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葫蘆寶……”這是寶葫蘆的口頭禪。可是,看完了《寶葫蘆的秘密》這部電影,我卻有了疑惑:寶葫蘆真的是一個“寶”嗎?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寶”呢?
我想,對于王葆來說,寶葫蘆不但不是一個“寶”,還是一個“禍”!你看:“吃象棋”、“飛來書”、“考試出丑”、“差點被恐龍踩扁”,這不都是寶葫蘆給王葆帶來的“禍”嗎?
當(dāng)然,誰都想要一個寶葫蘆來方便一下自己的生活。可是,又有誰,曾經(jīng)想過:假如有一天,寶葫蘆突然不見了,那么,你就什么事情都不會做了,成為一個毫無價值的人!或者,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了一個寶葫蘆,那又有誰來創(chuàng)造物質(zhì),為寶葫蘆提供變出物質(zhì)的材料呢?而且,當(dāng)每個人都依靠寶葫蘆不勞而獲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你得到了許多以前夢寐以求的“寶貝”,可卻失去了許多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寶貝”—勤勞、努力……也就永遠都不能用自己的雙手支撐起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寶葫蘆,它只不過是一個懶惰的化身,它雖然能變出無窮無盡的東西來,可它永遠都只是一個葫蘆—一個沒有腦子,只會盲目地服從主人的命令的葫蘆而已!所以,寶葫蘆,它是一個陷阱,誘惑著像王葆一樣干什么事情都不想費勁的人。然后,慢慢地,讓寶葫蘆的主人養(yǎng)成惰性,成為一個習(xí)慣不勞而獲的人!
想到這兒,我明白了,寶葫蘆,是一個不是“寶”的“寶”!真正的“寶”,是努力、是拼搏、是奮斗。就像跑800米一樣,只要付出了,即使沒有得到名次,可跑到的時候,那份喜悅,是寶葫蘆替我跑完并得獎時候的那份喜悅遠遠比不上的!因為,只有真正的“寶”,才會讓我們知道—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沒有拼搏,就沒有成果;沒有奮斗,就沒有成功時的喜悅、喝彩;沒有汗水,就永遠不會得到屬于自己的那片藍天!
是的,勤奮、努力、拼搏、一切靠自己的雙手,這才是真正的“寶”,而不是靠寶葫蘆得到一些不屬于自己的成果。這個道理,我懂,王葆也懂,不知你看完這篇文章,是否也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