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山西飯館,叫“九毛九”,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樣一個怪名字。在飯桌上問服務(wù)員,服務(wù)員笑著遞過一張精美的畫片,上面寫著“九毛九”的來歷——
很久以前,一位山西商人到福建去做茶葉生意,橫渡黃河時,遇見一船夫。
山西商人問道:“過岸多少錢?”
船夫答:“一塊錢?!?/p>
山西商人跟他討價還價:“八毛八行不行?”
船夫答:“不行?!?/p>
山西商人再次商量道:“那九毛八總可以了吧?”
船夫想,早就聽說山西商人精明會算賬,看來一點(diǎn)也不假,今天若不給他便宜點(diǎn)是不行了。只好無奈地答道:“真服了你啦,就少收你一分錢吧,你給我九毛九吧!”
山西商人竟欣然接受了這個價格。船行到對岸,船夫禁不住好奇地問:“為什么別人過河都出一塊錢,而你非要少給一分錢呢?這一分錢對你有什么用?”
山西商人慨然答道:“別小看這一分錢,萬一生意賠了,那就指望這一分錢做本錢起家啦!”
人們把山西商人這種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zhì)、精打細(xì)算的習(xí)慣、嚴(yán)格控制成本的精神調(diào)侃為“九毛九”,作為對整個山西商人的一個泛稱。
說的沒錯,那就是山西商人的自信:只要有一分錢的本錢,就可以東山再起!
小 南 摘自《潮州日報》 編輯/李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