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版面是報紙各種內容編排布局的整體表現(xiàn)形式,是影響報紙視覺效果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張報紙是否可讀、是否易讀,能否在報攤上吸引“眼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然而眼下某些報紙的版面形式多且雜,版面色彩重而亂,在色彩使用上不加節(jié)制,這些看似“搶眼”的做法實際上影響了版面秩序,違背了人的正常視覺心理,增加了讀者的不和諧感。
報紙版面的設置與優(yōu)化必須遵循視覺美學自身的規(guī)律,不能想當然。針對目前比較流行的版式,在設計的過程中如果能把握好以下幾組概念,會有助于克服視覺元素的濫用現(xiàn)象。
一、視覺整體與視覺中心
讀者閱讀報紙時,首先會在視覺上對版面有一個整體感受。整體優(yōu)化就是要求整張報紙的風格要有統(tǒng)一的設計,各版編輯在突出個性的同時,也要保持風格一致,達到多樣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對于某一個具體版面而言,根據(jù)總體設計的原則,內容主次的把握、黑白灰的安排、點線面的處理和版面布局的分寸都應統(tǒng)籌規(guī)劃,使局部服從整體;版面各視覺要素間要能夠形成恰當而優(yōu)美的聯(lián)系,而不是孤立存在。
但是,追求規(guī)整和統(tǒng)一并不是要放棄對版面視覺中心的強化處理。視覺中心即具有突出特征、能夠左右讀者對報紙版面認識的核心元素。早期報紙的版面,標題無長短,字號無大小,字體無區(qū)別,欄寬無差異,組合無主次,屬于各個部分的特征輕而易舉地在整體中消失了。這樣做既不能吸引讀者注意,又難以體現(xiàn)編輯意圖。沒有了視覺中心,又何談整體優(yōu)化呢?按照報紙版面的優(yōu)化規(guī)律,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其特征就越容易參與到整體中去。換句話說,視覺中心越明顯,越有利于實現(xiàn)整體效果,對視覺中心的優(yōu)化其實就是要協(xié)調版面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像《安徽商報橙周刊》一直堅持整體版面風格的規(guī)整與統(tǒng)一,單個版面可以有個性化的設計與排版,但整體上,報眉設計統(tǒng)一,版面文章大標題字號與字體統(tǒng)一,各個版面突出主打稿件,強化主要配圖效果,這樣做使得橙周刊的視覺中心非常明顯,也容易強化讀者對它的印象,增強讀者的忠誠度。
當今不少報紙的新聞版,有時只重點處理一篇有重大新聞價值的稿件,將其配以大幅照片,加框,其余小稿單獨組欄,占用較小版面,這種主次分明的版面具有明確的中心指向性,適合現(xiàn)代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除依仗新聞自身“搶眼”外,版面設計者還往往采取改變字體,加大字號,豎排版,配圖片,組合報道,添加線條、底紋、底色,選取不規(guī)則板塊外形、留白等手法,讓讀者被版面上的某一點所吸引。其實,不僅僅是新聞類報紙采取這類做法,不少生活類、時尚類的報刊雜志,均追求版面的組合效果,顯得精致、洋氣。比如《上海壹周》、《外灘畫報》采取分疊外包的方法,各分疊有自己的主體內容,在欄目設置、鏈接內容等方面運用線條、色塊等予以強化視覺效果,追求“搶眼”。
不過,視覺中心并不一定固定在報紙的頭條或報眼處。如果沒有其它因素影響,人的視覺中心常常位于版面自下而上5/8的區(qū)域,而報攤上報紙的折疊擺放往往使報紙的視覺中心被迫集中在左上角,這也是版面編輯需要考慮到的問題?!赌戏饺宋镏芸窂膭?chuàng)刊至今,封面一直保持著固有的風格:以紅色的粗線條為框,將讀者的視覺牢牢吸引在每期的主打封面人物與內容上,使人一目了然。
二、對稱版式與平衡版式
版面的對稱與平衡是版面設計時常常遇到的問題。對稱指以中軸線為中心分成相等兩部分的對應關系,而平衡的結構則是一種自由生動的結構。在版面上,對稱與平衡產生的視覺效果不相同:對稱形式給人以穩(wěn)定、統(tǒng)一、端莊的感覺,產生秩序;而平衡是指版面的上與下、左與右取得面積、色彩、重量等量上的大體均衡,這種版式生動活潑,穩(wěn)重大方。對于一位出色的版面編輯來說,應善于把對稱和平衡兩種形式有機結合,靈活運用,比如在整體上使用平衡版式,但在局部運用對稱的標題。
