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樣的一類透鏡,中間厚而邊緣薄,我們稱之為凸透鏡.它的最基本的性質(zhì)是: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圖1,其中F為焦點,f為焦距).如果物體在凸透鏡前的不同位置上,物體射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就會有不同的會聚情況,即物體成像的性質(zhì)也就不同.因此,凸透鏡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
(1)聚光鏡
小的時候我們也許都玩過用聚光鏡將太陽光會聚,能把焦點上的火柴點燃的游戲(如圖2).聚光鏡其實就是一塊凸透鏡,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常用它來將太陽光會聚,使焦點上的能量更加集中,溫度更高.用這種方法點燃可燃物,這是古人取火的方法之一.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常用凸透鏡來會聚太陽光發(fā)電,讓清潔的太陽能為人類造福.
(2)遠光燈與探照燈
越野汽車的遠光燈,在晚上射出的光是那樣的明亮、照得是那樣的遠;觀察一下你就會知道,這種燈的前面都裝有一塊凸透鏡,它可以讓從鏡后焦點上射來的光線變成一束平行光(如圖3),這樣燈泡發(fā)出的光更集中了.工程和軍事上用的探照燈也是這樣的道理.
(3)放大鏡
生活中我們常要觀察一些細小的物體,(如圖4)集郵愛好者常要觀察郵票的真假,保存是否完好,這時自然就想到使用放大鏡.放大鏡其實就是一個短焦距的凸透鏡,我們在觀察時,只要將被觀察的物體放在距凸透鏡很近的地方,透過凸透鏡就可以看到物體正立、放大的像.
(4)人眼與照相機
你可曾透過凸透鏡觀看窗外的物體?看了你就會知道外面的物體都變小了,而且都是倒立的.人眼和照相機都是這一道理的應(yīng)用.眼睛中的晶狀體是人體中的一塊“凸透鏡”,當外界射來的光線進入人眼,經(jīng)過晶狀體的折射后,在眼球壁的視網(wǎng)膜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再通過視覺神經(jīng)把信息傳入大腦,產(chǎn)生視覺(如圖5).而照相機其實就是人眼在仿生學(xué)上的應(yīng)用,照相機的鏡頭也是一塊凸透鏡,它的作用就相當于是人眼中的晶狀體,來自物體的光線經(jīng)鏡頭作用后在膠片上成像(如圖6),將外界的信息記錄在膠片上.
(5)老花眼鏡
生活中由于人年齡的增長、用眼不衛(wèi)生和眼疾等因素,常出現(xiàn)人眼將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面的情況(如圖7),這就是常說的遠視眼,人稱“老花眼”,看不清楚物體.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晶狀體的“聚光”能力不夠,這時就需要“增加”一塊凸透鏡來加強晶狀體的聚光功能,使光線更會聚,將所成的像前移到視網(wǎng)膜上,使遠視眼得以矯正(如圖8).
(6)幻燈機、投影儀與電影放映機
幻燈機的鏡頭也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透明的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比鏡頭的焦距稍大,用強光照射幻燈片,就可以把幻燈片上的畫面放映到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倒著插在架子上(如圖9).教學(xué)中常用的投影器(如圖10)的結(jié)構(gòu)與幻燈機相似,主要區(qū)別是投影器用兩塊大的塑料螺紋透鏡做聚光器(螺紋透鏡的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同時用一塊平面鏡把像反射到屏幕上.投影器能放映大畫面的幻燈片,也可以投射直接書寫在透明膠片上的文字,使用方便.電影放映機是幻燈機的進一步完善,它的膠片可連續(xù)移動,并加入了伴音,增強了它的視聽效果.
(7)顯微鏡
放大鏡放大的倍數(shù)一般只有幾倍,最多不過20多倍,要想進一步提高放大倍數(shù),就要用顯微鏡(如圖11).顯微鏡的鏡筒兩端各有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物鏡.物體通過物鏡成放大的實像,再通過目鏡成放大的虛像,經(jīng)過兩次放大,于是提高了放大倍數(shù).所以醫(yī)生常用顯微鏡來觀察病人血液中的成分診斷病情;植物課上用它來探究植物不同部位細胞的特征,了解其相關(guān)的生理機能.
(8)望遠鏡
在看奧運會比賽時,我們要想看到更遠的地方就要使用望遠鏡.普通望遠鏡鏡筒兩端分別裝一塊凸透鏡和凹透鏡,天文望遠鏡的鏡筒兩端則各裝有一塊凸透鏡,物鏡的焦距長,目鏡的焦距短(如圖12),這樣的望遠鏡視野更廣,特別適宜觀察行星和月球.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好多問題都與“凸透鏡”有關(guān),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隨地丟棄裝水的透明圓飲料瓶,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zāi).這是因為裝水飲料瓶相當于凸透鏡,它能使太陽光會聚.草堆上最好不要用塑料薄膜覆蓋,積水后的塑料薄膜相當于凸透鏡,對陽光有會聚作用,容易引燃草料.隔著圓型注水的杯子看字畫(看圓型魚缸中的金魚),字畫被放大,圓型注水杯子相當于凸透鏡,它有放大作用.體溫計的三角形外形設(shè)計,其中有一個凸面相當于凸透鏡,也起到放大的作用,這樣便于我們看清其溫度等等.
可以說“凸透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正是因為它的存在,以及它的獨特作用,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