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亞洲國家的消費市場仍處于萌芽或剛剛啟動的階段,但這種不成熟正意味著廣闊的增長空間,所有消費類公司都將亞洲視為已然或未來的“增長之星”。不明朗的經(jīng)濟形式加劇了亞洲從傳統(tǒng)的農本生存之道向城市化生活方式轉化時的復雜性。哪類國家的哪類消費會成為未來最大的機會?瑞銀向我們指出。相關公司和投資者無須涉足每個國家的某一種消費,而是建議投資于某些國家因結構、文化及經(jīng)濟特點而最能受惠的某些類型消費。比如在實體經(jīng)濟預期增長強勁、人口急速老化且政府福利相對較低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及菲律賓),醫(yī)療保健方面的消費會有很大機會強勁上升。
各類消費對亞洲各國和地區(qū)GDP 1990-2007年的增長率的貢獻比例
欠發(fā)達亞洲國家的私人消費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大于較發(fā)達國家(日本因GDP增長緩慢除外),住房和食品仍是最重要的消費類GDP增長動力。
亞洲消費金融增長及亞洲在全球總消費中的比例
消費融資在中長期發(fā)展?jié)摿薮?,中國、印度及印尼的信用卡業(yè)都具長期投資價值。同時,亞洲消費在全球的比例卻呈下降趨勢。主要因為日本這一重要經(jīng)濟體的消費增長趨緩。
中國農村家庭的收入、支出及儲蓄率變化
近年農民收入增長顯著,其消費支出也隨之大幅上升。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是未來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中國農村消費結構變化
農村消費結構在過去10多年變化明顯,食品支出比例顯著下降。農村的消費結構升級將給相關公司和產(chǎn)業(yè)帶來巨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