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像是公司的“工程兵”,遇山開山,臨水搭橋;他們的使命不是直接為公司創(chuàng)收,而是為公司增值;他們雖然不是在協(xié)議、合同上簽字的那個人,但卻是達成協(xié)議、合同所不可或缺的那個人;他們在跨國公司里被定位為“政府關系”或者“政府事務”;他們雖然生活在強光之下,卻因為距離光源太近,人們反而看不見他們的存在……自古兵家曰:“善用兵者隱其形,有而視之為無?!比缡牵箅[隱于形
天空如洗。
2005年7月22日。北京,中南海,紫光閣。
一場陣雨過后,一團似有若無的紫氣浮蕩在中南海的上空。
16:05分,空中客車公司新任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洪博達博士(Dr. Gustav HUMBERT)結(jié)束了與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為時一個小時的會談,臉上泛著紅光,在隨員的陪同下,快步走出會見大廳。
興奮異常一清二楚地寫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
一行五人在上車之前,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天亦有情”。
就在一個小時之前他們步入會見大廳時,天還下著雨;一個小時之后,他們離開時,已是雨過天晴。
“今天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一定要記下一筆”,剛上汽車的空客中國公司副總裁菲力普·林邊說邊掏出手機,在記事簿上記下了這一特殊的日子——就在剛才,洪博達博士(Dr. Gustav HUMBERT)正式向曾副總理表示,為加強與中國的工業(yè)合作,實現(xiàn)互利雙贏,空客愿意對在中國建設一條空客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進行可行性研究。
歷史有時候是一條無始無終的時間隧道,而有時候又是一個有始有終、可以度量的瞬間。
菲力普·林說的沒錯,2005年7月22日那一天,的確改寫了空客中國的歷史。精確地說,是那天下午的3點到4點那一個小時之內(nèi)。
而菲力浦·林之所以是那個歷史瞬間的親歷者、見證人,是因為他“飛”得足夠高——當時以及當下,他一直都是空客公司里屈指可數(shù)的亞洲高管。
第一次起飛
1991年的除夕之夜。
剛從著名的法國國立行政學院(ENA)畢業(yè)的菲力浦·林,接到了一個讓他多少有些意外的電話。對方是道達爾總部人力資源部的人。
此人在電話里說:“林先生,請你過來簽工作合同。”
林有點懵。他只是不久前向道達爾遞交了一份申請短期實習的報告,怎么就成了正式聘用了?
這個問題林至今也說不清楚。當天下午,他與道達爾簽署了正式的不定期合同(長期合同),而不是通常首次要簽的那種臨時合同。“至于工資,你就不用談了,我們給你的要比你要的還要多?!睂Ψ礁纱嗟卣f。
于是,林多少有些戲劇性地從原先的平臺“飛”到了一個起點更高的嶄新平臺。
“歐洲事務主管”是道達爾集團戰(zhàn)略規(guī)劃部的一個重要職位。當時在這個擁有5萬人的跨國公司里,林的東方面孔,不僅讓他的同事感到新鮮,連他自己“心里也有另一番感受?!庇绕湓谒砉緟⒓訃H能源署會議,被人當作日方代表時,這種感受更加強烈。
林的日常工作是追蹤歐共體在能源、環(huán)保、稅務、競爭等方面的最新發(fā)展動向,并負責與國際能源署聯(lián)絡。此外,每月要撰寫一篇“歐洲事務簡報”,專供公司高層參考?!袄习逡蠛車溃坏贸^3張紙,不得有‘大概’‘可能’‘也許’之類的廢話,事實就是事實,只講事實?!绷值那叭问橇值男S?,后來去了法國能源總局高就。此人離開后,老板執(zhí)意還要找一個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的畢業(yè)生,加上林在加拿大國立行政學院學習時,就曾為當時正在談判中的美加自由貿(mào)易協(xié)定專門研究過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林被道達爾選中。
1994年11月,道達爾總裁瞿瑞克(Serge TCHURUK)計劃訪華。
北京辦事處建議總裁此次出訪啟用法國總統(tǒng)訪華時曾經(jīng)用過的中文翻譯,但總裁說:“我不相信在一個5萬人的公司里,找不到一個既了解公司又能說中文的人?!?br/> 話音剛落,林所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部的負責人接茬說:“我這里有一位?!?br/> 就這樣,總裁發(fā)布了一份內(nèi)部通告:林將陪同總裁訪華,并任總裁翻譯。
是年道達爾在中國遇到了大麻煩。
在大連興建的西太平洋石化有限公司煉油廠(投資10億美元),因為種種問題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公司內(nèi)外叫停之聲此起彼伏?!笆抢^續(xù)干下去,還是放棄?”重重矛盾、種種質(zhì)疑被上交到總部。總裁瞿瑞克于此時訪華,多少有些現(xiàn)場辦公,或者“救火”的意思。在見過當時的李嵐清副總理和幾個相關的部長及公司老總之后,瞿瑞克隱約感覺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訪問結(jié)束的那天,瞿瑞克突然問林:“如果派你去中國,你不會不愿意吧?”
