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文 盧君胡 萬 田
●題目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個生物學家在一家農(nóng)場,見雞群里有只老鷹,于是問主人:“為什么鳥中之王會落魄到與雞為伍的地步?”主人說:“因為我一直喂它雞飼料,它在雞舍里長大,所以一直不想飛,而且它根本不認為自己是一只老鷹了?!鄙飳W家說:“不過,它到底是一只老鷹啊,應該一教就會的?!苯?jīng)過一番討論,兩人準備將鷹放飛。第一天失敗了,第二天又失敗了。第三天,生物學家把老鷹帶到山上,再次鼓勵它說:“你是一只老鷹,屬于藍天和大地。張開翅膀飛翔吧!”奇跡出現(xiàn)了,老鷹慢慢張開翅膀,最后發(fā)出了一聲勝利的長鳴,沖向天際。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本題參考立意:①贊美產(chǎn)生動力,動力創(chuàng)造奇跡,奇跡源于激勵。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當然或一刀切。多一點激勵,少一點批評;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多一點支持,少一點譏諷。②環(huán)境造就人。舒適的環(huán)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戰(zhàn)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經(jīng)歷風雨和挑戰(zhàn)。③目標影響成長。認識自己,明確目標定位,是鷹就應翱翔于天際,不能委身于雞群中。
●題目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子周游列國時,路過呂梁瀑布。它從高處傾瀉下來,水聲訇訇。這時孔子看見一位老者走了下去??鬃酉肽俏焕险呖赡苁禽p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伤查g那老者竟又重現(xiàn)在百步之外。他白發(fā)飄飄,邊走邊唱,神形瀟灑。孔子趕上他,虛心請教:請告訴我,你有什么秘訣可以對付這樣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隨著漩渦進入,又隨著漩渦出來,我讓自己適應水流,而不是讓水流適應我。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和整體協(xié)調(diào),跟整體移動——這真是對“隨波逐流”的全新認識。
●題目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脑?,生長著一種老鼠,以植被為生,繁殖力極強。但當種群繁殖過盛,以致會對植被造成嚴重危害的時候,其中一部分成員的皮毛就會自動變成鮮亮耀眼的黃色,以吸引天敵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敵無法使鼠群減少到適當?shù)臄?shù)量,老鼠們便會成群結隊地奔向山崖,相擁相攜,投海自盡。
同時,這塊土地上還養(yǎng)育著一種狐貍,以鼠為生,是這里老鼠的天敵,但它們對老鼠的捕食也并非無所節(jié)制。當鼠群減少、狐群增加而嚴重威脅鼠群繁衍的時候,狐貍們便會采取行動,限制種群的發(fā)展:一部分成員會聚集在一起,瘋狂地、不間歇地舞蹈,夜以繼日,直至力竭氣絕而死。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老鼠和狐貍的行為,應該贏得我們?nèi)祟愓嬲睦斫?、同情、尊重和敬意。由于自身的原因,我們?nèi)祟愔g要達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難乎其難,遑論對自然界。人類曾為自己成為這個星球上綻開的最燦爛、最美麗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為自己以理性的鐵蹄征服自然而豪情萬丈。在上述動物的行為面前,我們?nèi)祟悜摳械胶诡伜屠⑩?,應該反躬自省?/p>
作為自然界的創(chuàng)造物,人應該融入自然、適應自然,而不應該破壞自然、違背自然。
●題目四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莊子帶領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見伐木工人正在砍樹。弟子問:為什么那棵長得很歪的樹不伐?答:伐了無用。至暮,投宿一老友處,友人欲殺鵝相待,家仆問殺哪只,主人說:殺那只不會叫的。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樹有用而被伐,無用而得以保全;鵝因不成器而被殺,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專尋特型樹呢?那么,直樹反而不中意。鵝主人若是喜靜而怕噪呢?當下砧板伺候的,只怕是會叫的鵝了。
(題目設計:唐子文)
●題目五
以“走出這個圈子”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以問領想法”就是通過對命題題目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來打開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針對題目提“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問題,并自問自答?!耙詥栴I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審視題目,發(fā)散思維,最終使中心論點周密而深入。
此題可通過“以問領想法”來打開思維的閘門。自問:這個圈子是一個怎樣的圈子?自答:題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個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一種生活的狀態(tài)。自問:為什么要走出這個圈子?自答: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個圈子于人們而言,更多時候是一種困擾,一種束縛,制約、阻礙著人們的發(fā)展。自問:怎樣走出這個圈子?自答:看清這個圈子,認識自己,須要理智地抉擇。自問:走出這個圈子以后將會怎樣?自答:走出這個圈子,是絕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這個圈子,是迷惘時的茅塞頓開;走出這個圈子,將有另一片艷陽天空?!耙詥栴I想法”不僅解決了審題立意問題,有時也解決了行文的結構問題。
(題目設計:盧君)
●題目六
《讀者》上有篇《相對論》短文:
習慣跪著的人覺得,站著的人都是假清高;而在站著的人眼里,跪著實屬卑賤。
在富人眼里,窮人難免都有紅眼??;在窮人眼里,富人多少有些不地道。
駕車的人覺得行人太不守交通規(guī)則穿馬路;走路的人覺得駕車的人簡直就是橫沖直撞橫行霸道。
名人眼里,凡人自由自在活得瀟瀟灑灑;凡人的眼里,名人呼風喚雨活得風風光光。
以己看人,往往因為立場不同而有所不同,你是怎么看人的?有過差錯或偏激嗎?請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題目七
閱讀下面的一則笑話,按要求作文。
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題目:“對于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糧食”;
歐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
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請”;
美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
而中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或許這只是一則笑話,但笑過之后,不能不讓人深思:人的生存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就是這么深刻。請以“生存環(huán)境與自主意識”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
●題目八
閱讀下面的文字,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讀者》2008年16期有篇題為《自我只是一種知覺》的短文,其中有這樣一段:休謨講過一個關于“嗜好”的例子。兩兄弟擅長品酒,某日應邀參加酒會,主持人特地打開了一桶酒。哥哥先品嘗,說:“酒是不錯,但有皮帶味。”眾賓客大笑。弟弟接著品嘗,說:“還有鐵銹的味道。”笑聲更大了,但是最后是誰在笑呢?一桶酒倒光之后,赫然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條皮帶,上面的鐵環(huán)生銹了。
【寫作指導】
這是生活中的一個小趣味,趣味中包含著事理。聯(lián)系短文題目,我們知道這是在談主觀意識與客觀事理的關系。我們的直覺判斷并不都可靠:我們固然不能認為沒看見過的事物它就不存在,可我們親眼看到的也極有可能是靠不住的,像那魔術大師的表演,誰都知道那只不過是大師的高超手段所致。所以我們必須明白——一個人所說的事實,不過是他自己的看法,從而尊重客觀實際,尊重別人的意見,絕不主觀臆斷。
(題目設計:胡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