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佩飾如繁星燦爛絢麗,數(shù)不勝數(shù)。
玉是最主要的佩飾,“古之君子必佩玉”。玉貴為統(tǒng)治者專有,從而可以標志佩戴者的身份?!皽貪櫠鴿伞钡挠癖挥脕硐笳鞔髡叩摹叭省薄S竦摹翱b密似栗”則象征著“智”。佩玉者并非只佩一種玉,所以走起路來,玉石相撞發(fā)出叮咚之聲。玦也是佩玉中的一種,形狀為環(huán)形,斷開有一個缺口,故古人常以玦寓決、斷之義?!妒酚洝防镉涊d,范增多次用眼神提示項羽,后又舉起玉玦,以暗示項羽趕快決斷殺掉劉邦。
佩弦、佩韋也有用意?!俄n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常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常佩弦以自急?!表f是加工后柔軟的獸皮,其性緩;弦在弓上總是繃得緊緊的,其性急。所以佩戴在身,既是裝飾又可起到“座右銘”的作用。
漢代人喜用雙印作佩飾。雙印上刻有文字咒語,據(jù)說把它掛在身上,可以驅(qū)除瘟疫。雙印的質(zhì)料,根據(jù)官員的級別而定:皇帝、諸侯、王公的多用白玉制作,其次分別是犀牛角和象牙?;实鄣挠★椨梦宀式z繩并加紅色的穗子系縛,王公以下用紅色絲繩并加珠穗系縛,掛在革帶上。
宋朝時,凡是遇祭祀、壽誕等重大禮儀活動,群臣均要在幞頭上簪花。戴簪花的類別同樣依品位大小而不同。羅花為尊,絹花次之。顏色以紅、黃、絳紅為多,至于花的類型則不勝枚舉,有宋詩為證:“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p>
古人還喜歡在身上佩掛香袋,后來多稱香囊。袋中放香草香料,不時散發(fā)出陣陣幽香,而佩者不限于女性,主要是“男女未冠笄者”,也就是尚未成年的男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