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大學的食堂里,有一位賣饅頭的師傅叫張立勇。他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被師生們稱為“饅頭神”。“饅頭神”樂觀而堅強地面對生活,最終從一名連高中都沒有讀完的農(nóng)民工,成了大名鼎鼎的“金領碩士”、“外企CEO”,書寫出一段美麗的傳奇。
為學英語“北漂”小伙子走進清華賣饅頭
清華學子們見慣了拔尖人才,卻仍然津津樂道于“饅頭神”張立勇的傳奇故事。張立勇最初引起大家關注,是因為他賣饅頭時脫口而出的英語。
一天傍晚,學生們下課晚了,擁擠在食堂窗口前,急不可耐地把碗塞進窗口,叫喊道“兩個饅頭”、“3個,我要3個”……叫聲和飯碗的撞擊聲,讓賣饅頭的師傅張立勇暈頭轉向,他隨口對窗口外的學生們說道:“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請等一下好嗎?)”聲音雖然不大,但清晰有力,學生們頓時怔住了:賣饅頭的小師傅會說地道的英語?伸進窗內(nèi)的手和碗一下子縮了回來?!癟hanks for your patience.(謝謝你們的耐心)”張立勇又微笑著補充了一句。
一次,兩個學生在賣飯窗口前討論,英語中有“面包”這個單詞,怎么沒聽說過“饅頭”呢?“有,是steam-bun?!睆埩⒂侣牭胶?,接過話茬說。這讓兩個學生驚訝不已。還有一次,兩個學生在食堂爭論英語單詞“bean”能否指代“豌豆”。窗口里面的張立勇湊過去告訴他們:“bean是豆類的總稱,pea才是豌豆?!眱蓚€學生聽后,一臉驚愕地嘀咕道:“這個賣饅頭的……好強!”
張立勇在賣饅頭時講英語的事情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后來,食堂干脆為張立勇設立了一個“英語窗口”,專門用英語賣饅頭?!坝⒄Z窗口”前總是排著長隊,就連不太愛吃饅頭的學生也加入了排隊行列,為的是和張立勇切磋英語。漸漸地,學生們了解到了張立勇的經(jīng)歷,對這位“北漂”小伙子更是欽佩不已。
1975年,張立勇出生于革命老區(qū)江西省的崇義縣茶灘鄉(xiāng)。18歲時為幫家里還債,從高中輟學,只身到廣州打工。
張立勇在廣州一家中外合資的玩具廠謀了份工作。工廠里生產(chǎn)的玩具銷往歐美國家,訂單、包裝上全是英文。張立勇看不懂這些外國文字,很難準確把握玩具的尺寸、顏色等,也搞不清楚玩具填充物的量和比例,常常無從下手。張立勇買來英語詞典,對照著包裝箱上的英文進行翻譯。這時,他感覺到英語的重要,從帆布包里掏出以前的高中英語課本,開始自學。
張立勇和廠里其他打工仔不同,他不想做一臺掙錢的機器。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堅信知識能夠改變?nèi)说拿\。盡管張立勇離開家鄉(xiāng)時帶了不少書籍,但繁重的工作和周圍的環(huán)境根本不允許他自學。一間狹小潮濕的屋子里住著8名工友,他們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喝酒,張立勇找不到任何學習的氛圍。
1996年,張立勇用在玩具工廠掙來的工錢,幫家里還清了近萬元的債務。這時,他厭倦了在廣州的打工生活,每天工作后除了身體極度疲憊外,精神也很空虛。
同年6月,張立勇想到北京發(fā)展,便聯(lián)系上了在北京的一位親戚。親戚告訴他說:“這邊倒是有個機會,但工資有點低,一個月才200塊錢?!彼麊枏埩⒂略趶V州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張立勇如實回答:“1000塊錢左右?!庇H戚一聽工資懸殊太大,以為他不會來北京了。不料,張立勇聽說是在清華大學食堂工作,不由得精神一振,堅持要北上。
到清華讀大學曾經(jīng)是張立勇的夢想?,F(xiàn)在,別說去當廚工,就是去做清潔工,管吃管住不給工資,他也愿意。就這樣,張立勇以另一種身份走進了這所百年名校。
對張立勇而言,他迫切需要一個學習環(huán)境,在清華大學食堂當廚工,雖然工資比在廣州工廠低,但他覺得充實、開心。
不可思議賣 饅頭還玩“英語脫口秀”
在清華大學的第15食堂,張立勇是切菜工,兼賣饅頭。
他開始自學英語,起步的艱辛是他始料未及的。微薄的月薪請不起老師,一臺舊收音機成了他唯一的學習工具。
盡管如此,他還是為自己制定了一份幾近苛刻的作息時間表:每天早上5點起床,洗漱完畢后,跑步半小時;7點半上班之前的時間全部用來記誦英語單詞。食堂規(guī)定,在給學生開飯之前,廚工們有15分鐘的吃飯時間。張立勇為了擠出學習時間,規(guī)定自己在7分鐘內(nèi)吃完飯,然后躲到食堂后面的一個碗柜處背單詞。張立勇的同事們不理解他這種“怪異”行為,別人吃完飯都會聊聊天、開開玩笑輕松一下,而他總是匆匆扒完飯就“躲”了出去?!耙粋€切菜工,學那些有用嗎?如果這小子沒瘋,肯定是我瘋了!”一名廚師看不慣,揶揄他說。
張立勇每天都要在菜墩旁和賣饅頭的窗口前站10多個小時,晚上下班后,腰酸腿軟,沒看上幾頁書,眼睛就睜不開了。為了驅散瞌睡,張立勇每次看書前,都要用開水故意把舌頭燙得鉆心地痛。這樣做以后,他可以記誦單詞到深夜11點,然后再收聽英語廣播到第二天凌晨1點。
和清華的學生不同,張立勇沒有充足的時間,也不能正規(guī)地學習。他像一只上緊發(fā)條的鬧鐘,每天工作再苦再累,自學英語也從未中斷過。在張立勇床頭的墻上,貼著他用毛筆書寫的“克己”和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以此告誡自己不要偷懶。
張立勇為了學習英語,抵制了各種各樣的誘惑。同事間的喝酒聊天、朋友的生日聚會等活動,他都因沒錢沒時間而婉言謝絕了。慢慢地,同事、朋友有什么活動都不再喊他,背后說他“面子大”、“不愿花錢,摳門”,還送給他一個“鐵公雞”的外號。