即使不是早就心領神會,也是正中下懷。沒有過多地考慮,林就回答說:“我是中國人,如果回去工作的話,我會非常高興,”
第二次起飛
1995年10月。北京。
林走馬上任道達爾中國副總代表。他的首要任務是為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解套”。林首先做了大量的調(diào)研工作。“當時很多問題都是交流問題。”——道達爾的15個駐廠代表跟當?shù)氐慕ㄔO隊伍“打得一塌糊涂”。
林的辦法再簡單不過:靜心聽取兩方面的意見之后,他發(fā)現(xiàn)——其實雙方基本沒有本質(zhì)上的矛盾,只不過各自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不同,雙方強調(diào)的東西其實都是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
由文化差異造成的“混亂”雖逐漸得以平息,但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
1996年春,李鵬總理出訪法國。道達爾向中方建議:如此大型的一個合作項目,中方一定要有真正的內(nèi)行參與。道達爾推薦中石化介入,占股20%,加盟合資公司。
建議很快通過。接著,中石化派出數(shù)千人對工廠進行全盤整改。
當年9月,工廠12套生產(chǎn)裝置中的7套正式開工。到1997年法國希拉克總統(tǒng)訪華時,工廠已全部開工。
“這是道達爾在中國的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被蛟S這也是林對自己的一個肯定。
1997年,林向總部建言:在中國加入WTO之前,道達爾應該改變在中國只設代表處的狀況,應在中國成立控股公司。建議被采納,道達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很快設立。林任第一副總裁。這以后的三年期間,道達爾在中國先后成立了10余家合資公司。
在分別兼任這些公司的董事長或董事的同時,林第一次體會到類似于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那種喜悅。
“那段時間非常忙,但是很充實?!钡肋_爾中國這個平臺,比起道達爾總部那個平臺,給了林更多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游刃有余的空間。與此同時,也為林積累了更廣泛的人脈資源。
林稱“外企在中國有三個水平的合作:一是在合作中成為朋友,雙方非常融洽,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二是Business is Business,彼此沒什么感情,關系馬馬虎虎,過得去;三是雙方既做了合作伙伴,但最后還是吵崩了。而我們與中方的合作伙伴最后都成了好朋友。”
顯然,跨國公司在華的合作層次取決于一個不那么被人注意的因素——不同文化的磨合、溝通、理解,直至互相信任。
與那些標榜著顯赫數(shù)字的合同訂單相比,這是一個隱形的過程,更是一個充滿著微不足道的瑣碎的過程,瑣碎到近乎于家長里短,以至于常常被企業(yè)的功勞簿所忽略不計。但是,這絕對是國際化成功所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
越是在成功的跨國公司里,具有林這樣背景的人越是不可缺位。他們的重要作用,從表面上看,近似于“文化大使”、政府公關,他們的作用卻是加速本土化業(yè)務發(fā)展的“潤滑劑”。
這種海歸人才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從林的“搶手”上可以看出。
2000年夏,在法國工商會的一個會議上,空客的一位負責人找到林,請他幫忙推薦一個“跟你一樣——既能拉業(yè)務又能勝任政府關系的人?!绷执饝囋嚳?。
當年秋,兩人第二次見面,對方卻對林說,“我們不是要找別人,是要找你?!背龊跻饬系牧只卮?,“我不需要找工作?!笨蓪Ψ綀猿郑盁o論如何,我們老板要見見你?!?br/> 林不便再拒絕。
林答應見的那個人,似乎冥冥當中與他“有緣”。
第一次見面,那人遞上一張名片——上面寫著:空客中國總裁——孟高飛((Pierre de Montgolfier)。
林掃了一眼說:“你的名字好啊?!?br/> “為什么?”對方問。
“你的名字配你公司的業(yè)務再合適不過了。”林說,“過去,中國鐵道部部長叫萬里;郵電部部長叫葉飛;外貿(mào)部部長叫李強。你的名字也同樣隱喻了你的成功?!?br/> 這樣的開場白當初給孟高飛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幾年以后的今天,因為孟高飛的突然病故,再也無人能夠知曉。
