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和寫作一樣屬于書面能力。閱讀要求的是理解和領(lǐng)悟能力,寫作要求的是運用和表達能力。讀書是寫作的基礎(chǔ),讀得越多,學生才有足夠的語言積累。閱讀的過程事實上是學生模仿寫作的行為,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累詞匯,儲存句法、語篇知識,學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寫作技巧,獲取寫作的經(jīng)驗和素材,學會用英語行文、表達思想的能力。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可以不斷擴大詞匯量、積累素材和增強語感,并逐步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更是寫作的基礎(chǔ)。讀和寫的關(guān)系相當密切,互為促進。但在教學中卻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審題能力差,偏離主題現(xiàn)象嚴重;文章詞語貧乏,語言素材不豐富,句子意識差;表達不得體,結(jié)構(gòu)單一,缺少連貫性,篇章意識差等等,很顯然學生的寫作能力還相對滯后。英語寫作已成了英語教學的老大難問題,也成了英語教學的瓶頸。
二、問題的分析
針對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學生的閱讀量小和閱讀面窄,造成詞匯量小,寫作語言素材貧乏,從而導致學生對寫作文覺得無話可說,甚至無法用英語把想法表達出來。
2.學生的語法基礎(chǔ)較弱,對句子結(jié)構(gòu)的組織能力不夠,盡管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但往往寫出文字就會語法混亂,經(jīng)常使用中文翻譯的形式來組織句子,導致每個句子都存在著句法結(jié)構(gòu)、固定短語用法以及時態(tài)不恰當?shù)儒e誤。
3.學生對閱讀策略及其寫作策略掌握的不夠好,對于閱讀文章中的篇章結(jié)構(gòu)、語段設(shè)置等缺乏應變的能力,致使寫出的文章出現(xiàn)篇章意識差,行文紊亂,整篇文章不知所云等現(xiàn)象。
4.英語新教材內(nèi)容多,詞匯量大,而一般學校又不可能開設(shè)專門的寫作課,我們教師往往為了趕教學進度,根本沒有時間去對寫作進行專門的練習。教師即使每周布置了幾篇,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使每篇文章都能認真點評或修改。因此,學生的寫作訓練少也是導致寫作能力薄弱的原因。
為了解決初中英語寫作這一難題,達到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寫作目標,英語教師從初一開始就要充分重視寫作教學,使寫作訓練貫穿整個初中英語教學的始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精心設(shè)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一切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結(jié)合教材與時代相結(jié)合的原則,融課堂教學于現(xiàn)實生活,多利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材料,挑選學生熟悉的話題進行寫作。在教學中加強口頭表達能力和語感培養(yǎng)的同時,更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及其寫作策略,在閱讀中擴大學生的語言詞匯、強化語言結(jié)構(gòu)、介紹文化背景知識、訓練篇章理解能力,通過以閱讀帶動寫作,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三、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案例
主題內(nèi)容: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3 Reading: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設(shè)計意圖:旨在讓學生運用“討論式”的英語教學模式和采用“任務型”英語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突出閱讀和寫作技能訓練、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閱讀和寫作的實踐,從而使學生領(lǐng)會語言信息的輸入與輸出、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以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練習英語寫作。
教學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及其寫作策略。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以及鑒賞能力。
3.檢驗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效果。
課時安排:1課時。
實施過程:
Step 1:Lead-in Before You Read
利用多媒體展示拉薩發(fā)生打、砸、搶騷亂事件、紐約世貿(mào)大樓被毀圖片以及歷史上發(fā)生的美國林肯總統(tǒng)及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等一系列圖片,激起學生對恐怖主義者破壞和平的丑惡行徑的無比憎恨, 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然后再用多媒體展示我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比如: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神州五號、六號上天等,通過引導和提問,使學生對國家取得的重大成就產(chǎn)生無比的自豪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加強烈。然后提問“當這件事發(fā)生的時候你正在干什么?”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該句型的用法,同時教授了本課閱讀文章中要出現(xiàn)的一些生詞,為下面的閱讀埋下伏筆,完成了對學生的第一次語言輸入。
Step 2:Reading Comprehension
這是一個學生對語言知識、語言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在學生接受語言輸入的基礎(chǔ)上,圍繞話題和文章,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訓練。包括討論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歸納中心思想,開展語言交際活動,逐步落實學生的各項預習目標和要求。指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討論、查閱、歸納、總結(jié)等口頭交際活動。
1.Let students go over the strategy(閱讀策略)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2.Let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underline them.
3.Ask some students to say the main ideas and then expla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is very important. It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e paragraph.
4.Ask questions and let students answer them.
① What is the important event?
② What did it happen?
③ What was Robert Allen doing when he heard the news?
④ Were there any terrible events in modern American history?
⑤ What are the important events in China?
5.Ask three students to match the events with the correct dates.(例略。)
通過前面的伏筆和對生詞的預先處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難度降低。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每個段落的主題句,然后,以提問的形式來檢查閱讀的效果,再通過連線與填表格的形式來鞏固文章中出現(xiàn)的信息,從而實現(xiàn)“以線帶面”的閱讀策略,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也為下面的寫作進行了第二次語言輸入。
Step 3:Pre-writing
Task 1: Choose one topic from the events above and talk about what’s the good thing and what’s the bad thing.
Task 2: Do Group work: What event do you still remember well? Please tell your partners the dates and say why you remember and try to write them down.
