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氣息從四面八方穿梭著,五月來到了。再有一個月時間,高三的朋友們將要參加高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重要的角逐場。對學子們來說,高考是嚴肅而重大的話題,每個人都曉得高考對他們的人生意味著什么,而高考填報志愿是怎么回事,沒有經歷過的人難解其中百般滋味。本期“特別推薦”欄目特意邀請了幾位曾經的親歷者,憶昔撫今,現身說法,分別講述他們的一段人生經歷,向讀者呈獻一組過來人的心路歷程與經驗教訓,希望即將高考和未來高考的讀者們可從中得到某些有價值的東西來。
戴羅丹曾經的理想是報考復旦大學新聞系,然而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卻沒有帶她走進理想的學校與專業(yè),而是進了另一所著名高校廈門大學,陰差陽錯讀起了統(tǒng)計學專業(yè)。雖然追求與期待的愿望落了空,但她在新的學校與新的專業(yè)里找到了新的樂趣與榮耀,《且行且珍惜》是她人生行程里的現時心境,如此安樂知足而不乏上進的她,后面的人生怎會不精彩?然而《錯報的高考志愿》留給我們的則更多是一些教訓和反思。多少像當年的王立言那樣的農村考生把高考當作了改變命運,重塑自我,榮耀門庭,實現報負的直接并且唯一的橋梁?對填報志愿沒有任何經驗的他,選擇了心目中神圣的首都北京為求學之地。但那所讓他無比向往和尊崇的學校后來竟成為他回首往事時的一段心酸記憶?!缎疫\,還是不幸,這是個問題》,套用了著名的莎士比亞的句式做文章標題,可見這個問題真的不簡單。保送生是多少高三學生可望難及夢寐難求的機遇,能成為保送生的只有少數幸運兒,可是武漢大學畢業(yè)的保送生孫嶼談及自己的“幸運”時卻一腔苦澀。躲過填報高考志愿一“劫”的她最終還是勇敢地直面了人生的選擇,走出了那段人生的困境。相比之下,孟祥夫的高考志愿選擇就平淡了許多,他選擇了志趣投合的專業(yè),上了一所比較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校,安心地學習,平靜地生活。
我們做這期話題的初衷是為了給中學生讀者開啟一扇了解高考志愿填報實情的窗口,高考是人生中極瞬間的一幕獨角戲,作為主角的你,把握好自己的內心,扮演好生命中最佳的自己,無論懷抱怎樣的志愿,高考最終都會在你此后的生命歷程里積淀成一筆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