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672-5913(2008)19-0152-02
摘 要:目前高校計算機教材低水平重復或同質化的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影響了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提高高校計算機教材質量,內容質量是基礎。作者和編輯應該相互配合,從教材的選題、大綱編寫、書稿審定、編輯加工到出版,緊緊圍繞內容建設開展工作。
關鍵詞:計算機教材;內容質量;作者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1 教材質量的構成元素
什么是教材質量?它由哪些元素構成?我們可以先從圖書“質量”說起?!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質量”的定義是:產品、工作等的優(yōu)劣程度;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第三條中對圖書質量的管理范圍作了規(guī)定,包括選題、內容、編輯加工、校對、裝幀設計、印刷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圖書的質量概括地說包括內容質量、編校質量和裝幀質量三個方面。
一本合格的圖書在內容質量、編校質量和裝幀質量這三個方面都是合格的,三者缺一不可。但從這三者的關系來看,內容質量是核心,是根本,其他兩個方面都是圍繞內容質量開展并為其服務的。圖書的內容質量主要表現(xiàn)為圖書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原創(chuàng)性、學術規(guī)范性等,其最低要求是對社會和讀者無害。若一本書內容平庸、陳舊,沒有多少實用價值,即使它的編校和裝幀質量很好,也是一本不合格的書。那些經典名著之所以能夠經久流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內容質量高,且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出版社進行的編校、裝幀等工作是以內容作為對象的,目的是使在內容表達上更加準確、規(guī)范和完善,其呈現(xiàn)形式更容易被讀者所接受。目前存在著一些片面的認識和做法,這就是只重視圖書的編校質量和裝幀質量,而不重視圖書的內容質量;有的甚至只重視圖書的裝幀,忽視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這樣的圖書可謂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顯然這種認識和做法將嚴重影響到圖書的質量,也很難出版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圖書。
高校計算機教材作為圖書的一類,對其質量的要求既有一般圖書的共性,這就是以內容質量為基礎,與編校質量、裝幀質量一起構成圖書質量;同時又有別于普通圖書的屬性,即它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比一般圖書更高。因而,提高教材本身的內容質量是提高教材質量的基礎和關鍵。
2 高校計算機教材的質量問題
通過1999年以來的連續(xù)擴招,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的數(shù)量和招生規(guī)模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和提高,我國高等教育已完成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型。而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fā)展,無論是招生規(guī)模還是在校學生數(shù)量,計算機專業(yè)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專業(yè)。
隨著計算機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各類高校對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以及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了拓寬專業(yè)口徑、優(yōu)化培養(yǎng)過程等方面的改革,與之對應的是大量計算機教材需要改革或改編。除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材出版社外,很多科技類出版社和大學出版社也紛紛挺進計算機教材出版領域,高校計算機教材出版在激烈競爭中得到長足發(fā)展,市場上涌現(xiàn)出一大批經過教學檢驗的優(yōu)秀教材,這些教材在滿足需要的同時,也為出版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高校計算機教材的低水平重復或同質化等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實際上這些問題主要是內容質量問題,概括起來說,高校計算機教材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低水平重復。無論是專業(yè)課程教材還是基礎課程教材,特別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公共課程教材,一門課程往往有多達幾十種甚至超過百種可供選擇的教材。例如,像“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甚至超過千種。雖然其中不乏有些優(yōu)秀教材,但大部分教材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簡單地說就是同類教材低水平重復。
二是內容陳舊。很多計算機教材內容陳舊,跟不上計算機科學、技術和應用發(fā)展的步伐。例如,在目前出版的各類計算機網(wǎng)絡課程教材中,有些教材甚至對正在試驗的下一代網(wǎng)絡核心技術IPv6不作介紹,對迅速發(fā)展起來并得到廣泛應用的無線網(wǎng)絡技術也不提及。
三是內容粗糙。有些教材內容粗糙,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講解不到位;有的教材東拼西湊,很難反映計算機課程的知識體系與課程體系,內容上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有些教材不恰當?shù)匾谩⑸踔脸u其他作者的教材內容,使得全書的內容風格很不一致;有些教材的習題甚至和章節(jié)內容不一致。
