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改版了!這不足讓人驚奇,驚奇的是它的改版預示著它向門戶更近了一步。在改版后的Myspace頁面中,新增了“用戶”、“音樂”、“視頻”、“站內”及“整個互聯(lián)網”等搜索標簽,它敞開了與其他網站交流的“門”,用戶可以閱讀新聞、聽音樂、觀看視頻,跟朋友更方便地交流。它不再是一個為用戶建立個性化檔案和在線朋友的網絡,這個開了“門”的社交網站越來越像是一個門戶網站。
與Myspace同樣靠近門戶網站的還有它的競爭對手Facebook,它正在與Google進行開放平臺的協(xié)商,如果能從后者的開放平臺戰(zhàn)略中分得一杯羹肯定是件好事。而先于Facebook,國內的天涯、海內、校內網、豆瓣等十家社交網站已經參與到Google的開放平臺戰(zhàn)略中,它們將共享Google的計算和技術資源,增強瀏覽器的功能,打破孤島限制,結成一張大網,共同捕捉大魚。
用戶和收入在數量上不成正比,是社交網站最大的尷尬。3年前,初被新聞集團收編時,Myspace擁有1600萬注冊會員,現(xiàn)在這個數字增加到1.1億,出乎人們的意料,在用戶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財源并沒有滾滾而來。在6月30日結束的財年中,新聞集團旗下直接擁有Myspace的??怂菇换ッ襟w部門,可能無法實現(xiàn)預定的10億美元收入目標。5月份以1.164億獨立用戶量超過Myspace,在全球奪冠的Facebook也同樣在應對著營收困局。它正在研發(fā)一個名叫“SelfServe”的廣告定向投放系統(tǒng),期望通過這個系統(tǒng)可以讓廣告商有針對性地選擇受眾投放廣告,提高廣告效率。剛被AOL收購的美國第三大社交網站Bebo則想借助AOL的廣告實體實現(xiàn)網站的商業(yè)化。
開“門”,向門戶網靠近,在社交網站看來,是獲得用戶和廣告的好途徑。Myspace認為開“門”可以擴大用戶面,從而得到更多的廣告主的青睞。一直以來,人們大都認為Myspace是年輕用戶的樂園,廣告主也不例外,那些認為自己不屬于社交網絡成員的用戶可能是雅虎或Google的忠實跟隨者。MySpace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Tom Anderson表示“我們想使MySpace成為用戶互聯(lián)網之旅的第一頁。當我們談到競爭時,主要是指雅虎和谷歌?!盇nderson相信,新的個性化服務功能和主頁將會吸引更多的用戶,吸引更多的廣告商。
但是在社區(qū)網站和門戶網站越走越近,甚至產生交集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當自己變得越來越像門戶,社交網站能否獲得爭奪用戶和廣告的勝利?
社交網站想向門戶靠近一步,期望攫取更多資源;而門戶網站也在羨慕著社交網站不斷增加的用戶量?!皳碛杏脩舻娜兆右呀浺蝗ゲ粡头盗恕?,Google等門戶網站已經意識到期望通過一種服務將用戶限制在一個網站上已不太可能,它們正在通過多種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戶。
雅虎和Google已經意識到了來自MySpace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網站的潛在威脅,它們都想深入進軍社交網站廣告市場。最近幾年來,雅虎不斷增加社交服務功能,允許外部開發(fā)者開發(fā)工具,使其用戶可以設置個性化主頁。它希望用戶在其網站上逗留更久,在社交網站上停留時間短一些。新版本的雅虎通可以將用戶鏈接到朋友在Flickr等圖像共享網站發(fā)送的內容。谷歌新推出的Friend Connect(連接朋友),類似于Orkut服務和Hichael son網站的中間服務。當用戶使用Friend Connect登陸IngridMichaelson.com時,谷歌會進行跟蹤,觀察用戶與哪些插件接觸,進而調整顯示給用戶的廣告,使廣告商樂意投放廣告。
開了“門”的社交網站面臨著來自門戶網站激烈的競爭,但最重要的還是對于用戶的競爭。開“門”會擴大用戶面,但是否會降低用戶黏性,是不少關注者的擔心之一。開“門”能否迎財,這個問題恐怕需要用戶和廣告主共同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