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語是古時對謎語的一種叫法,是隱去本事而假以他辭來暗示的語言?!掇o?!穼Α半[語”的解釋是:不把要說的意思明說出來,而借用別的詞句來表示。
古時隱語,按性質(zhì)可分為密言、測智和譎諫三類。密言一般只是對方才能理解的語言,它是隱語最基本的形式。測智相當于現(xiàn)代的謎語競猜,要把“以此喻彼”的本意猜出來,這需要一定的智慧。春秋時就有列國間利用隱語要對方來猜射,以測試這個國家君臣們的智慧的例子?!扒乜投?sou)辭”就是有名的一例。度辭是當時隱語的另一稱謂。度,是隱藏、藏匿的意思。度辭,即隱其含義于言辭之中。度辭也叫度語。是一種用替代的方式構(gòu)成的暗示語。其替代方式,有的是摹狀,有的是一種婉曲的說法,有的則是利用拆字法。譎諫就是臣子用隱晦的語言向君主進諫自己的意見,是春秋戰(zhàn)國一段時間內(nèi)隱語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隱語主要有三個特征:(一)隱語的表達方式主要是口語。密語當然是語言,測智也是口頭出題,譎諫更不能是書面的,因為要隨機應(yīng)變。(二)無論密語、測智和譎諫,都是以特定的人為對象,因人設(shè)隱,離開了這個特定的人,此隱就不能成立。(三)不論是以物喻意,還是以情說理,都要專人專事,內(nèi)容都要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和時間性,時過境遷,此隱便自然消失。
中國人歷來有說隱語的習慣,而且雙方還經(jīng)常利用諧音說“隱語”斗智。相傳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有一次與當時正任尚書的和坤閑聊,突然看到一只狗。和珅心生一計,要取笑紀曉嵐,便道:“咦,瞧那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知道尚書在捉弄他,當下也不動聲色地說:“要分辨狼或狗很容易,只要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尚書)是狗。”和坤自討沒趣,羞愧難當。
《紅樓夢》中也有很多利用人物姓名說隱語的情況?!罢缬⑸彙睂?yīng)“真應(yīng)憐”,“秦鐘”對應(yīng)“情種”,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對應(yīng)“原應(yīng)嘆息”……林黛玉姓“林”,薛寶釵姓“薛”(雪),暗含林遇雪而無欣欣向榮之意。
有些行業(yè)隱語源于行業(yè)禁忌。如吳方言區(qū)說的“打烊”就是“關(guān)門”的避諱說法。航運業(yè)忌說“翻(帆)”,于是幡布就改說成“抹布”。行業(yè)隱語更大的一個作用就是保密,使本行中的事不為外行人知道。舊時,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隱語,如過去福州閩劇界設(shè)計的從一到十的數(shù)目字為:丑、乃、羊、碎、戊、籠、血、歹、巧、加,外人很難聽懂,他們對價格、庫存等信息進行高度隱蔽。
現(xiàn)代隱語的內(nèi)涵大大擴展了,逐漸淡化了古代猜謎游戲的娛樂成分,也與特殊行業(yè)以保密為目的的隱語區(qū)分開來,而是隨機地運用于交際中,更接近于委婉語。比如想知道別人的情況,又怕有窺探別人隱私之嫌,便輕描淡寫問一句“最近忙什么呢”,把如何回答的選擇交給對方。此時的隱語,隱藏的信息量極大,想象的空間也更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