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寶貝能注意聽我說話。
我希望寶貝可以理解爸爸媽媽的意思。
我希望寶貝可以把他哭鼻子的原因告訴我。
我希望……
傾聽,可以讓你的希望變?yōu)楝F實。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小耳朵豎起來,乖乖聽話呢?如何讓“傾聽”架起與寶貝溝通的橋梁?
技巧1:先豎起大耳朵
年輕的爸媽也許性格急躁,容不得寶寶做事慢慢吞吞,說話含糊不清。要知道寶貝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你的威嚴只會遏止他表達想法的欲望。因此,父母不如耐下性子,豎起大耳朵,理解寶貝,多給寶寶一點時間,把心里話表達出來。父母應從自身做起,建立與寶寶溝通的信任。
技巧2:語言簡潔易懂
與寶寶交流時,不能使用太過復雜的語言,這會增加溝通的障礙。寶寶只會對他感興趣的、熟悉的東西豎起小耳朵,所以盡量用寶寶聽得懂的、熟悉的語言。另外,要讓寶寶注意你說話,需要放慢自己的語速。慢慢講,如“把你的鞋和外衣放進柜子里”,停頓一下再說:“把你的書拿給我”。
技巧3:給寶寶一個緩沖的時間
當寶寶正集中注意力在他感興趣的事情上時,不要強迫寶貝傾聽你的“高談闊論”,要知道此時即便你想破腦瓜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也都將以失敗告終。這個時候寶貝所有的精力都在于他眼前這個感興趣的事物上,“強人所難”非但事倍功半,還會影響到他注意力的發(fā)展。不如,給寶寶一點時間去處理一下自己的興趣,然后就剛才的事和寶寶溝通,這個時候寶寶的興奮點還沒有完全消失,他會非常愿意聽你說到他感興趣的事物上,并告訴你他自己的想法。
技巧4:創(chuàng)造適宜的傾聽環(huán)境
與寶寶交談時盡量把周圍噪音降至最低,把電視、收音機等音量調低或關掉,給寶寶一個無干擾的環(huán)境,這樣他才會注意到你在說話。另外,父母需要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比起認真嚴肅的語氣,寶寶們更喜歡你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因此,避免用武斷、命令的口吻說話,可以換用一些比較溫和、說明性的語言來表達要求,這樣寶寶就會比較容易接受。
技巧5:游戲拉近寶寶的距離
有時寶貝會要求你和他一起玩游戲,請不要輕易拒絕,這是讓小耳朵豎起來的絕好機會。通過游戲,你會知道寶寶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對寶寶的行為作出評價,小家伙其實非常在意你對他的評價,這讓他感覺到你在關注他。參與游戲,能更好地拉近你和寶寶的距離,當父母和孩子成為朋友時,溝通就不再是問題了。
技巧6: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父母跟寶寶說話時應盡量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以等寶寶站在你面前看著你的時候你再說,或走到寶寶身邊慢慢說,同時說話的時候,看著寶寶,幫助寶寶養(yǎng)成與人說話時注視對方的習慣。當寶寶認真傾聽你說話時,請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他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1個小認知
寶寶每天的飲食要平衡搭配,這樣才便于身體吸收利用。每頓應以主要供熱量的糧食作為主食,也應當有足夠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作為孩子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物質。奶、蛋、肉類、魚和豆制品等都富含蛋白質,人體所需的20種氨基酸主要從這些食物中獲取。蔬菜和水果是提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來源,每頓飯都應有一定數量的蔬菜才能符合身體需要。早飯應有一片饅頭或餅干之類的淀粉供熱源用,使牛奶雞蛋的氨基酸能被生長利用。
1個小測試
手足口病會寶寶輕度燙傷需要包扎嗎?
A 不需要
B 需要
答案:(A)
1個玩具
七厘米積木6件裝 價格:39.8元
積木上的字母、數字、物體可以教寶寶開始簡單的訓練。父母可以與寶寶一起玩積木,促進親子關系;可以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每個單獨的積木晃動時可以發(fā)出響聲,吸引寶寶注意力;柔軟的面料,給予寶寶貼心的保護,讓寶寶安心玩耍。
1首兒歌
小耗子,上燈臺,
偷油吃,下不來,
叫奶奶,抱貓來,
磁溜——跑嘍!
一本書
《塔頂上的貓》
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有一只貓,他會笑。還記得嗎?用夢想溫暖童年,用智慧點亮童心。這些從嚴冬寫到金秋的故事,猶如溫暖童年的“心靈雞湯”,猶如陪伴你成長的“心情寶典”。相信你將會在幽默好玩、美妙溫暖的文字中,發(fā)現一條連通現實和幻想的秘密通道,相信你會感動,會流淚,會哈哈大笑,會開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1個游戲
建房子——和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將一些積木放在面前,用三四塊積木搭建一座簡單的建筑物。如果寶寶還不會親自動手搭積木。那么鼓勵他模仿你。如果寶寶喜歡搭建更復雜的建筑物,讓他帶頭,你來模仿。
1個本領
提問更全面——寶寶對新鮮事物的探索精神常讓你疲于應付。寶寶從兩歲起就愛問“為什么”,現在發(fā)展到進一步提出“是什么”“在哪兒”“怎么樣”等更深的問題。這說明寶寶的求知欲更加強烈。智力的發(fā)展與興趣息息相關,只有寶寶對周圍事物懷有極大興趣時,才會對你刨根問底,并在觀察、學習、詢問和理解的過程中完成智力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