就是在這次面談中,孟高飛向林發(fā)出了正式邀請。孟高飛坦言,空客中國首代兼政府事務副總裁的位置空缺已經(jīng)好幾個月了,他們一直在找人。
那年正好是林到道達爾工作的第10個年頭:總部5年,中國5年?!吧仙舷孪露枷喈斒炝?,”放棄這樣一個如魚得水的環(huán)境,談何容易。況且年過四旬,已不大可能輕易跳槽。
初次見面,不管孟高飛說些什么,林始終只跟他“交流經(jīng)驗”。
在那之后的半年里,孟高飛幾乎每周都給林打電話,以至于林都“急了”——“別煩我了,我不想再找工作。你去找獵頭公司吧!”
可這樣的答復,在孟高飛看來,不成其為拒絕的理由。所以他照舊電話不斷。
在這個僵持階段,林開始研究起空客在華的業(yè)務。他發(fā)現(xiàn)從1998年到2001年,空客共從中國共獲得10來架飛機的訂單。而與此同時,其對手波音的訂單是70-80架。林確信,“這個公司的哪個地方的確是有問題?!?br/> 隨著與林溝通的深入,孟高飛挖林的決心更加堅定。他甚至將總部的一個林的校友、執(zhí)行副總裁專門請到北京來說服林。
在北京飯店貴賓樓,原定一個小時的談話,結(jié)果談了兩個多小時。中間不斷有人進來打斷他們,提醒從那位副總裁下面會談的時間到了,但都被推了。談話結(jié)束時,這位副總裁對林說:“請一定到空客來,越快越好!”
第三次起飛
從道達爾到空客,林說,一是因為飛機比石油更讓他感到“刺激”。盡管知道有“四十不學藝”的俗語,他還是沒能抵擋住飛機對于一個男人的誘惑;二是因為在與孟高飛三番五次的交流中,他感到“如果來空客,的確是能干一些事情的。”
從此,燃燒著一腔激情,天高任林飛翔……
然而,第三次起飛的決定,是林過往的各種決定中最艱難和最苦澀的一個,遠非猶豫、彷徨所能概括。林說自己在那6個多月的時間里“比較痛苦”。其實何止?完全可以想象,那幾乎就是一種不能不患得患失的煎熬——在已經(jīng)飛到一個高度之后,對下一個高度必然會有一種迷茫與忐忑。
對未來的冀望,不光是讓人激情滿懷,更讓人焦慮重重。
2001年4月,林最終一而再地謝絕了道達爾的挽留,帶著感恩,揮別出走。
日后證明,這不僅是林的一次艱難的起飛,而且,這一次,他出師不利。
到任不久,發(fā)生了兩件意外得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其一,林到空客的兩個月后,“伯樂”孟高飛因腦中風突然去世。這個打擊猶如晴天霹靂,讓林“感覺失去了支柱一樣”。本來是“沖著他來的”,而他卻毫無征兆地絕塵而去,留給林無數(shù)的未知。
其二,當年的9月11日,林正在總部圖盧茲開會時,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來空客前,林絕對沒有想到,民航業(yè)不像石油行業(yè),一有風吹草動,股票就大漲,公司的福利也隨之水漲船高;而航空業(yè)完全相反,只要有風吹草動,股票就大跌,“9.11”更是將世界航空業(yè)帶入凄風苦雨之中。
可發(fā)生在半年之內(nèi)的兩個災難,不但沒有讓林喪失飛翔的能力,反而讓他飛得更高、更遠。
2001年9月,空客總裁兼CEO諾爾·費加德想利用朱基總理赴布魯塞爾參加中國歐盟高峰會議之機與朱總理見面。72小時前,林疾飛歐洲,負責聯(lián)絡、協(xié)調(diào)和安排這次會見。經(jīng)與外交部、經(jīng)貿(mào)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和中國駐歐盟使團的多方協(xié)調(diào),9月6日,朱總理于百忙當中抽出30分鐘與乘專機趕到布魯塞爾的諾爾·費加德會面。朱總理在這次會談中明確表示,空客公司如果要在中國取得發(fā)展,首先要把工業(yè)合作做好,什么時候把工業(yè)合作做好了,空客在中國的業(yè)務量就會相應地提高。這次短暫的會談為空客在華業(yè)務的拓展指明了方向?!爸炜偫眍V?、果斷、威嚴,不愧為泱泱大國的總理?!绷种两耠y忘和朱總理握手的那一瞬間,以及那次會談的一幕幕。
2002年9月,朱總理訪問法國時參觀了位于圖盧茲的空客總部。中國總理的到訪讓空客上上下下無不“轟動”。經(jīng)過一年的準備,空客總裁諾爾·費加德在再次見到朱總理時高興地說,空客向中國承諾:5年后,空客與中國的工業(yè)合作將從目前的1000萬美元左右,發(fā)展到6000萬美元。
期間空客還與民航總局共同簽署了加強航空安全合作的備忘錄。此次訪問非常成功,幾乎從不題詞的朱總理甚至還打破自己的慣例,欣然為空客題詞——“空中客車 情系中歐”。
