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這樣一種習俗:媽媽給即將出世的寶寶準備衣服,要在領口繡個“雞心”,希望寶寶生下來后就要長“記性”。父母都希望寶寶能有好記性,因為豐富的記憶儲備、較強的記憶能力,對寶寶未來的學習和日常生活至關重要。
記得快,忘得也快
嬰兒從什么時候開始有記憶的呢?現(xiàn)在有許多研究,一般多認為人類個體的記憶在胎兒時期已經(jīng)產(chǎn)生。新生兒能記住媽媽的氣味和喂奶的姿勢,6個月左右的寶寶能記住媽媽的模樣,見到媽媽時,四肢舞動、面帶笑容;等到寶寶7個月時,能記住的東西就更多了。
可是,他們往往很快就會忘記剛剛記住的那些東西。有人對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做過試驗,讓寶寶看著把一個玩具放在同樣兩塊布中的一塊下面,用一塊大幕布遮一下,結果很多寶寶間隔1秒就記不得玩具放在哪兒了,再也找不出玩具。看來,寶寶的記憶真是瞬間就會消失!
從小培養(yǎng)好記性
一個人記憶能力的高低,可以從記憶速度的快慢、記憶力保持時間的長短、所記內(nèi)容在重現(xiàn)時的正確率、在頭腦中提取所需要信息的速度等綜合指數(shù)中得以體現(xiàn)。盡管寶寶們天生的記憶力存在著個體上的差異,但后天的培養(yǎng)與訓練更能加大這個差距,父母千萬不可忽視“操練”記憶力的重要性,越早“操練”,效果就越理想。好記性可是寶寶學習其他技能的基礎,培養(yǎng)寶寶的記憶力,宜早不宜遲。
從瞬間到短期
媽媽可以利用以下方法來鍛煉寶寶的記憶力,讓寶寶的“瞬間記憶”穩(wěn)步提升為“短期記憶”。
1 集中注意力
要想提高寶寶的記憶力,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應作為整個訓練過程的第一步。平時媽媽可以注意觀察寶寶,如果寶寶對某一事物感興趣,就以這個事物作為起點,讓寶寶盡可能對這個事物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只要寶寶一次比一次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點,媽媽就應該感到欣慰。
2 豐富生活環(huán)境
從小給寶寶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huán)境,給他玩各種顏色、有聲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和寶寶講話,給寶寶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寶寶去公園、動物園、商店,和寶寶一起做游戲等,這些都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記憶。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lián)想,幫助寶寶記住新的對象。
3 記憶力游戲
媽媽可以用寶寶喜歡的玩具、圖片、水果等做道具。在寶寶眼前晃一晃,接著用一塊小毛巾把這些物品蓋上,整個過程不要太快,讓寶寶的眼睛跟著媽媽的動作移動。然后問寶寶:“皮球哪兒去了?”啟發(fā)他動手掀開毛巾。
等寶寶熟悉了這個游戲后,媽媽就可以逐漸增加難度一一藏好物品后,帶寶寶去其他地方玩一會兒,再回到原來的位子,引導寶寶去找。
Tip:要讓提升記憶的過程充滿快樂,寶寶才能時刻保持高昂的興致。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把“訓練”變成一件嚴肅的事情,讓寶寶失去繼續(xù)下去的興趣。
1個小認知
很多父母會覺得蛋清又細又滑,一定是最適合寶寶吃,其實恰恰相反,蛋黃才是寶寶的第一輔食。而且不能過早地給寶寶喂食雞蛋清,因為蛋清中的蛋白質很容易引起過敏癥狀,也不容易被寶寶的腸胃所消化。
1首兒歌
秋天來了,
樹葉掉了,
我來撿一片,
把它藏起來。
1個小測試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一般多長時間更換一次鞋子?
A 兩個月左右。
B 半年左右。
答案:(A)
1個玩具
伊詩比蒂三角搖鈴 價格:20元
可以將搖鈴套在寶寶的手腕上,隨著寶寶揮動手臂,搖鈴就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同時搖鈴的色彩非常豐富,對寶寶的感官刺激有好處。搖鈴的質地柔軟,不用擔心會發(fā)生危險。
一本書
《波比在家里》觸摸書
多么漂亮的房子!主人小狗波比正在迎接我們呢!小狗的耳朵是立體的絨布做的,讓寶寶摸摸看。小狗波比還是一個栩栩如生的立體小主人,可以隨意移動地玩游戲。書中還有機關,原來門是用響紙做的,里面還有漂亮的皮球,快和波比一塊玩吧!
1個游戲
我是小手偶——給寶寶做5個小紙卷,然后用彩筆在紙卷的一頭畫上可愛的小動物頭像。再把紙卷一個個套在寶寶的手指上,握著寶寶的小手搖晃一下,然后開始扳著寶寶的手指頭講故事,媽媽也可以帶一套手偶。和寶寶面對面地聊天,交朋友。
1個本領
正確坐姿——媽媽可以抓住寶寶的雙手,幫助他練習坐的動作。一是從俯臥位或仰臥位爬起來坐下,然后從直立狀態(tài)坐下。還可以把寶寶扶坐在自己的膝上。或放在特別的座位里,使他不會前后左右傾斜,保證正確的坐姿。但也不要讓寶寶坐得太久,以防脊柱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