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一對多事的器官。乳房痛是常見的癥狀,可見于各年齡段的女性,有生理性的,亦有病理性的,故需慎重對待,不可麻痹大意,也不必草木皆兵。
乳房痛有哪些原因,又如何處理呢?
青春期乳房痛 女孩子的乳房約在9-13歲開始發(fā)育,先于月經初潮2-3年,是青春期開始萌動的第一信號。乳房發(fā)育首先的乳頭隆起(稱乳房初隆),乳頭下的乳房組織出現(xiàn)一圓丘形硬結,如豌豆到蠶豆大,有輕微脹痛。隨后乳腺繼續(xù)發(fā)育、增大,脂肪增加,整個乳房隆起,乳頭、乳暈亦變?yōu)榧t褐色。初潮屆,豐滿的青春期乳房已趨于成熟。在乳房初隆期,常常會使少女及其父母不安,誤以為生了“腫瘤”而去就醫(yī)。尤其是當兩側初隆的乳房大小不一或先后不一時。有些醫(yī)生不細心或過于謹慎,也會以為大的一側或先隆起的一側患了腫瘤,而給以穿刺活檢,以致誤傷乳蕾,使其缺掉一小塊,造成乳房發(fā)育畸形,兩側大小不一。如果了解青春期乳房發(fā)育過程,對其脹痛、隆起就不會驚慌失措,也不致于使乳房遭到無謂的損傷。
經前乳房脹痛 約有2/3以上的婦女月經來潮前有雙乳脹痛或不適感,整個乳房脹滿、發(fā)硬、壓痛,原有的顆粒狀或結節(jié)感更為明顯。這也屬于生理現(xiàn)象,多數(shù)婦女脹痛不嚴重,可以忍受。少數(shù)敏感者經前乳房受輕微的震動或碰撞,即脹痛劇烈難忍,甚至不敢走路,不能著衣,終日手托雙乳。這主要是由于月經前1-2周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細胞增大,乳腺間組織水腫引起的。月經來潮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上述變化消失,乳房亦隨之松弛柔軟,脹痛頓然消失,下次經前癥狀又重復出現(xiàn)。對此一般不需處理,保持心情開朗,精神放松。重者于經前注意飲食清淡或服少量利尿劑、維生素B1、維生素B6、甲基睪丸素或逍遙散等。
孕期乳房脹痛 停經40天時乳房有脹感,重者可能有乳房、乳頭痛感,可持續(xù)整個孕期。這是胎盤、絨毛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所致,也是產生哺乳所做的準備工作,屬生理現(xiàn)象。隨乳房的增大,要及時換寬大的胸罩,不宜束胸。且需注意,如脹感突然停止,常提示胎兒即將天亡,應即刻去醫(yī)院檢查。
產后乳房脹痛 產后3天雙乳脹滿,出現(xiàn)硬結,疼痛,甚至延及腋窩部的副乳腺,伴有低熱。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以及乳腺導管不暢所致。一般至產后7天乳汁暢流后,痛感多能消退。防治產后乳房痛的方法有:①妊娠晚期,擠去乳房內的少量初乳以防止其潴留于導管內結成栓子,堵塞乳腺導管;②產后盡早哺乳;③哺乳前熱敷乳房,并可以做些輕柔按摩,以促使乳汁暢通;④兩次哺乳間冷敷乳房,以減少充血;⑤乳兒吮吸力不足時,可用雙手擠壓或用吸奶器吸引,協(xié)助乳汁排出;⑥可用柴胡6克、當歸12克、王不留行9克、漏蘆9克、通草9克,煎湯內服,或肌注催產素10個單位。正確處理乳汁淤積很重要,否則可引起乳腺炎,故必須盡力做好上述措施,其中尤以哺乳吸盡剩余乳汁最為重要。
乳腺炎性疼痛 一側乳房局部紅腫痛熱,同時伴體溫升高,常是乳腺炎的征象。早期可用青霉素,或中藥蒲公英、熱敷等消炎退腫。如晚期膿腫形成,則需切開引流排膿。