Task 3: Discuss: Do you think something good can come out of something terrible?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本人設(shè)計了3個任務:從單個學生到小組互動再到全班討論。先由幾個學生通過對剛才的背景知識以及閱讀課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事件進行回憶和歸納,尋找相關(guān)的信息,說說記憶中的好事和壞事,同時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于出現(xiàn)的差錯給予及時的糾正,并讓學生學會使用閱讀策略中的主題句技巧,注意表達的先后順序,從而達到句子到語篇行文的目的。然后安排小組“說題議題”活動,即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并相互交流信息和比較討論各自的看法,把口頭表達的任務落實到全班,給每人一個鍛煉的機會。在小組討論之后,各組派代表在全班進行討論,通過相互溝通,互相啟發(fā),選擇其中有意義、合乎要求的信息。最后通過討論的形式把本課的主題推向高潮,“壞事能否變成好事”的話題讓學生的情緒再次高漲,所有的學生都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學生中引起共鳴。本人覺得教師在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一些活動的設(shè)計與實施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與積極性,激活學生與寫作任務有關(guān)的知識網(wǎng)絡(luò),為高質(zhì)量完成寫作任務奠定基礎(chǔ)。
Step 4: While-writing
Task: Write about an event that you remember well,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opic of each paragraph.
For example: Liu Xiang won the gold medal at the 2004 Olympics.
Beijing was made host for the 2008 Olympic.
Shenzhou Ⅵ went in to space.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happened on May 12th in Wenchuan, Sichuan Province.
學生經(jīng)過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信息搜集任務后,獲得了較為豐富的寫作材料,所以都覺得有內(nèi)容可寫了。此時教師可巡視全班,要求學生根據(jù)寫作的需要,刪選材料,重組信息,進行第一次語言輸出,形成一篇語義基本連貫、有一定層次感的初稿。初稿寫完后,教師要求學生仔細重讀一次初稿,看主題是否完整、內(nèi)容是否全面、條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邏輯是否連貫、有無語法錯誤或“漢式英語現(xiàn)象”等,此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監(jiān)督、幫助和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充分表達自我。
Step 5: Go for it
Task1: Exchange the students’works to enjoy and edit to get some suggested improvements.
Task 2: Choose the best article and read it out in front of the class.
學生初稿完成以后,盡管也已進行了自查,但往往自己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因此,此時讓學生討論互改作文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而教師在這一階段要起到組織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教師可安排4人為一組,一人任組長(平時就可固定),教師要求學生將經(jīng)過自己初步修改過的初稿交給組長,由組長安排小組成員輪流傳閱,批改組內(nèi)每一位同學的作文,然后匯總組內(nèi)作文中的錯誤并討論解決,再推選本組最佳作文。學生討論互改作文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反饋,常起到教師講解達不到的效果,學生相互傾聽,互相幫助,培養(yǎng)了團結(jié)合作精神。同時也是讓學生跟同學進行有效合作、充分依靠集體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與他人平等地討論問題、分析評論的能力。
接著,教師可選擇幾組學生,由組長把選出的優(yōu)秀作文向全班同學宣讀。在這一階段,教師起到的仍然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全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作文表達的條理性、準確性、流暢性以及對各組同學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相互評價,評出最佳作文和合作最好的組。
最后,教師可及時對學生作文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和一些典型性的錯誤進行點評,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生,同時盡量給學生提供參考范文。這樣就可以使講評具有時效性,學生通過寫作得到啟迪,從而掌握寫作技能,提高寫作能力,真正讓寫作策略落實到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
四、教學案例分析
1.靈活運用教材,掌握體裁、文章結(jié)構(gòu),為寫作儲備豐富的語言知識
初中英語教材的閱讀教材多以記敘文為主,教師可在教學中對文章進行歸納整理,理清文體和文章的基本特征,以便于學生在寫作時套用文章框架,出口成段,落筆成文。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加深對已學單詞的理解和記憶,使這些詞匯在多次的接觸和運用中得到鞏固,并且積累一些英語格言、警句,記住一些習慣用語,固定句型,從而豐富自己的書面語言,為英語寫作構(gòu)建一個更大的英語語料庫。
2.優(yōu)化教材中的語法,活學活用,有效遏制中式英語現(xiàn)象
語法能力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chǔ)。學生只有在掌握一定語法知識的基礎(chǔ)上,才能對長句和難句等復雜句子進行分析,才能寫出多變的文章。教師不能就語法講語法,可通過比較,觀察等方法讓學生自然地去發(fā)現(xiàn)和捕捉句子結(jié)構(gòu)的信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分析材料在體裁、結(jié)構(gòu)、內(nèi)容、語言上的特點,結(jié)合各種課堂活動,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學生通過和英語不斷接觸,自然而然地形成對英語的感性認知,從而養(yǎng)成一定的英語語感。在英語寫作中,就有可能自覺地排除漢語的干擾,有效遏制中式英語現(xiàn)象。
3.采取討論合作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落到實處
合作學習中的信息互動是一種多邊活動,不是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向?qū)W生單向型互動或師生間交流的雙向型互動,而是師生、生生間的多邊互動,通過學生間相互用英語提問、對話、討論等,為每個學生增加了更多接觸目標語的機會,也增加了使用英語的機會。這種互動式教學促使學生自己與他人共同學習,促進學生的認知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充分重視過程與評價,改變在寫作教學中總采取學生單獨寫出作文然后教師批改的英語寫作課教學模式,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浙江省仙居縣安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