四是語言文字水平低。有的教材語言水平較低,雖然沒有什么錯別字和語法錯誤,但句子很拗口,晦澀難懂。例如,有些作者在編寫教材時,需要翻譯引用國外文獻,但在沒有完全消化理解原文獻的基礎上直譯引用,致使基本語句不通,從而導致內容難以理解。
3 以內容為核心提高高校計算機教材質量
教材直接反映課程教學內容,它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為此,教育部、財政部正式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把課程和教材建設作為重點建設的六大項目之一。而教材建設的重點是教材內容以及相關輔助教學資源,顯然提高高校教材質量,內容質量是關鍵。
從計算機教材的編寫到出版的整個過程來看,教材的質量主要是由作者和編輯共同來把握的。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教材是作者智力創(chuàng)作的成果,作者根據(jù)課程教學要求和課程大綱,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與科研成果以書稿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書稿所反映的內容是圖書質量的基礎。編輯則通過自己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從選題策劃、組織書稿、編輯加工等方面對書稿的成書過程進行管理和處理,其目的是使作者的創(chuàng)作成果盡可能準確、完美地向讀者呈現(xiàn),從而滿足高校對教材的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作者和編輯不是各自孤立的工作,會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共同成就一本教材走向市場。但從根本上來說,編輯的工作不能取代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書稿好比是編輯的加工材料,可以使材料加工出來的產品更完美,但無法改變材料本身的屬性,也就是說編輯可以影響作者的創(chuàng)作,但不能通過自己的工作改變書稿的內容屬性??梢钥闯?,在出版的工作流程中,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保證教材質量的源頭。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高校計算機教材質量,作者與編輯應共同圍繞書稿內容從源頭上提高書稿質量,具體應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材選題的市場調研。編寫教材的最主要目的是滿足教學需要。因此,編輯與作者需要共同對計算機教材選題做市場調研,調研高校對計算機教材的教學需要。一方面要廣泛地了解各高等學校計算機相關課程設置、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等;另一方面要了解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和計算機課程的發(fā)展趨勢,了解高校對計算機教學的需求和教材需求。只有充分的市場調研,才可能保證教材能夠滿足教學需求。
二、教材編寫大綱的制定。教材編寫大綱,即教材編寫目錄,對保證教材編寫質量非常重要,它是教材編寫的依據(jù)。在制定教材編寫大綱之前,作者需要參考相關的計算機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方面的報告或研究成果,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經驗和課程改革成果,對教材所對應的課程內容進行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礎上,編寫教材大綱。在教材編寫大綱最后定稿之前,編輯應找相關專家、教授對編寫大綱進行審定,當然作者也可以同時找相關的專家、教授對編寫大綱進行審讀。作者應充分考慮審定人和審讀人的意見,對編寫大綱進行修改,目的是使編寫大綱在課程內容上能夠真正地反映教學需要。
三、作者對寫作規(guī)范的了解。在教材寫作之前,作者應主動了解有關的計算機教材出版規(guī)范和要求,例如教材的內容結構、符號與圖形規(guī)范、體例、出版要求和出版流程。樹立出版規(guī)范與內容優(yōu)先,兼顧層次結構和體例等的觀念,同時語言表達要簡練和流暢。另外,作者應有強烈的版權意識,其中包括不要侵犯他人版權、適當?shù)匾盟说挠^點和敘述時要說明出處等。
四、書稿寫作過程中作者與編輯的交流。為了保證書稿的內容質量,在作者寫作期間,編輯應定期與作者交流溝通,向作者索取樣章。這樣,一方面可掌握書稿的進度,另一方面可以及時地了解書稿的內容質量。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反饋給作者,與作者商量盡早把問題消滅在定稿之前。對于由多人合編的教材,編輯應與主編保持聯(lián)系,促使主編履行主編責任,從總體上把握書稿的編寫質量。
五、書稿的內容審定。在作者書稿完成之后,不要急于進入編輯加工的流程,編輯應請相關專業(yè)領域的專家、教授對書稿內容審定,同時作者也可以找同行對書稿進行審讀。教授或專家對書稿內容的審定與審讀不同于編輯對書稿的初審,審定或審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教材所反映的知識體系、課程體系、技術內容、教學方法等,簡單地說是審定書稿能否滿足教學需要。作者應根據(jù)審定或審讀意見并對書稿進行修改,之后書稿才可以進行編輯加工。
以上幾個方面工作的目的是提高高校計算機教材質量,使出版的教材在滿足教學需要的同時促進教學發(fā)展,而工作重點是圍繞在教材本身內容質量上開展的。當然,從教材的選題到出版的整個過程中,還需要作者與編輯的相互配合??傊?,質量是教材的生命,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出版社的生命線。要出版高質量的計算機教材,應從選題和編寫大綱開始,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做工作,從源頭來提高圖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濟. 實施“質量工程”貫徹“2號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R]. 教育部通報,第3期,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