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作者從事工商新聞采寫中的一些案例為切入點,結合自己采訪時積累的經(jīng)驗,重點介紹了在“實戰(zhàn)”環(huán)境下一些新聞采寫技巧和心得體會。
【關鍵詞】“聊”新聞 “挖“新聞 “扒”新聞
所謂工商新聞,是指對新近發(fā)生在工商領域,或與工商領域相關聯(lián)的人物、事件、問題、變化、政策等諸多信息的廣泛傳播。由于工商部門的一大重要職能是對流通領域進行監(jiān)管,它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因此工商新聞素材很豐富,也很貼近民生,報道的內(nèi)容通常可讀性很強。然而,從工商部門挖掘出“猛料”并非易事,許多新聞線索往往埋沒在文件及會議材料里。如何從工商部門里“撬”出新聞來,就需要費一番心思。本人從事工商新聞采寫工作一年有余,深切感受到新聞報道的實質(zhì)在于對細節(jié)的“挖掘”。只有在平時“逛”口子時處處留心、嘴勤腿勤,才能采寫出有價值的新聞作品。
一、從談話中“聊”出新聞
采寫回顧:2005年,我省風景名勝天柱山旅游服務類商標遭搶注,本報當年針對這一重大新聞事件連續(xù)進行了5篇報道,并在此后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引起強烈反響。2007年3月,本人接跑工商口子之后,就繼續(xù)關注著天柱山旅游商標遭搶的最新進展。由于省工商局商標局對外宣傳十分謹慎,從正規(guī)渠道很難獲取信息。要“撬”開他們的嘴巴,就先要和他們熟悉起來。我一方面是與負責宣傳的同志多聊一些工作之外的事,同時也為他們做了一些宣傳報道工作。商標局的同志終于認可了我。2007年7月的一天,在與對方聊天當中得知,被搶注的“天柱山”旅游商標有望被撤銷。我立刻與商標事務所取得聯(lián)系,詳細了解到了國家商評委出臺新的審查意見,天柱山旅游商標根據(jù)上述意見有望被撤銷的具體情況。7月10日,有關于天柱山旅游商標一事見報,熱門新聞有了“下文”。而為了這一天,我整整付出了四個月的努力。
個人感受:跑口子的記者最怕認“生”,如果自己不主動與口子里的頭頭腦腦主動聯(lián)系,往往一些重大的新聞線索就會丟失掉。因此,要做個合格的記者,首先要會跑,要主動“貼”上去與人對話交流。而且對話這種方式,雙方最容易接受,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就是在聊天中“談”出來的。
二、從材料里“挖”出新聞
采寫回顧:2007年8月的一天,筆者在與商標局有關負責人聊天時,無意從桌上一本《商標內(nèi)參》上看到如下一行字:省工商局有關領導與合肥華泰集團品牌推廣部經(jīng)理李會芬進京咨詢“洽洽”商標在德被搶注一事。眾所周知,“洽洽”瓜子是中國馳名商標,又是合肥本地的知名品牌,“金字招牌”在德國被人惡意搶注,如此重要的新聞線索就“埋藏”在寥寥幾行字中,如果不“挖”出來太可惜了。于是,筆者打了個“迂回”戰(zhàn)術,慢慢提及有關本地品牌的事。費了一番“唇舌”之后,該位負責人的話匣子終于打開了,他先將“洽洽”商標被搶的大概經(jīng)過說了一遍,然后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拿到了華泰集團李會芬經(jīng)理的聯(lián)系方式。我順著這一條線索進一步了解情況,并以《德國人搶了合肥“洽洽”》為題寫了一篇700余字的消息,成為了獨家新聞,各方反響都不錯。
個人感受:以上是本人在商標局跑出來的兩條獨家新聞。單位里許多看似枯燥無味的內(nèi)參、會議材料其實大有文章可作,只要平時處處留心就能夠找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
三、從網(wǎng)上“扒”出新聞
采寫回顧:2007年12月,法國依云水、美國品客薯片等國外品牌因為食品衛(wèi)生問題接連上了國家質(zhì)監(jiān)總局的黑榜。一時間,有關國外食品安全的報道在網(wǎng)上被炒得沸沸揚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出現(xiàn)上述食品下架的事例。通過在網(wǎng)上瀏覽各種信息,我了解到有關此次國外食品頻頻下架事件的前前后后,尤其是看到離本地不遠的一些城市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情況。那省城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呢?我決定做一條落地新聞。要落地,首先要先“暗訪”一下。我在各大超市里轉了兩天,買東西的時候主動與售貨員聊天,問一些關于進口食品的問題,超市內(nèi)的顧客也耳聞了一些關于進口食品的問題,因此也就這一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感受。有了消費者的意見,又有了超市內(nèi)銷售的進口食品的一些情況,主要的新聞素材基本齊備了。隨后,我又走訪了工商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向他們反映了最近進口食品出現(xiàn)的問題。工商部門上網(wǎng)知曉此事后非常重視,專門安排了人員對全市的大超市進行檢查。檢查之后,超市進口食品的銷售情況就一清二楚。隨后,我及時寫了一篇《合肥市場不見問題礦泉水、薯片》稿件。
個人感受:網(wǎng)上的信息十分豐富,而且信息的時效性很強,傳播速度快。跑口子的記者采訪時與對方一般是點對點的交流,關于口子里其他方面的情況就要借助網(wǎng)絡,而且一些重大題材的新聞線索往往在網(wǎng)上可以第一時間見到。因此,聰明的記者就要學會借助網(wǎng)絡、通過網(wǎng)絡這一途徑了解有價值的新聞線索?!?/p>
(作者單位:安徽商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