張立勇學習英語的過程艱難而孤獨,但他沒有放棄。在他眼里,北京城就是一本流動的英語詞典,走到哪里都會有英語的影子。張立勇隨時隨地都在學英語,每一塊廣告牌、每一個路標、每一家飯店名稱、每一個地鐵站臺,只要有英文,他就會馬上記下來。他甚至在泡方便面時,也能從包裝袋上學到新單詞:MSG(味精)、Dehydrated vegetables(脫水蔬菜)、Seasoning packet(調味包)。滴水穿石,張立勇的英語水平就這樣一天天不斷提高。
清華食堂開設“英語窗口”后,張立勇的口語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有的學生想試試這位饅頭師傅的英語水平到底有多高,接過饅頭后,故意把話題引到飲食以外的領域,但無論問什么,張立勇都能馬上用英語回答,而且發(fā)音的標準程度令外語系的大學生們都感到汗顏。
很快,“第15食堂有個愛玩‘英語脫口秀’的小師傅”成了清華校園內(nèi)的熱點新聞。不僅學生們紛紛慕名前去買饅頭,一些老師也懷著好奇心找張立勇“過招”。
2000年4月的一天,哈佛大學一位女教授到清華大學做學術交流,聽說張立勇的故事后,專門到食堂找他閑聊了一陣。張立勇一開口便令這位美國教授大吃一驚,他敏捷的思維、流利的英語、溫暖的笑容,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美國一家媒體采訪這位女教授,談到對中國清華大學的印象時,她由衷地稱贊道:“那真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連在校園食堂里賣饅頭的打工仔都有很高的英文水平和極好的修養(yǎng)!”
同年7月,張立勇順利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這讓他信心倍增。2001年,他參加托??荚嚕箍汲隽?30分的高分。消息傳出,整個清華校園都沸騰了。在水木清華BBS上,大學生們將他與《天龍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掃地僧”進行對比:“少林有‘掃地僧’,清華有‘饅頭神’,都一樣地驚世駭俗!”
云開日出 饅頭師傅“變身”金領CEO
一考成名后的張立勇顯得從容淡定,他考托福只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當時,張立勇的工資已漲到七八百元,他除了留給自己幾十塊錢零花錢外,全部寄給父母。可經(jīng)濟拮據(jù)的他竟然拒絕了某教育機構開出的七八千元月薪的工作。他周圍的人都不明白他為什么不選擇更好的工作和生活,還要繼續(xù)留在食堂打工。事實上,張立勇不想告別清華,因為這里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里的老師和同學都平易近人,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隨時向他們請教。
張立勇繼續(xù)在食堂切菜、賣饅頭,工作之余開始自學大學課程。一年后,他拿下了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的大專文憑;兩年后,他又拿下了北大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的本科文憑,終于圓了自己遲到10年的大學夢。當天晚上,張立勇破天荒地拿出大半個月的工資,宴請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酒桌上,他哭得一塌糊涂。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一紙文憑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吃了多少苦頭……
2004年7月,張立勇出版了他的自傳《英語神廚——我在清華打工》,講述了他的打工和自學經(jīng)歷。該書一面市就受到全國眾多大學生和打工者的熱捧,銷量驚人。張立勇成了許多年輕人的偶像,被讀者視為勵志楷模。
接下來,他來到上海、廣州、天津等大城市簽名售書,又到各高校為師生們傳授學習英語的技巧等。不久,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首屆中國青年學習成才獎”,《人民日報》還將他評為“中國十大年度新聞人物”。
2007年,打工仔張立勇順利通過學位答辯,拿到傳播學碩士學位。同年6月,“饅頭神”不再賣饅頭,被招進清華大學后勤部門做行政工作。
張立勇沒有忘記是熱情的清華人成就了他。父母生病,領導在經(jīng)濟上給予幫助;買不起英語教材,一些素不相識的學生送給他各種英語輔導書和磁帶;在北京生活11年,他幾乎沒有買過一件衣服,都是同事、學生和領導們送的……所以,他成功后,一旦看到有人需要幫助,便毫不吝嗇地伸出援手。
2008年8月,美國著名的“金頭腦”英語傳播公司,在與張立勇多次溝通后,聘任他為中國分公司的CEO。
張立勇還擔任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人文奧運——北京市民說英語”項目的特約顧問、高校天天英語角的特約高級英語顧問等。他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創(chuàng)建了“張立勇英語工作室”,專門幫助網(wǎng)友學習英語?!扒嗄甓婚T外語,便意味著信息和機遇?!睆埩⒂律钣懈杏|地說。
支撐一個人樂觀而堅強地面對生活的,不是金錢,而是夢想。“饅頭神”張立勇的傳奇經(jīng)歷再次印證了那句老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p>
(責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