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在書架上靜靜躺著,是1983年的版本,薄薄的,樸素的,里面的紙張微微泛著黃。
整部書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娓娓道來。在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個個感人的畫面:失去了女兒只能整天抱著孩子的小衣服哭泣的秀貞,為了讓弟弟上學(xué)蹲在草堆中的小偷,頭上插著一排茉莉花漂亮的蘭姨娘,穿著肥大棉褲嘮嘮叨叨的宋媽。
他(她)們都是那個時代最底層的普通老百姓,只是書中主人公英子生命中的過客,書的最后,他(她)們都離開了英子。記得兒時初讀這本書時流過很多的眼淚,因?yàn)槟切╇x開,那些細(xì)碎的感動,那些平凡卻真實(shí)的人。
漸漸長大了才懂得,有些人在我們生命中某個階段悄悄地出現(xiàn),他(她)們不一定要和我們說很多話,不一定要與我們長伴左右,只是靜靜來,在我們漫長的生命中或是帶來一個微笑,或是留下一句感動我們的話,這就足夠了。當(dāng)他(她)們離開的時候,也不必太過悲觀,不必尋尋覓覓,遇見已是一個奇跡。
這種感悟深深影響了我,當(dāng)我面對分別,面對離去,我都能以一個很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都能強(qiáng)忍住自己傷心的淚水,然后微笑地?fù)]手說再見。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書的第一個故事《惠安館傳奇》。這是英子在北京第一個家,在這里她認(rèn)識了一個朋友秀貞,人們說她是一個瘋子,可是英子卻從沒感覺到她的朋友是一個瘋子,反而她喜歡秀貞,喜歡秀貞給她講小桂子的故事,喜歡和秀貞一起收拾東廂房,喜歡秀貞比著她做衣服。在一個孩子的眼中是沒有那么多世俗的,她只是純真地對那些對她好的人好。真心地感受著她們的快樂與悲傷。最后,英子以為秀貞找到了她的小桂子,妞兒也找到了自己媽媽,她們母女部幸福了,可是隨著汽笛聲響起她們失去的卻是生命。
故事的最后寫道:西廂房的小油雞,井窩子邊閃過的小紅襖,笑時的淚坑,廊檐下的缸蓋,跨院里的小屋,炕桌上的金魚缸,墻上的胖娃娃,雨中的奔跑……一切都算過去了嗎?我將來會忘記嗎?
書的最后爸爸也離開了“我”,英子寫道: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回憶了與爸爸的往事,爸爸愛花,愛她的女兒,但也嚴(yán)厲地管教她們。在雨天的早晨不想起來上學(xué)被爸爸打,后來爸爸又給送來衣服。爸爸生病不能起床,鼓勵英子去東交民巷的銀{虧寄錢,他告訴英子,不要怕,你要學(xué)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英子兌現(xiàn)了六年前對爸爸的承諾,她像曾經(jīng)的那個大哥哥一樣是學(xué)生代表,在陣陣掌聲中親手接過校長發(fā)的畢業(yè)證。耳邊緩緩地響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的歌聲。
故事緩緩地落幕了。我始終把這本書看做是一個成人的童話,一個從兒童口中講出來的,深深震撼著所有人心的童話。
現(xiàn)實(shí)中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留下吧!
編輯 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