這次訪問之后,空客明顯加快了與中國的合作步伐,在其后的5個月內(nèi),空客與中國航空制造企業(yè)簽訂的合同總額即超過2億美元。空客的對手波音比空客早進中國13年,但在過去的5年中,空客中國有4年的訂單量超過了波音中國。
空客與中國的“蜜月期”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
2003年春,剛剛換屆的中國政府即面臨前所未有的非典(SARS)危機。危急時刻,法國總理拉法藍毅然決定,按預定計劃訪問中國。4月25日午,中法兩國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了空客和中航材簽署30架空客飛機合同的簽字儀式。林擔任此次空客方的助簽。
2004年1月29日,胡錦濤主席參觀了空客總部。空客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向胡主席介紹,“目前歐洲飛機制造工業(yè)在朝著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這對與中國的合作是非常有利的??湛凸镜慕?jīng)營理念是不僅僅向中國出售飛機,更希望雙方不斷擴大和加強工業(yè)合作?!焙飨瘜Υ耸指吲d。臨別時空客贈與胡主席的紀念禮品——一幅描繪法國中世紀采摘葡萄釀制酒的壁毯,是林在法國著名的皇家織造——閣柏藍(GOBLIN)巴黎總店精心挑選的。胡主席此次訪法期間,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空客公司就購買21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達成協(xié)議。
2004年6月,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訪法期間,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又與空客簽署了購買20架空中客車A330-300飛機的表示。期間,曾副總理參觀了空客總部,并首次提議,空客可以考慮在中國設立一條飛機總裝線。曾副總理還為空客寫下了“加強合作,共同發(fā)展”的題詞。
2005年5月,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法國參加OECD國際會議期間,托林向空客管理層再次轉(zhuǎn)達信息,中方希望空客考慮在華設立一條單通道飛機總裝線。
2005年7月22日,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北京中南海會見了空客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洪博達博士。正是在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談中,空客正式確認:在中國進行組裝A320系列飛機的可行性研究。
2005年12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訪問法國飛往巴黎途中,在圖盧茲作短暫停留,順道參觀了空客總部。當日,空客和國家發(fā)改委簽署了進一步加強工業(yè)合作諒解備忘錄。溫總理在法國外長和空客總裁洪博達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A380裝配車間并登機考察。在溫總理訪法之際,中方還與空客簽署了購買150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的協(xié)議。這筆訂單當時成為空客進入中國20年來所獲得的最大單筆飛機訂單,訂單總額近100億美元。
……
空客與中國關系的熱絡、升溫,是孟高飛生前的愿望,也是他千方百計挖林的目的。2004年夏,在孟高飛逝世三周年的祭日,林專程從巴黎乘火車去了法國中部的中央高原小鎮(zhèn)——圣·羅曼德(St. Romain d’Ay)——孟高飛家族的所在地。那是一座建于1789年的城堡莊園。在昔日“伯樂”和良師益友的墓前,林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功告慰高飛的在天之靈。
強光之下
空客與中國的關系的近與遠、疏與密,當然不是個人的力量所能左右,但其中絕對離不開個人的杰出貢獻。
