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存準
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12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晉朝,史稱西晉。立國之初,深諳“成由勤儉敗由奢”道理的司馬炎覺得有必要糾正魏國的奢侈風尚,以達到“矯以仁儉”,于是下達了嚴禁奢侈浪費的詔令。司馬炎自己以身作則,有一次,太醫(yī)獻給他一件色彩斑斕,用野雉頭毛做成的“雉頭裘”,司馬炎將這件華貴服飾帶到朝堂,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一把火燒了,并說,穿這樣服飾有違自己嚴禁奢侈浪費的詔令,還當場宣示,今后誰敢違背詔令,定當重罰不饒。
然而,好景不長,晉朝君臣很快就陶醉于江山一統(tǒng)的“豐功偉績”和社會繁榮的“大好局面”,開始了驕奢淫逸、揮霍無度的“新生活運動”。當初提倡“仁儉”的司馬炎更是一馬當先,“率先垂范”,于273年禁止全國嫁娶,大規(guī)模地挑選美女充實后宮,還收留了吳主孫皓宮中5000多名妃嬪宮女,這樣他的后宮佳麗就超過了1萬名。后宮美女如此之多,司馬炎無暇一一顧及,他便想出了一個頗有“創(chuàng)意”的辦法:每晚他坐在山羊拉著的小車上,在后宮隨意溜達,山羊在某個妃嬪的閨房門口停下,司馬炎就下車進房和這個妃嬪共度良宵。妃嬪們?yōu)榱俗尰实邸靶摇鄙献约阂换?,便在閨房的門口種上或者干脆插上新鮮的綠草,并將鹽撒在這些草上,以引誘貪吃的山羊停在自己的門口。
俗話說得好,上行則下效,既然有“專事游宴,怠于政事”的皇帝,就會有奢靡無度的臣子。于是乎,朝中大臣聚在一起時,談論的話題不是國計民生的大事,而是最近誰買了豪宅誰換了馬車之類的“新生活運動”的新情況、新進展。太尉何曾“日食萬錢,猶曰無下箸處”,其子何劭則更進一步,“食之必盡四方珍異,一日之供,以錢二萬”。而尚書任愷的奢侈更是超過何曾,他的每頓飯就要花去萬錢。《世說新語》中的“汰侈”十二則,講的都是晉初大臣的紙醉金迷、競相斗富的荒唐和奢靡。有一次,司馬炎到女婿王濟家去做客,侍宴的一百多個婢女都穿著綾羅綢緞。菜肴中有一道乳豬,味道異常鮮美,他就向王濟打聽烹調的方法。王濟卻悄悄地說:“這是用人乳喂養(yǎng),又是用人乳烹制的。”至于這一時期王愷、石崇兩人用麥芽糖水洗鍋和以蠟燭當柴做飯的斗富故事更是千古窮奢極欲的“典型”。就這樣,晉朝初年“新生活運動”引發(fā)縱欲主義流行,導致整個社會處于狂迷放縱的氛圍之中。
一個叫傅咸的大臣對這種迷亂的時局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給司馬炎上了一道奏章,說當今“侈汰之害,甚于天災”。還說人們在那里比闊氣、講排場、玩奢靡、搞浪費,而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再這樣持續(xù)下去,怎么得了。但沉醉于“盛世繁華”中的司馬炎看罷奏章,不予理睬。
然而,樂極生悲。公元316年12月,僅僅立國51年的西晉被匈奴滅亡,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消滅的王朝。至此,西晉初年醉生夢死的“新生活運動”變成了貨真價實的“新滅亡運動”。
(西江月摘自《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8年9月18日 圖/傅樹清)