人流后乳房痛 人工流產后,有些病人主訴乳房痛,并觸及乳房腫塊。若癥狀出現(xiàn)與人流相隔時間稍長,人們往往會忘記或忽略此種癥狀與人流有關。人流不同于自然分娩,后者是瓜熟蒂落的自然過程,而人流是人為干擾的非常狀態(tài)。一般停經4周后乳房開始發(fā)脹、飽滿、增大,乳腺逐漸發(fā)育。當妊娠突然中斷,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則剛剛發(fā)育的乳腺突然停止增長,細胞變小,腺泡消失。而這種集聚復原常是不完全、不均勻的,像初生的嫩葉不易萎黃脫落一樣,因而造成乳腺腫塊及乳房疼痛。不僅如此,據(jù)報道乳腺增生病的發(fā)病率隨人工流產的次數(shù)而直線上升。國外報道,人流次數(shù)越多,患乳癌的危險性也越大。許多資料證實,人流對乳房的影響不僅僅是引起疼痛,還可以是持久的、潛在的危害。因此,應當盡量少做或不做人流,切實做好避孕工作。
卵巢腫瘤性乳房痛 某些卵巢腫瘤會產生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增生,從而引起乳房疼痛。此類病人中約有20%的人合并乳腺疾病,其中包括乳房疼痛及乳腺癌。對不明原因的乳房疼痛,應作婦科檢查,明確有無卵巢腫瘤。
性生活后乳房痛 不和諧的性生活也可引起乳房脹痛或使原有疼痛加重。這與性生活時乳房生理性變化有關。當女性進入性興奮期,乳頭即豎起,乳房表面充血,整個乳房脹滿增大;持續(xù)期則乳暈充血,乳房脹大更明顯,其體積可增大1/4;性高潮時,脹大達到極點;消退期,則乳房靜脈充盈消退,其體積逐漸縮小,經過15-30分鐘即可恢復原狀。性欲淡漠者或性生活不和諧者,因達不到性滿足,乳房的充血、脹大就不容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續(xù)性充血會使乳房發(fā)脹、疼痛。不僅如此,據(jù)報道,在性生活不滿意的婦女中,乳腺疾患包括乳腺癌的發(fā)生率均升高。故女性應重視好良好的性生活,無性高潮或性淡漠者應去就醫(yī)。
乳腺增生性乳房痛 乳腺增生病為乳房疼痛的最常見原因,約80%以上的乳腺增生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痛。其疼痛部位與腫塊位置常不一致,經常向腋下、肩背部放射,可受月經、情緒、天氣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常有自動緩解或無規(guī)律的陣發(fā)性發(fā)作。乳房內可摸到片塊狀、邊界不清、大小不等的腫塊,質地硬韌,活動度好,立體感差。有的片塊表面呈顆粒狀。本病占乳腺疾病的2/3以上,好發(fā)于35-45歲,特別多見于高齡未婚、未生育、未哺乳、精神抑郁、有性功能障礙的婦女。對本病應請醫(yī)生體檢,排除癌腫,定期隨訪,必要時適檢。輕度疼痛不用處理,疼痛劇烈者,可適當選用碘劑、甲基睪丸素、維生素B1、維生素P6、維生素E、非那根以及中藥等。
乳痛癥 相當常見。其特點是只有乳房疼痛而無乳腺腫塊,疼痛劇烈、持久,如針刺樣脹痛,或刀割樣,有的呈隱痛。疼痛部位不定,雙側輕重不等,可放射到腋下、肩背及上肢,嚴重者不能著衣、不敢走路。檢查時并無腫塊,有時乳房外上方有肥厚感或顆粒感,可有輕微壓痛,但無明確的腫塊。乳痛癥與原發(fā)性痛經相似。更年期婦女亦可能有難忍的乳痛癥,常伴有乳房發(fā)熱、不適感,這與體內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及植物神經紊亂有關。乳痛癥的治療以中藥舒肝止痛效果較好。大多數(shù)病例經一段時間后疼痛會自行緩解,甚至消失;有的可反復發(fā)作;少數(shù)病例以后發(fā)生腫塊,形成乳腺增生病,故需定期檢查。
乳腺癌性疼痛 48%乳腺癌有不同程度的隱痛、刺痛,有的呈持續(xù)性或漸進性加重,并牽涉到肩背部。一般乳癌以乳房痛為初期癥狀者占13%其中6%乳房痛是唯一的早期表現(xiàn),即僅有乳房痛而摸不到腫塊。乳癌晚期則疼痛劇烈難忍進行性加重。乳癌多見于50歲以上的婦女。故對年齡較大的婦女,有持續(xù)性隱痛,部位固定不變,并有肩部沉重如負重物等現(xiàn)象者,應嚴密隨診,不要錯過早期診斷的機會。
此外,如作愛擁抱時感覺乳房某點有固定性壓痛,常示該處有腫瘤,需盡快去醫(y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