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莎莎
蘇東坡落難的時候,才在岸邊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完美的詩句。受到皇帝賞識時,他的書法漂亮、工整、華麗,而且得意。因為他是一個才子,才子總是很得意的。但他那時,讓很多人受過傷。很多人恨他恨得要死,因為沒有他的才氣。他落難時的書法,那么笨,那么拙,歪歪倒倒無所謂,卻變成中國書法的極品。
因為,此時苦味出來了。他開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在年輕得意忘形遭人嫉恨時,而是在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見的時候。
他原是朝廷大員,但因為政治,朋友們都避得遠遠的。當時他的朋友馬夢得,不怕政治上受連累,幫蘇軾夫婦申請了一塊荒蕪的舊營地使用,蘇軾始號為東坡。
蘇東坡開始在那里種田、寫詩,他忽然覺得:我何必要在政治里爭那些東西?為什么不在歷史上抒發(fā)一段光明磊落的情感?
所以他那時候寫出了最好的詩。他有米可以吃了,還跟他的太太說,讓我釀點酒喝好不好?他還是喜歡喝酒。“夜飲東坡醒復醉”,是說晚上就在這個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醉了又醒。“歸來仿佛三更”,則是回來已經(jīng)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鳴”,是說當時還有一個小孩幫他管管家務,但小孩睡著了,鼻子打呼嚕?!扒瞄T都不應”,是指蘇東坡敲門都沒人理會。我們看他之前的詩,推算著他這時該發(fā)脾氣了??伤麤]那么想,而是走去聽江水的聲音,“倚仗聽江聲”。
蘇軾變成了蘇東坡以后,覺得丑都可以是美。他跑到黃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壯漢,那人把他打倒在地還罵罵咧咧:“什么東西,敢碰我!你不知道我是誰?”然而,倒在地上的蘇東坡卻忽然笑起來,回家后寫信給馬夢得:“自喜漸不為人知。”這是了不起的生命過程。他過去為什么容易得意忘形?因為他是才子,全天下人都要認識他,所以他常常不給人好臉色。但落難之后,他的生命里開始有另一種包容,有另外一種力量。
所以我覺得,酸、甜、苦、辣、咸百味雜陳之后,最后的一個味覺應該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嘗過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飯、一塊白豆腐沒有味道的味道,而這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滋味。
你能從蘇軾的詩中看出,他得意時,從來沒有感到清風徐來,他失意時,卻能體會到清風不斷。
蘇東坡應該感謝他的不斷被下放,每一次下放他的詩就會更好一點。因為,他的整個生命,被現(xiàn)實的功利綁住了,只有下放的時候,他才能回到自我,才能寫出這么美的句子。
他可以感受到:歷史上那些爭名奪利,最后將變成一場虛空??梢浴岸嗲閼ξ?,早生華發(fā)”,是因為他找回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個自我的循環(huán)。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貴還是貧窮,只有有了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這個自我是為別人活著,怎樣都不會有美感。
“淡”,應是你經(jīng)歷酸、甜、苦、辣、咸之后,才知道的可貴。所以,蘇東坡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蔽一仡^看我走來的這一生,心很靜,也就無所謂了。
編輯 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