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絮語:
蒙袁先生美意,稱“請董老先生點評”,實感愧疚,而愧疚之余,心中仍滋生喜意。所謂“孔府大修”等錢文,作為編者,確因疏忽,未曾深究。以致作者文中訛誤,未得糾正。此典故確實非常見用語,可是能出現在古錢吉語之中,則不能視為生僻,細心查之典籍,疏漏即可避免。
古錢幣文有順讀(旋讀)者,對讀者,均為常例,逆旋讀者少見,可謂法無定法。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此言甚善。前人有“一字之師”之說,袁先生今日撥冗,使眾多讀者增長錢識,實為“老董泉苑”活躍學術空氣,助一把力也。故愧疚之余,又得喜也。
老董
貴刊2008年7月號刊登了福建蘭金順先生的《“明命通寶”背旋讀“六治允事三修孔府”大錢》一文。筆者認為蘭先生對此錢的錢文讀法、文義及錢幣性質等問題的觀點,都是值得探討的。泉界先賢丁福保先生所著的《歷代古錢圖說》,在安南篇中有關于此錢的一段說明和拓本40 品。文曰:“大南實錄正編,圣祖明命元年二月,初鑄‘明命通寶’六分銅鉛錢,又有大銅錢?!稏|亞錢志》曰:明命十八年,鑄于順化府,以一當百,背鑄經傳之語,名曰美號,有八字者二十三種,四字者十七種”。這段文字和40品拓本是解開“明命通寶”有關問題的一把鑰匙,今分述如下:
第一,關于背文的讀法。蘭文稱“錢背八字則旋讀”。筆者反復辨讀了《圖說》中是錢40 品拓本,確認是錢八字文者應作反旋讀(逆時針方向),四字文者應作對讀,為了充分說明問題,防止片面性,現把經辨讀后的40品背文全部輯錄下來,供先生檢視。八字文者按書中順序為:如山如川如岡如阜、金玉其相追琢其章、王道蕩蕩圣謨洋洋、華封三祝天命九官、至朋無黨無偏至公、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得祿得福得壽得位、六府孔修三事允治、萬歲萬歲萬萬歲歲、河流順軔五谷豐登、富國強兵內安外靜、萬壽攸□萬福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天不愛道地不愛寶、自天治之吉無不利、五辰順撫□績□□、澤□當□恩至萬世、四海洪之萬世傳之。四字文者為:川至山增、利用厚生、君父子臣、賢樂利親、親老幼長、穆濟蹌皇、福履□將、元亨利貞、帝德廣運、劍福錫民、中和位育、剛健中正、萬世永賴、解福阜財、四方為則、家□□足、天下大同、悠名無疆、萬物資生、裕國利民、壽考萬年。個別字因拓本模糊未能辨出,個別字可能辨識有誤。通觀上列背文,除個別錢文作旋讀尚可通外,絕大多數作旋讀是讀不通的,而成為一堆雜亂無章、毫無意義的文字。若把“六府孔修三事允治”旋讀為“六治允事三修孔府”,“六治允事”四字的意義就無法解讀,“三修孔府”的意義也是難以理解的。孔府,舊稱衍圣公府,是位于山東曲阜為孔子嫡系長子長孫的官署和私邸。與孔廟、孔林俗稱“曲阜三孔”。安南也有孔府嗎?另外,蘭文中提到的四字文“山川至增”,也是不妥的,應讀為“川至山增”。我想只要蘭先生去讀一遍《圖說》中“明命通寶”的全部拓本后,就會明白此錢背文的讀法了。
第二,關于背文的意義?!懊髅▽殹北澄氖俏覈糯浀渲髦杏涊d的傳統(tǒng)優(yōu)美語句,故稱“經傳之語,名曰美號”,在我國稱為吉祥語,它所涉及的范圍包括治國之策、倫理道德等多方面,只要肯花功夫,都可以從我國辭籍中找到根據的,它是越南彰顯和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典例。
關于“六府孔修三事允治”的意義,《辭?!房s印本:“六府:古以水、火、金、木、土、谷為六府?!稌ご笥碇儭罚核?、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六府三事允治。正德、利用、厚生為三事”。《故訓匯纂》:(1)“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稌び碡暋罚骸仔蕖?,孔穎達疏引”;(2)“六府,即水、火、金、木、土、谷也,六者財用之所自出,故曰府”。綜上所述,譯為現代語言,“六府孔修”意為水、火、金、木、土、谷六種物質財富應用之所,應很好修理整治(“孔”通“很”、“甚”)。正德為正身之德,利用為利于民用,厚生為厚于民生?!霸?,公允得當?!叭略手巍币鉃檫@三件事情要公允得當地處理?!傲隆睔v來為當朝治國養(yǎng)民的九件大事。
第三,關于錢幣的性質?!秷D說》云:“鑄于順化府,以一當百”。這就明確告訴我們,此錢可當百文錢流通。也就是說它既是一種傳播中華文化的美號錢(我國稱吉祥錢、民俗錢、花錢等),又是行用品,兩者兼?zhèn)洹6畔壬允瞧窇獮榘材贤醭诘谌涡蘅樋赘畷r所鑄造的一種屬紀念性質的宮廷賞賜錢與《圖說》不符。
行文至此,本來可以結束了,但我又想起貴刊在2008年2月號,刊登了杜德隆先生所作的《孔府大修》一文,我覺得蘭、杜兩文是有關聯的,在此談點對杜文的看法:
“孔府大修”是按照右、下、上、左的順序去讀的。這種讀法是難覓先例的,所以也是令人難以接受的。這是由于“六”字寫得有點像“大”字,于是就按“大”字的思路去解讀了。我以為此文應對讀為“六府孔修”,“六府孔修”是經傳之語,類似成語,光緒開爐吉語錢第六品的面文就是“六府孔修”,其意義已如前述。而且此字更像是隸書“六”字。另外,光緒開爐吉語錢的面文,并非是它專用的。該套錢的第五品“五谷豐登”在其他花錢中也可看到。越南“明命通寶”早在明命十八年,即公元1838 年,相應于道光十八年,就已經使用“六府孔修三事允治”的經傳之語了,要比光緒開爐吉語錢早了四五十年。我以為杜先生所持之錢,面文應為“天下太平”、背文為“六府孔修”,屬于“天下太平”錢類,但確是比較少見的。
以上淺見,與蘭、杜兩先生商榷,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并請董老先生評點。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