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羅處在迷惘中已經(jīng)很久了,迷惘到連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他都不知道。
小羅13歲,讀初一,男生,住在一個已經(jīng)城市化的山村里。當然,小羅的確與同學們有些不同。有時候小羅很開朗,瘋瘋癲癲的,有點兒刁蠻任性,但大部分時間,他會安靜地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小羅說,幻想實在是太美好了。在幻想中,小羅成了大明星、當上了偉人;小羅想象著自己有很多的特長:唱歌、跳舞、彈琴、畫畫;街舞跳得棒極了,看過他跳舞的人都為他傾倒……可現(xiàn)實中呢,小羅唯一比較好的只有——比班里平均分高一些的成績。
做事需要有恒心。對!是要有恒心,但小羅沒有!他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有時候,他也強迫自己去做事,又不由自主地為自己找到無數(shù)可行的“理由”,放棄努力。所以,他總是失敗。
其實,小羅的成績還算不錯,大排行總在中上等。只是,小羅對成績不很在意。雖然,考差了他有點兒失落,考好了也有點兒得意,但因為基礎不錯,就擺明了嫌麻煩、不鉆研,作業(yè)不按時完成那是家常便飯。小羅特別希望老師能重用自己,他也曾毛遂自薦,想為同學做些事,只因為屢屢犯錯,老師便不信任他了。小羅說,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比如,膽小怕事、做事拖沓、沒有組織能力……他都改了一百多遍了,就是沒效果。
小羅沒有一個算得上好朋友的朋友,他整日獨來獨往,和同學說不到一塊。他嘗試過和同學們侃山、嬉戲,后來發(fā)現(xiàn)那都是徒勞的。
小羅的身體有些缺陷:左眼是斜視、肩膀是左右不平衡;小時候摔了后腦勺,現(xiàn)在左手總是抖;腳是長短腳;即使在精神抖擻時,他的聲音也像沒睡醒似的,口齒不清。小羅說,自己的樣子常引來別人的嘲笑,他只好把自己裝在套子里,終日幻想。每逢假日,小羅9點半才起床,開電視,看無聊的綜藝節(jié)目,看電視劇,看電影;吃午飯,飯后接著看;下午兩點半做作業(yè),完成作業(yè)接著看;晚飯后出去隨便逛逛,回來洗澡睡覺,新一輪的無聊又開始了。小羅說,自己沒有目標也沒有理想,即使有理想也不會去奮斗,即使奮斗也不會成功……
看到小羅的狀況,相信同學們都會說,小羅你錯了!大家一定不同意小羅的觀點——“沒有目標也沒有理想,即使有理想也不會奮斗,即使奮斗也不會成功?!蹦氵€沒有努力奮斗過,怎就認準不能成功?你整天渾渾噩噩,不思進取,誰能把成功送到你的手上?
我曾把小羅的故事講給初一的新生聽,那時候奧運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同學們聽完后大加議論——小羅的手腳只是不協(xié)調(diào),肢殘運動員比他不幸吧?小羅僅僅是左眼斜視,盲人運動員不及他??!小羅的聲音不好聽、口齒不清,聾啞運動員會羨慕死他的……小羅有什么理由頹廢呢?同學們紛紛評說。
對呀!為什么小羅不能振作起來呢?因為,小羅看到的全是自己的缺點,他對自己的長處視而不見。小羅的文字功底很好,他的故事是他自己寫給我的,可見他的聰明;他學習基礎不錯且成績良好,可見大有潛力可挖;他喜歡唱歌、跳舞、彈琴、畫畫,足見他興趣愛好廣泛……小羅比同學們差在哪里呢?唱歌、跳舞,這類項目小羅學不會,但彈琴、繪畫,總可以試試??!不必學成音樂家或美術大師,學會一點點這方面的技能,對小羅的心理狀態(tài)有好處吧?即便是學著去欣賞、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也很好??!
你一定很奇怪,為什么我要用這樣大的篇幅,給大家講小羅的故事?
呵呵,我是想告訴你——不要把眼光總放在自身的缺點上,世上根本就沒有完人。要看到自己的長處,盡量去發(fā)揮長處,這樣做你的心態(tài)就會發(fā)生變化,會變得越來越積極向上。其實,生活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有人努力了,比如那些殘疾運動員,他們就站到了領獎臺上,國旗因他們而升起;有的人頹廢悲觀甚至自暴自棄,那結果就不必說了吧!
“做事需要恒心,對,是恒心!”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付出艱辛就能有所收獲;努力學習,成績一定能提高。每位中學生都要明白——你的人生目標、你的遠大理想,就藏在你的心里。只要奮起努力,持之以恒,成功終將屬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