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仰望神秘的星空,聽奶奶講古老的傳說,我腦中便滿是奇怪的幻想。稍大點后,在庭院里,爺爺拿著木棍在地上橫寫豎劃時,我又開始迷戀那美麗的漢字。這份幻想,這份迷戀,隨著我成長的腳步,越來越深刻,越來越現(xiàn)實。自從我叩開文學殿堂這扇大門的那時起,我便深深地陶醉在這美麗而又神秘的文字中,它們?nèi)缤迦?,洗滌著我幼小的心靈。
我開始愛捧上一本書,仰望明月,吟唱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此時,書就像皎潔的月光,瀉在心頭,滋潤心田。
午飯過后,捧一杯熱茶,取一本書,品味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勃勃雄心。此時,書就像茶之清香,飄蕩在整個房間,令人神往。
雨夜孤燈下,打開一本詩詞集,體驗“醉里挑燈看劍”時,辛棄疾的憂傷就會像屋外的雨點擊打在我的心上,久久不能平靜。
至今,我仍是這樣,喜歡在書架前久久地徘徊。對我來說,只要摸一摸那厚實的書脊,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只要嗅一下油墨的書香,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我愿意就這樣站著,久久地佇立,深深地凝望,默默地沉思。那美妙的文字,如同一個個清脆的音符,時快時緩地奏出中華文化的神秘音符。眼前層層疊疊的書籍,分明向我展現(xiàn)出一片廣袤的土地,那里,有趙麗宏的“生命”的鮮花,燦爛而可愛;有魯迅的“野草”,青翠而芳香;有賈平凹的“月亮”,皎潔而悠遠;更有冰心描繪的“繁星”,淘氣地眨著眼睛……文字太有魅力,它們使我著迷。于是,我踏上了這片土地,在青山綠水、百靈鳥鳴的伴隨下,快樂地前進。當然其間也有沙漠,也有荊棘,但我要讓沙漠蔥綠一片,用荊棘編織美麗的花環(huán)。我一直向我心中的目標——中華文化的頂峰苦苦地攀登,前進,前進,永遠地前進。
我就在與書結(jié)緣的這份暢快中幸福地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這份前進的信念變得更加執(zhí)著了,因此我需要更多的文化積累——讀百家書,寫千卷文。就在我艱苦的前進途中,無意中遇見一位長者——余秋雨。他成熟的瀟灑,他富有魅力的語言,他豪邁的感情,他豐富的內(nèi)涵,無不使我心馳神往,使我為之震撼。我斗膽認為,我們是志同道合的人。雖然我們遠隔萬里,但書使我們進行著文化交流,這是我們與歷史的對話,是我們對中華文化的探索。
我清楚,他正在進行著“文化苦旅”,對文化苦苦地探索。于是,我也與他同行。我眺望到了——一個神色凝重的文人佇立在古老的陽關(guān)道上,斷石殘土,亂草枯木,使他的心更加悲涼,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凜冽呼嘯的關(guān)外之風,侵襲著他單薄的身軀,他撫摸著已成黃土一堆的陽關(guān),感嘆著在這里唱出的千古名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于是,我與他同嘆——嘆古代文人命運的可憐;同悲——悲古老中國對文人的壓制;同贊——贊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同泣——泣中華文化的脆弱……我與他心相連,同憶古,同嘆今,同贊中華!啊,“陽關(guān)雪”,中華文化的寒雪。是啊,從《一個王朝的背影》我驚嘆康熙大帝的文武雙全;從《道士塔》我傷感老道士的屈辱與無知;從《江南小鎮(zhèn)》我迷戀江南小鎮(zhèn)的靜謐;從《蘇東坡突圍》我看到了一個堅強文人的支柱……我突然發(fā)現(xiàn)文化這片大地廣闊而無盡頭,的確,文化無疆。面對傳承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我們應(yīng)做的不止是領(lǐng)會,而更應(yīng)是繼續(xù)傳承,發(fā)揚,并且永不停止地探索,探索中華文化更深刻的內(nèi)涵。這就是一個炎黃子孫最光榮的使命,這也是我一生的目標——探索歷史興亡的根源,探索文化傳承的脈絡(luò),探索華夏的精神源泉,探索古國盛衰的因緣……我要與書相伴,乘風破浪,前行!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迷戀書吧!讓我們一起品味書吧!來吧,加入我們探索的隊伍,擁有一份“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爽朗,擁有一股“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擁有一種“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風度。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永遠地去探索,去追求。好書相伴,行者無疆!
【指導教師:冷延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