在實踐中,大多數(shù)編輯在設計版面時考慮的是如何盡可能求得版面的平衡。在設計中如果過分強調對稱均等就容易顯得呆板,設計者應巧妙運用版式平衡的規(guī)律,充分調動版面張力,平中求險,比如在重心即將失衡的臨界點上追求均衡和平衡。因為在視覺活動中,通過加強不平衡性,巧妙構建“險形”,能擺脫整體過于統(tǒng)一帶來的僵化,給人以新奇之美、生動活潑之感。
對于一位熟練的版面編輯來說,圖與底、群組與間距、主次與聚散、四角與對角線、空白與版面率等關系都與版面的均衡密切相關。在處理這些關系時,巧用比例是實現(xiàn)平衡優(yōu)化的重要經(jīng)驗。著名畫家達·芬奇說過,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神圣的比例關系上。我們經(jīng)常采用的“三三黃金律”(兩條垂直線和兩條水平線交匯的四點,是視覺中心)、“四分法”(版面作縱三橫四分割,幾個相鄰矩形組合一起,形成美麗的勻稱和平衡)、“黃金分割”理論(長寬之比為1∶0.618),以此設定字號的大小、線條的粗細、圍框的大小、點線面組合的比例)等都是實現(xiàn)版面視覺均衡的好辦法?!栋不丈虉蟪戎芸访科谟兄鞔虻牟邉澑寮?,一般有四個版面的文字稿與圖片內容,這需要采編人們在版面安排上有所區(qū)分與取舍,同時講究版面內容的銜接性,照顧到讀者的閱讀興趣與快感,既講究版式的平衡效果,又可以打破版面的平衡感,出其不意,險中取勝,以二分之一版的圖片或者是整版的照片,突破傳統(tǒng)版式風格,形成視覺沖擊。
三、形的組合與色的組合
按照版面設計的組合規(guī)律,如果兩個視覺元素相似,或在空間中彼此接近,就容易被看作是同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對版面視覺元素進行組合的目的在于,為讀者預先設置最佳的閱讀板塊和路徑,盡量減輕讀者閱讀時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從而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設計者常使用的方法是“模塊式排版,相似性組合”,也就是將意義相近或相反的稿件框起來,獨立成塊,不與其它稿件交叉。這樣,讀者讀完一欄自然轉到下一欄,無需像不規(guī)則的穿插式那樣,在讀完一欄文字后還要搜尋下一欄,難以鎖定視線,而且模塊式編排能夠產生一種簡潔而規(guī)整的美感,以及獨立于文字表達之外的隱含信息。
除了形的組合之外,色的組合同樣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利用類似的組合規(guī)律,我們可以運用色彩做內容聯(lián)系的手段,比如當文章、照片、圖表等元素形成組合報道時,在其后用帶色底紋形成一種背景色,表示這些元素是有關聯(lián)的一組。有時版面上出現(xiàn)幾個同樣的色彩元素,也往往表示它們有關。
彩色的運用不能毫無章法。如果一幅構圖的所有色彩要成為相互關聯(lián)的,它們就必須在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中組合起來。但是,我們也必須反對那種僵化的色彩和諧,因為版面上不能缺少重心和主色調,否則極易造成讀者的視覺疲勞。主色調是報紙的信息代碼,體現(xiàn)了一張報紙的形象理念。
在色彩構圖時,設計者還應該注意讓所有臨近的顏色相互配合,避免干擾,因為運用色彩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通過色相對比來區(qū)分版面的層次,增加版面的活力,從而突出重點,豐富視覺表現(xiàn)力。也就是說,報紙版面的色彩組合應該有取舍,有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
報紙承載和傳播信息的功能從根本上決定了報紙版面設置與優(yōu)化的方向,同時,版面的視覺沖擊力必須與新聞本身的沖擊力相得益彰,利用版面進行惡性炒作和渲染,只能導致“泡沫版面”,對讀者和報紙都毫無益處。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讀者最后還是認內容,報紙的內在品質和特色更為重要。■
(作者單位:安徽商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