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底之前,高凈值財富個人將資產轉向現金/存款和固定收益證券投資,以減輕在經濟不確定性中的風險暴露。
凱捷與美林證券于6月24日聯(lián)合發(fā)布了《2008年全球財富報告》,這是第12份解讀全球富裕人士市場變化的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07年世界高凈值富人(HNWIs) 的資產在新興經濟體的市場資本值增長驅動下增加了9.4%,達到40.7萬億美元。2007年世界高凈值富人人數增加了6%,達到1010萬。超高資產凈值人數增加了8.8%,而他們的財富年增率則是14.5%。
結合2007年的表現和近期全球市場的發(fā)展,報告預計全球高凈值財富個人資產每年會以7.7%的速度增長,并將在2010年增加到59.1萬億美元。報告預測,高凈值富人投資于另類投資的比例到2009年將增加兩個百分點。
2007的經濟形勢明顯分為兩個階段,7月出現轉折。由2006年延續(xù)下來的增長動力,帶動了2007年頭幾個月的經濟增長。然而下半年受次貸風波的影響,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經濟發(fā)展出現了分化。在強勁的GDP增長和快速的市場資本化帶領下,2007年對凈高值人口的增長和投資機會而言,尤其是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又是一個重要的年份。盡管占世界GDP21%的美國經濟的有所減緩,但由于這些國家有著更加固定的消費習慣、增長的內需和良好的商業(yè)環(huán)境,四國2007年的經濟增長并沒有受到明顯影響。2007年上半年全球收益強勁,促進了高凈值富人資產的增長。而在下半年,更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彌補了成熟經濟體的衰退。全球經濟增長率相比于2006年的5.3%,微降至5.1%。(若排不下 這段可刪郇麗)
新興經濟體表現強勁
盡管每一年有許多因素影響著高凈值富人的金融資產狀況,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無外乎為實際GDP增長率、國內儲蓄率和市場資本值。繁榮的出口業(yè)務和日益增加的國內需求促使新興經濟體出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高凈值財富個人增加人數最多的區(qū)域出現在中東、東歐和拉丁美洲,增長率分別為15.6% ,14.3% ,12.2%。促進新興經濟體增長的其他因素包括商品出口獲益,以及作為新興金融中心和市場重要參與者越來越為國際市場所接受。金磚四國因其可觀的經濟收益和穩(wěn)健的市值增長,繼續(xù)在2007年全球經濟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由于資產市值在2007年增長了118%,實際GDP增長了7.9%,印度的高凈值財富人口數量增長居全球第一,達到22.7%。雖然2007年印度實際GDP增長相對于2006年的9.4%有所下降,但其目前的發(fā)展狀況被認為是較為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性的發(fā)展。由于IPO市場的繁榮和國際市場對印度日益增長的關注,到2007年底,印度的兩大股票交易所——孟買股票交易所和國家股票交易所已躋身世界頂尖的12個股票交易所行列。
中國的高凈值人口增長率世界排行第二,在2007年達到20.3%,,比2006年高兩倍半多。去年市場資本化和實際GDP增長率分別達到291% 和11.4%。突出的價格上漲和活躍的IPO行為使得上證成為以所有市場資本化而言世界上第六大交易所。但是,盡管中國的金融市場發(fā)展迅速,中國經濟還是十分依賴制造業(yè)的生產能力。這揭示了中國高凈值人口增長為何緩于印度,也說明了中國的最富有人群(那些財富特別高度集中的)和中產階級群體越來越大的差距(他們雖然在增多,但是無法成為高凈值人群)。不管怎么說,2007年中國的凈高值人口增長還是大大超過了2006年7.8%的比率,顯示著強勁的經濟基礎和在未來增長的極大潛力。
2007年,巴西以19.1%的增長,一波強勁的市值增長(93%)和實際GDP增長(5.1%)躋身于世界高凈值財富個人增長第三強。2007年流入拉丁美洲的私人資本凈增加了一倍,這使得圣保羅證券交易所成為全球第4大IPO市場,并占有7.2%的市場份額。
俄羅斯是全球10個高凈值財富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盡管其在2007年14.4%的增長率相對于2006年的15.5%有所減少,而37.6%的市值增長和7.4%的實際GDP增長體現出俄羅斯受到了日益增長的國際關注,同時表明俄羅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外關系可能會對其經濟基礎的改善有所幫助。莫斯科作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全球金融中心正在興起,而在2007年的IPO占據世界的第二強。
高凈值富人投向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對2007全球IPO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高水平做出了重大貢獻,超過1300次IPO共籌得約3000億美元,而其中前10大發(fā)行股中有7個來自新興市場。金磚四國充分展示了他們在此領域的實力,占全球IPO數量的百分比由2006年的32%上升到2007年的39%。
2007年流入新興市場的私人凈資本也有所增加。中國是2007年吸引私人資本最多的國家,達到了550億美元。歐洲新興市場是最熱門的區(qū)域目標,吸引了2760億美元。流入亞洲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則降了20%。資本流動一定程度上幫助決策者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僅在中國,該儲備積累就達到了大約1萬億美元。2007年中流入拉丁美洲的私人資本增加了一倍以上,達到1060億美元。
由于資本密集型行業(yè)的增長帶動,風投資本家的籌資額和投資額在2007年都達到了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生命科學和清潔技術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轉投固定收益類產品
2007年頭和年末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有助于解釋高凈值財富個人資產的分配戰(zhàn)略?;?006年的樂觀形勢,2007年早期的數據顯示高凈值財富個人在高風險資產上下了重注。然而,下半年金融市場的混亂以及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加劇,高凈值財富個人開始緊縮投資,并轉而投向更安全、穩(wěn)定的資產。
在2007年底之前,高凈值財富個人將資產轉向現金/存款和固定收益證券投資,以減輕在經濟不確定性中的風險暴露。
在過去的一年中,高凈值財富個人也增加了對國內市場產品的配置,顯出在經濟不穩(wěn)定性日漸增強的情況下,更傾向于在相對熟悉的領域投資。
相對于其他區(qū)域,拉丁美洲與北美富裕人士配置于固定收益的比例最高,分別為39%和29.81%。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美元走貶,富裕人士增加對非美元計價之債券和股票的投資,通過鎖定表現強勁的經濟體及其貨幣,借以規(guī)避美國經濟不斷增加的風險。
亞洲和歐洲富裕人士則在現金和存款方面領先,配置的資金份額分別為25%和21%。這與亞洲的個人儲蓄水平向來
高于其他區(qū)域的現象一致。
市場波動無礙HNWIs情趣投資
高凈值和超高凈值富人都會將相當大一部分財富配置在情趣投資上,如:藝術品、豪華汽車、游艇、珍貴紀念品和名酒健康等。而地區(qū)和地區(qū)之間,成熟和新型市場之間,這方面的配置方式都會所不同。盡管金融市場動蕩、冒著成本的風險,富裕人士投資興趣不減。
去年,來自新興市場的富裕人士對于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雖然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深受金融市場混亂所累,但所有奢侈品制造商、高端服務供應商及拍賣行在全球的新興市場都可找到現成的客戶,客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與中東,這些公司的成長因此得以支撐。
“我們過去在尋找新客戶群時,考慮的是對沖基金經理人?!彼魉贡扰馁u公司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的國際主席David Norman表示,“但我們現在瞄向的是石油大亨?!?/p>
2007年,奢侈收藏品占情趣投資的16.2%,藝術品則為15.9%,仍然為全球富裕人士首選的兩大類。珠寶位居第三,比例為13.8%,豪華與體驗之旅為13.5%,名列第四。
(編譯諾亞財富產品研究部朱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