洋行帶來了當時的新設備,新材料和新技術,促使?jié)系拿褡逶挤e累過程急劇加速,經(jīng)濟形態(tài)迅速改觀。而國外新觀念的沖擊,亦使?jié)系纳鐣庾R形態(tài)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許許多多的民族工商業(yè)者?!澳灰哉衽d實業(yè)為吾國要途”,有了國外資本的注入,有了一大批振興實業(yè)的有識之士,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濟南近代的民族工商業(yè)才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