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時有戶人家的小姐忽然得了乳瘡,但卻羞于開口。其母發(fā)現(xiàn)后,以為她有越軌之事,小姐又羞又氣,于是把心一橫,投海自盡。正巧被江邊捕魚的一位姓蒲的老漁夫和女兒看見,連忙把她救起。小姐哭泣著把得乳瘡一事的前后告訴了他們。老翁胸有成竹地說,明天我?guī)闳ト↑c藥。
翌日,他們挖來一種帶木鋸齒長葉,并有白絨球似的野草,熬成藥湯給小姐喝。過了些日子,小姐的病就好起來了。家里人驚悉小姐自盡,又悔又急,一直找到漁船上。小姐哭別漁家父女,老翁讓她把剩下的藥草帶著,繼續(xù)療理。愈后的小姐舍不得把藥草棄丟,栽到花園里,紀(jì)念漁家父女。她只知老翁姓蒲,尊稱蒲公,姑娘叫英子,她就給這藥草取名叫“蒲公英”。從此,蒲公英治乳瘡就傳開了。
蒲公英性寒味苦,能消癰散結(jié),治療熱毒壅結(jié)于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對乳癰有良效,能散結(jié)通乳,可內(nèi)服或外敷,常與金銀花同用。
好人好夢摘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