2007年7月11日下午,法國駐華大使蘇和先生在自己的官邸里,代表法國總統(tǒng)向林頒發(fā)了“法蘭西國家功勛榮譽騎士”勛章,以表彰和嘉獎林為法國民用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促進法中經(jīng)貿(mào)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就在林接受勛章的兩周前,空客與天津正式簽署了成立合資企業(yè)、總裝A320飛機的合同。這條總裝生產(chǎn)線是中國與歐洲在航空工業(yè)領域的重大合作項目,是空客在歐洲以外設立的第一條飛機總裝線,是空客的一項戰(zhàn)略性決策,對于進一步加強中歐戰(zhàn)略伙伴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林參與了從可行性研究到簽約的全過程。從2006年至2007年間,前后累計20多輪的談判,讓林感覺“精疲力盡”,但是“天道酬勤”。
在進入空客的第6年里,林得到了至尊級別的肯定。這或許是林職業(yè)生涯的一個頂峰。林是空客中國獲此殊榮的唯一一個。這樣的高度并非可以輕易企及,重復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接下來的路,要怎樣走?
“2009年上半年,天津總裝線的第一架飛機將下線。2011年將達到月產(chǎn)4架飛機的設計能力。A350將有5%在華生產(chǎn)制造,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迄今為止,空客在中國大陸的現(xiàn)役飛機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380架,占機隊的37%?!笆晃濉逼陂g,中國民航將每年新增100多架飛機。空客預計,未來20年(2006-2025),中國航空市場需新增飛機3000架。中國將是空客最大的海外買家。預計未來的幾年內(nèi),空客在華的市場覆蓋率將達到50%。
空客在中國,從“小打小鬧”地做買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轉(zhuǎn)包生產(chǎn),到在北京設立工程中心,并直到在天津建立一條總裝線,合作的層次與模式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林稱之為“以互利為基礎的雙贏合作模式”。他為自己是這一嶄新的合作模式的參與者和實踐者而感到“得意”。法國和歐洲把空客中國當作一面“旗幟”。在國際化分工日益成為一種必然的過程中,讓合作各方都成為產(chǎn)業(yè)鏈中的一環(huán),這一思路使空客在滿足中國市場需要的同時得到了自身的發(fā)展。雙贏,使空客中國被全世界視為歐洲公司與中國合作的一個“典范”。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林相當篤定。
據(jù)空客統(tǒng)計,空客2007年在華轉(zhuǎn)包生產(chǎn)總額已超過7000萬美元,計劃2010年將達到1.2億美元。目前空客在北京有400人,待2008年天津總裝線正式開工,空客中國將擴容500-600人。空客中國的業(yè)務量現(xiàn)已占空客全球業(yè)務的近20%。據(jù)林介紹,歐美平均每人每年乘機2次,而中國,2007年約有1.8億人乘機,平均10人中僅有1人乘機。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會不斷擴大,航空運輸業(yè)也必將更迅猛發(fā)展??湛椭袊巴緹o量。
林將航空工業(yè)比作“工業(yè)皇冠上的寶石”——這個行業(yè)綜合了全球各個行業(yè)的最新、最高端的技術,聚集了全球最尖端的人才——處在產(chǎn)業(yè)鏈的最高端。
林這樣描述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每天都要應付各種挑戰(zhàn),常常是來不及回顧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就又要往前趕了?!?br/> 2007年11月26日,法國新任總統(tǒng)薩科齊訪華期間,空客更是拿下中國民航史上的最大訂單:訂機160架,訂單金額(目錄價格)174億美元!
在這個舉世矚目卻又不為常人所知的過程中,林的作為如何?
林出乎意料地回答,“大聲音稀,大象無形……”
這并不奇怪,強光之下,距離光源越近的物體往往會遁形。但遁形并非消失,其價值也不會因此而改變。
再者說,隱士的價值,不就是在于“為他人做嫁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