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許勇先生已有十余年了,時間匆匆而過,不變的依然是他那永遠充滿精力的氣概,依然是他作畫時的激揚神采,依然是不修邊幅的長發(fā)飄飄和昂首闊步的身姿。
他是個大俗的人。和他交往你會有輕輕松松的愉悅感、他習慣于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工作、他作畫時你也完全可以和他高談闊論。他的畫室再簡單不過:幾只簡單的方凳,一臺舊式電視機,墻上掛著家人的照片,特別顯眼的是在掛著個破舊菜筐位置的那幅黑白照片——一個滿目滄桑、衣衫破舊的老嫗的照片。當有人問起時,他會神情凝重地說:“這是我的母親?!?/p>
他的生活節(jié)奏也是簡單和少變。他繪畫的豐收,得益于他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他好像永遠有使不完的力氣,他從不空想,很少傲慢,但卻不無自信;他沒有乖巧,卻腳踏實地,一絲不茍,他常說:我只相信熱情和勞動。如果說“才華”和“天賦”是一切搞藝術(shù)的人所不可缺少的……那么我對熱情、真誠、勇氣和勞動的信仰,也許正是我的天賦。
他的畫親切感人,他追求的意境是讓人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情感涌動,一如他的儀表——樸素動人。他一向喜歡用盡可能簡單和盡可能直接的形式去表現(xiàn)自我和提示主題。他喜歡的一句名言是:“對于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我們從來都是平等的,我所看到的,你們也看到了,我所體驗過的,你們也體驗過?!?/p>
他情感豐富、愛憎分明、他常說:“有多少同情心,就有多少天才。”他最同情的是人們的受難,他最憎恨的是恃強凌弱。
最后,引用許勇先生自述中的一段話結(jié)束此文:“我是為善而生的,因此我將一生疾惡如仇;我是為創(chuàng)造美而生的,為此我將奮斗終生?!?/p>
許勇,1933年生于山東省青島市,1956年畢業(yè)于東北美專并留校任教,現(xiàn)為魯迅美術(shù)學院教授、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貢獻津貼。主要繪畫作品有:《鄭成功收復(fù)臺灣》、《戚繼光平倭圖》、《送公糧》、《春天的道路》、《奶》、《嘎達梅林》(合作連環(huán)畫)、《駿馬悲歌》、《草原十駿》、《辛丑義和團民祭》、《二小放牛郎》、《十送紅軍》、《義和團血戰(zhàn)廊坊》等。主要著作有:《馬和藝術(shù)》、《動物速寫集》、《女性人體美與造型藝術(shù)》、《畫馬集》、《許勇畫集》、《馬的繪畫技法》、《中國近代現(xiàn)代名家畫集——許勇》等
(責編 藍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